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死叮(sting)”战术
Money often costs too much. (金钱的代价常常是太昂贵)
Ralph Waldo Emerson (拉夫•瓦尔多•艾末森 1803-82)
“死叮”是FBI的惯技。在FBI的战史上最著名的“死叮”,大概要算1978-80年间之阿布斯坎(Abscam)行动。FBI 通过虚构的“阿卜杜实业集团”贿赂国会议员,将一名参议员六名众议员送入大牢。据报道,FBI在全国范围内平均每年要发动300起“死叮”行动。就在银锹行动开始之前,FBI 刚刚在芝加哥结束“鬼落(Greylord)行动”,干掉9个贪赃法官和37个行贿律师。
然而要证明贪官犯罪,仅仅是证明贪官收了钱是不够的,因为美国法律允许政客筹集竞选资金。只有钱权交易,或是将政治捐款装入私人腰包,才是腐败违法。
老贼约翰和特务达龙凭借D&R实业集团为掩护,游走于市政府,商界和犯罪团伙之间。每贿赂一个贪官,就请求推荐到下一个污吏。顺藤摸瓜。特务头子奔斯不慌不忙,耐心积累证据。贪官们收了贿赂没见有事,越发信任约翰和达龙,马脚也越露越多。议员盖尔斯(Giles)便是一个上当的傻帽。
盖尔斯出身贫寒。可以算是鸡窝里飞出的金凤凰。他的父母是南方小佃农,养了十个子女。盖尔斯大学毕业后移居芝加哥,在贫穷的37选区以经营杂货店为生。因对街道脏乱不满发起“西区改善商业基金会”,雇佣扫街工而深得民心,并于1986年34岁时成为出自该选区的第一个黑人市议员。开始实现他的“美利坚梦想”。然而9年之后(95年),正当盖尔斯踌躇满志,深得市长信任,政治生涯前景光明并开始染指国会众院时,因腐败嫌疑成为“死叮”目标。
盖尔斯显然是拿过约翰的钱,毫无警惕地告诉约翰,他需要一万美元以用于下届竞选。而约翰要套出来的关键词是:这一万大洋能得到什么回报。
约翰问:“你是不是说,你许诺帮我搞到项目?是不是一万就够了?”
盖尔斯议员:“没错,就要你一万。凭这一万嘛,我们会尽力帮你”。丝毫没防备那暗藏的录音机,议员接着说:“我不能百分之百保证。但我们会尽一切努力为你疏通,让你拿到挖掘工程,只要你投标。我们会给市长办公室打电话。你可以指望我们全力以赴”
当1998年盖尔斯议员坐在被告席上,他的律师辩护说,这钱是合法的政治捐款。于是检察官继续放录音。
约翰:“这可不是支票,不是竞选赞助,因为我没法按这种开销记帐。”
议员的助手:“知道就是啦。”盖尔斯议员哼哼两声表示无异议。
而且盖尔斯并没有按法律规定申报这一万元“政治捐款”。铁证如山。盖尔斯啷当入狱,判刑39个月。等他牢底坐穿,恐怕只能回去开杂货铺了。
第17选区的市议员斯赘特(Streeter)的录音谈话更是令人吃惊的坦率。特务达龙经老贼约翰介绍并得到斯赘特的信任。达龙故做初出茅庐没经验。斯赘特便一边吹牛一边教他:
“我可是精通另一种语言,另一种黑话。我会同时说’是’和’否’。学着点吧,小伙子。当官的说‘这是不必要的’,意思就是‘拿来’。万一有人偷听,将来也好脱身。给钱时要说是‘竞选赞助’,当官的都懂这是什么意思。不要直说‘我给你这个你帮我干那个’。约翰老是一进来就说‘这是我们的买卖,我要给你这个那个’。你不能这么干。你得走一个过场,年轻人。你要是一进门就是‘我请你吃饭’,这就成了死钱,就给不出去了。可不能这么干。”
你看这官场有多黑。他们可都是老百姓一人一票选出来的呢。不“死叮”他们怎么行?这些市议员年薪75000美元,还是半职。其他兼职加起来应该有十多万。居然为这两个小钱去冒险。可见制衡监督权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斯赘特后来比盖尔斯滑头。知道自己在劫难逃。早早认罪,招出受贿37000元。省去公堂对簿。并协助FBI窃听其他官员。轻判8个月。然而政治生涯从此葬送。
其他四个议员米专奴(Medrano,25区,受贿31000元,判刑两年半),艾文斯(Evans, 21区,受贿7300元,判刑41月),琼斯(Jones, 15区,受贿7000元,判刑41月),布鲁姆(Bloom,5区,受贿14000元,判刑6个月)。故事大同小异。
在战术上,“死叮”行动的成功诀窍在于,行贿者是贪官的熟人。对于有过交易的老顾客,贪官自然放松警惕,轻易上钩。腐败总是有坐牢的危险,当官的一般不敢贸然接受生人贿赂。如果是约翰这样的“老腐败”,自然成为FBI的抢手货。
在战略上,“死叮”的效果在于其长期性和经常性。FBI 从来不搞象“严打”那样时紧时松的抽风运动。而是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常设机构一个战役一个行动地年年干。实实在在就是一条成天在政府大楼里钻来钻去的毒蛇。迫使所有官员心有余悸。让你不知道来贿赂者是真塞钱还是便衣特务。明摆着告诉你:即使是有过交易的腐败老搭档,都有可能下一次是带着窃听器来的。一旦被咬一口,那可不是批评教育留党查看调动工作就完事。这辛辛苦苦积累多年的政治资本便一笔勾销,一头栽下去就永无再往上爬的机会。残酷得很。 在这种心理压力下,当官的大多叹一口气:算了算了。小不忍则乱大谋,为这俩子儿葬送前程不值得。虽然贿赂不可能完全清除干净,但腐败现象可望得到控制。
FBI固然是可以闹得贪官污吏头心惊胆战,那么谁来管住这条毒蛇,不让它瞎咬一气呢? 且听下回分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4 21:17:39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