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21-10-11 10:14:12
wzwswswz 发表于 2021-10-11 09:59
这和计量经济学无关。
你说有关,那你拿出计量经济学能够证明你关于“P、Q和C、u是互为充要条件的”的理 ...
充要条件的数据是假设的——实际可以与之相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0-11 10:39:58
石开石 发表于 2021-10-11 10:00
在我说充要条件时:已经声明:可以从PQ推出Cu,可以从Cu推出PQ。这才是充要条件。
说的就是你混淆了前后两个不同的“PQ”!
前一个是市场实际形成的P、Q,后者只是对市场可能形成的P、Q的预测,而绝不是市场实际形成的P、Q。
你的“实际价格=理论价格”实际上已经承认了前后“PQ”根本就不是相同的概念。

所以,你以“可以从PQ推出Cu,可以从Cu推出PQ”来证明“P、Q和C、u是互为充要条件的”根本就是错误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0-11 10:51:30
wzwswswz 发表于 2021-10-11 10:39
说的就是你混淆了前后两个不同的“PQ”!
前一个是市场实际形成的P、Q,后者只是对市场可能形成的P、Q的 ...
这里有三个过程——您是不是装不知道啊?
1.根据一定时期的实际数据推出Cu——得出Q=CPu——这是实际到理论。
2.假设未来时期的数据符合以上需求方程——这里有充要条件的问题。
3.根据未来实际的供给量预测未来的实际价格——P=(Q/C)(1/u)——这是从理论回到实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0-11 10:53:30
石开石 发表于 2021-10-11 10:12
这里有三个过程——您是不是装不知道啊?
1.根据一定时期的实际数据推出Cu——得出Q=CPu——这是实际到理 ...
你先把什么是充要条件搞搞清楚!
如果我们说A、B两种事物情况之间是互为充要条件的,那么这里的A和B就必须是两种事物情况,而决不能只是同一种事物情况,也决不能是三种或三种以上的事物情况。

而你“可以从PQ推出Cu,可以从Cu推出PQ”中的两个P、Q根本就不是同一种事物情况。因此,你的“可以从PQ推出Cu,可以从Cu推出PQ”实际上就包含了三种事物情况——A(市场实际价格和数量)、B(C、u)、C(理论计算价格和数量),因而你的“P、Q和C、u是互为充要条件的”根本就是错误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0-11 10:56:15
wzwswswz 发表于 2021-10-11 10:53
你先把什么是充要条件搞搞清楚!
如果我们说A、B两种事物情况之间是互为充要条件的,那么这里的A和B就必 ...
注意假设:PQ符合Q=CPu。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0-11 11:25:43
石开石 发表于 2021-10-11 10:14
充要条件的数据是假设的——实际可以与之相等。
看看到底什么是充要条件——如果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有事物情况B;如果有事物情况B,则必然有事物情况A,那么B就是A的充分必要条件 ( 简称:充要条件 ),反之亦然 。

再看看你的PQ与Cu的关系,PQ首先是实际发生的成交散点,要从中形成Cu,必须要经过你的抽象,并且要排除掉变动范围超过5%的PQ。这就说明,如果有事物情况PQ,未必有事物情况Cu。即PQ只是Cu的必要条件,而绝不是充分条件。
其次,未来实际发生的PQ只具有处在Cu之上的可能性,却没有处在Cu之上的必然性。因此,你必须假设PQ处在Cu之上,才能够推出处在Cu之上的P。因此,这里根本就不是如果有事物情况Cu,则必然有事物情况PQ,而是如果有事物情况Cu,可以推出假设的事物情况PQ
很显然,假设的事物情况PQ与作为Cu必要条件的事物情况PQ根本就不是同一种事物情况,因为后者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而前者则只是一种主观设想。

因此,你的“可以从PQ推出Cu,可以从Cu推出PQ”根本就不符合充要条件的关系。你以为用了两个“推出”就可能证明它们是充要条件了,只能证明你毫无逻辑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0-11 11:47:17
wzwswswz 发表于 2021-10-11 11:25
看看到底什么是充要条件——如果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有事物情况B;如果有事物情况B,则必然有事物情况A,那 ...
再看看你的PQ与Cu的关系,PQ首先是实际发生的成交散点,要从中形成Cu,必须要经过你的抽象,并且要排除掉变动范围超过5%的PQ。这就说明,如果有事物情况PQ,未必有事物情况Cu。即PQ只是Cu的必要条件,而绝不是充分条件。
+++++++++++++
注意:我说充要条件时,已经抽出了不符合需求曲线条件的价格与数量。
根据实际数据,得出Cu。然后得出Q=CPu.
然后假设实际未来的PQ符合以上假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0-11 12:36:46
石开石 发表于 2021-10-11 10:56
注意假设:PQ符合Q=CPu。
因为是假设,你就可以说由C、u推出的P、Q不是假设的P、Q不是理论上的P、Q,而是市场实际形成的P、Q吗?你就可以说“实际价格=理论价格”就是“实际价格=实际价格”吗?

如果由C、u推出的P、Q本身就是实际价格,那还需要假设吗?难道你推出C、u推出的P、Q都是你假设的P、Q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0-11 12:49:44
石开石 发表于 2021-10-11 11:47
再看看你的PQ与Cu的关系,PQ首先是实际发生的成交散点,要从中形成Cu,必须要经过你的抽象,并且要排除掉 ...
如果有事物情况PQ,必然有事物情况Cu,那就根本不需要从所有的PQ中抽出不符合条件的PQ。
因此,你“抽出了不符合需求曲线条件的价格与数量”,即已经说明了如果有事物情况PQ,未必有事物情况Cu。即PQ只是Cu的必要条件,而绝不是充分条件。

其次,你某一天在天空某个位置看到一颗人造卫星,第二天又在另一个位置看到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连续多少天每天都在天空不同的位置看到一颗人造卫星。然后你把位置差异超过5%的卫星都排除掉,你就可以断言剩余的卫星位置都是同一颗卫星在天上的不同位置,并且可以根据这些位置画出画出一条所谓的同一颗卫星的轨道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0-11 12:53:43
石开石 发表于 2021-10-11 11:47
再看看你的PQ与Cu的关系,PQ首先是实际发生的成交散点,要从中形成Cu,必须要经过你的抽象,并且要排除掉 ...
你说再多的假设符合假设,都只能证明你在臆想。
唯一能够证明你不是臆想的,就是拿出你的实证数据来。就像你类比的哈雷彗星一样,人家可是每次哈雷彗星经过都可以实证证明的。

你的实证在哪里呢?你不会说只是在你的臆想中吧?
哈哈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0-11 12:57:34
wzwswswz 发表于 2021-10-11 12:36
因为是假设,你就可以说由C、u推出的P、Q不是假设的P、Q不是理论上的P、Q,而是市场实际形成的P、Q吗?你 ...
1.根据一定时期的实际数据推出Cu——得出Q=CPu——这是实际到理论。
2.假设未来时期的数据符合以上需求方程——这里有充要条件的问题。
3.根据未来实际的供给量预测未来的实际价格——P=(Q/C)(1/u)——这是从理论回到实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0-11 12:59:18
wzwswswz 发表于 2021-10-11 12:53
你说再多的假设符合假设,都只能证明你在臆想。
唯一能够证明你不是臆想的,就是拿出你的实证数据来。就 ...
请去阅读中级经济学或计量经济学——可以肯定——您没有看过。
这都是无知惹的祸啊。
井底之蛙只能看到井大的天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0-11 13:43:49
石开石 发表于 2021-10-11 12:57
1.根据一定时期的实际数据推出Cu——得出Q=CPu——这是实际到理论。
2.假设未来时期的数据符合以上需求方 ...
错误!
“根据未来实际的供给量预测未来的实际价格”,因为是预测,所以这里的价格依然主观层面的价格,而根本就不是客观发生的实际价格,因为现实中没有人会傻到一定要按照你预测的价格来交易。

所以,对未来价格的预测就是预测,而不是客观形成的实际价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0-11 13:46:52
石开石 发表于 2021-10-11 12:59
请去阅读中级经济学或计量经济学——可以肯定——您没有看过。
这都是无知惹的祸啊。
井底之蛙只能看到 ...
你拿出计量经济学中关于“对未来实际价格进行预测的价格就是实际价格”证据来。拿不出来,你就不要用计量经济学来做遮羞布了,那样只能证明了你对计量经济学的无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0-12 10:40:53
wzwswswz 发表于 2021-10-11 13:43
错误!
“根据未来实际的供给量预测未来的实际价格”,因为是预测,所以这里的价格依然主观层面的价格, ...
对实际价格的预测——与实际价格不是一回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0-12 10:41:58
wzwswswz 发表于 2021-10-11 13:46
你拿出计量经济学中关于“对未来实际价格进行预测的价格就是实际价格”证据来。拿不出来,你就不要用计量 ...
“对未来实际价格进行预测的价格就是实际价格”
++++++++++++
这是您扎的稻草人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0-12 11:16:29
石开石 发表于 2021-10-12 10:40
对实际价格的预测——与实际价格不是一回事。
你终于认识到“对实际价格的预测——与实际价格不是一回事”了,恭喜你,有进步了!

既然对实际价格的预测与实际价格不是一回事,那么你的“可以从PQ推出Cu,可以从Cu推出PQ”实际上就包含了三种事物情况——A(市场实际价格和数量)、B(C、u)、C(理论计算的或预测的价格和数量),因而你的“P、Q和C、u是互为充要条件的”就是混淆了概念,就是错误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0-12 11:33:24
wzwswswz 发表于 2021-10-12 11:16
你终于认识到“对实际价格的预测——与实际价格不是一回事”了,恭喜你,有进步了!

既然对实际价格的 ...
我一直说的是理论计算价格对实际价格的预测——是您把这个价格说成是实际价格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0-12 13:07:44
石开石 发表于 2021-10-12 10:41
“对未来实际价格进行预测的价格就是实际价格”
++++++++++++
这是您扎的稻草人啊。
如果你知道“对未来实际价格进行预测的价格就是预测价格,而不是实际价格”,那么你就应该知道,实际价格是在市场的竞争中形成的,而与你运用C和u进行的预测毫无关系。即不管你是否预测,也不管你预测得是否准确,它都会按照它自己的方式来形成。这就是说,实际价格的形成有它自己的先决条件,而你的C、u只是你进行预测的先决条件,却根本就不是实际价格的先决条件。

你的C、u既然根本就不是实际价格的先决条件,那么你说实际的P、Q和C、u是互为充要条件的,当然就是胡说八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0-12 13:17:28
石开石 发表于 2021-10-12 11:33
我一直说的是理论计算价格对实际价格的预测——是您把这个价格说成是实际价格的。
你如果承认理论预测计算价格不是实际价格,那么你就应该承认,你的“可以从PQ推出Cu,可以从Cu推出PQ”实际上就是包含了三种事物情况——A(市场实际价格和数量)、B(C、u)、C(理论计算的或预测的价格和数量),因而你的“P、Q和C、u是互为充要条件的”就是混淆了概念,就是错误的。

你为什么不承认,而要狡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0-12 13:22:01
wzwswswz 发表于 2021-10-12 13:17
你如果承认理论预测计算价格不是实际价格,那么你就应该承认,你的“可以从PQ推出Cu,可以从Cu推出PQ”实 ...
根据实际的较多的价格P与成交数量(需求量的实证)Q可以推出常数C及常数u。又可以根据已经推出的常数C、常数u推出P与Q的关系。

      假设P与Q完全在需求曲线上,P、Q和C、u是互为充要条件的。

     如果有P、Q,则有C、u;如果有C、u,则有P、Q。
+++++++++++
请看我的原文。
您扎稻草人了——这是您的擅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0-12 13:24:23
wzwswswz 发表于 2021-10-12 13:17
你如果承认理论预测计算价格不是实际价格,那么你就应该承认,你的“可以从PQ推出Cu,可以从Cu推出PQ”实 ...
谈谈价格决定公式
笔者在研究价格决定问题时,给出P=(Q/C)(1/u)(1/u)是幂的价格决定公式。
式中:P价格,Q数量(与一定需求量相等的供给量),C常数,u需求的价格弹性。
这个公式,是笔者看到西方经济学有关初级教材中需求的价格弹性u为常量独自推导出来的。后来阅读了有关中级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发现书中也有类似的公式。这证明了笔者的推导是正确的。
推导过程如下:
(dQ/Q)/(dP/P)=u
dQ/Q=udP/P
两边积分可得:
lnQ=ulnP+lnC
Q=CPu(u是幂)
以上是需求的价格弹性u为常数的需求曲线方程。
当供给量=某一需求量时,可以得出价格决定公式:
P=(Q/C)(1/u)(1/u)是幂。
这就是需求曲线一定,供给量一定的价格决定式。
该式中的参数C与u,一般根据实际成交数据,经过最小二乘法计算而来。
在进行价格预测时,假设未来的实际价格P及数量Q符合需求曲线。
根据P=(Q/C)(1/u)(1/u)是幂,计算出的价格P是对未来实际价格的预测。
如果未来实际价格与计算价格偏差较小,说明实际情况符合基本假设;如果未来实际价格与计算价格偏差较大,说明实际情况与基本假设不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0-12 13:51:08
石开石 发表于 2021-10-12 13:22
根据实际的较多的价格P与成交数量(需求量的实证)Q可以推出常数C及常数u。又可以根据已经推出的常数C、常 ...
你既然承认“对未来实际价格进行预测的价格就是预测价格,而不是实际价格”,那么你的两个推出就应该完整地表述为:
(1)根据实际的价格P与成交数量Q可以推出常数C及常数u。因而,实际的价格P与成交数量Q是C、u的先决条件。
(2)根据C、u可以对未来的实际价格P或成交数量Q进行预测。因为是预测,其产生的只是预测的价格和数量,而不实际的价格和数量。即C、u只是预测价格P或成交数量Q的先决条件,而绝不是形成实际价格P与成交数量Q的先决条件。

根据上面的(1)“实际的价格P与成交数量Q是C、u的先决条件”和(2)“C、u只是预测价格P或成交数量Q的先决条件,而绝不是形成实际价格P与成交数量Q的先决条件”,你怎么能够得出“P、Q和C、u是互为充要条件的”这种荒诞的结论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0-12 14:10:33
石开石 发表于 2021-10-12 13:24
谈谈价格决定公式
笔者在研究价格决定问题时,给出P=(Q/C)(1/u)(1/u)是幂的价格决定公式。
式中:P价 ...
你的研究不过是你的臆想而已,因为你根本就没有任何实证的支撑。
如果你不是在臆想,那么你为什么拿不出你的实证来?

又被我将死了吧?哈哈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0-12 14:14:12
wzwswswz 发表于 2021-10-12 13:51
你既然承认“对未来实际价格进行预测的价格就是预测价格,而不是实际价格”,那么你的两个推出就应该完整 ...
您根本不看原文——臆想啊。
原文如下:
   假设P与Q完全在需求曲线上,P、Q和C、u是互为充要条件的。
     如果有P、Q,则有C、u;如果有C、u,则有P、Q。
这里都是经过推理才得出的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0-12 14:15:17
wzwswswz 发表于 2021-10-12 14:10
你的研究不过是你的臆想而已,因为你根本就没有任何实证的支撑。
如果你不是在臆想,那么你为什么拿不出 ...
请去看看西方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那里有大量的实际数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0-12 14:29:40
石开石 发表于 2021-10-12 14:14
您根本不看原文——臆想啊。
原文如下:
   假设P与Q完全在需求曲线上,P、Q和C、u是互为充要条件的。
...
说的就是你的推理中包含了三种事物情况——A(市场实际价格和数量)、B(C、u)、C(理论计算的或预测的价格和数量),其中:
A(市场实际价格和数量)是B(C、u)的先决条件,而B(C、u)却不是A(市场实际价格和数量)的先决条件;
B(C、u)是C(理论计算的或预测的价格和数量)的先决条件,而C(理论计算的或预测的价格和数量)却不是B(C、u)的先决条件。

所以,你的“P、Q和C、u是互为充要条件的”就是把C(理论计算的或预测的价格和数量)说成了A(市场实际价格和数量),就是混淆了概念,就是错误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0-12 14:34:22
石开石 发表于 2021-10-12 14:15
请去看看西方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那里有大量的实际数据。
你说有,你怎么拿不出你的实证来呢?
拿不出来,你说有就是没有。

其次,人家预测哈雷彗星的位置,是哈雷彗星每一次出现都可以实证的。
你说你可以预测实际的价格,那现在市场上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价格出现,你至少应该拿出你预测的其中的一个价格的实证吧?你怎么拿不出来?

所以,拿不出实证,你就是在臆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0-12 15:18:05
wzwswswz 发表于 2021-10-12 14:29
说的就是你的推理中包含了三种事物情况——A(市场实际价格和数量)、B(C、u)、C(理论计算的或预测的价 ...
1.实际数量Q实际价格P是C、u的充分条件——这是原来的实际数据
2.Q=CPu——这是抽象出的需求曲线方程
3.假设之后未来的实际数据PQ均符合需求曲线方程——这时PQ与Cu是充要条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0-12 15:19:14
wzwswswz 发表于 2021-10-12 14:34
你说有,你怎么拿不出你的实证来呢?
拿不出来,你说有就是没有。
实证,自然有经济学家去干——那不是我的工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