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3838 9
2005-09-02

张剑云教授的“值得思考:什么样的反腐败制度才有效???” 一文,

提出了一个思考相当有深度的问题。我赞同作者的观点。在政府机关还处在严格等级制度以及首要领导权力缺乏有效监督的前提下,无论老百姓还是监管部门官员的反腐成本都很高。姑以监管部门论,按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监管部门的人员也是“理性经济人”,他也要考虑做事的成本效益和成功的概率,来判断值不值得去冒险“得罪人”而把自己的前途搭进去甚至是身家性命。所以要想真正解决问题应当从制度上去给群众和监管官员提供“反腐”激励。当然,作者文中最后一段话我觉得尤有意义,有些事情不是大家不会动脑筋而是不愿、不敢去动脑筋,看来降低制度成本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从研究上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课题,有关部门应该争取专家参与但应谨防利益相关者的干扰。

我觉得比如说纪检部门应全部实行垂直管理。1、在中央以下应改当前的同级监督为上对下监督,重新调整监督职能,本级监督部门主要起日常监管、初步信息搜集和办案协调工作,其作用类似古代的“御史”,直接往上参本对上负责而不与同级被监察官员正面冲突,具体工作由上一级监管部门处理。办案其间被调查官员应及时停止工作,对相关人员不正当干涉案件处理的应记录在案并追究责任。2、本级监管部门不受本级政府部门领导,其财政和人员编制独立,领导及工作人员概实行外派并实行定期轮换制,同时大大提高其工资福利保险及办公条件等待遇。3、上级监管部门应通过“线人”或实行“探员制”进行日常监管以及时和准确发现下级政府官员的“腐败”信息并迅速有效处理。另外,仿照古代两国交战时一方用“诈降”手段来打击对方而制定长期“诱腐计划”也许才能真正做到让各级掌权者时常警钟长鸣并不忘保鲜。 作者戏言,愿有识之士识之。

相关链接:动态股权激励模型对按股分配缺陷的修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2 21:44:2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9-5 08:24:00

制度腐败和制度反腐败早已成为共识,关键的是从何入手?楼主提出了不少具体的可操作的措施。

让同级或直接间接被领导的部门去监督,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做法甚至落后于古代的官僚制度。

但我国的反腐败措施,常常是舍本逐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7 10:25:00
与我心有戚戚焉。关于反腐败的举措和看法还请大家各显所长,各抒己见,不吝赐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7 10:31:2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10 11:10:00

制度腐败和制度反腐败早已成为共识,关键的是从何入手?楼主提出了不少具体的可操作的措施。

我国常常假定人是高尚的,从思想上去反腐。殊不知,在一个有利于腐败的环境中,即使再清高的人也会随波逐流。所以,西方经济学假定人是自私的是一个很好的前提。假定所有的官员都有腐败的动机,然后从这个观点出发,制定制度进行反腐。激励机制的设计要特别小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13 09:04:00

激励机制要发挥到何等程度 才可以 让监督的官员放弃多年来交织的权利的网

朱熔基在反腐上的表现怎么样 腐败是中国政治运行的潜规则 谁动它 就是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16 19:41:00

兄弟太悲观了

我的新作:论下级监督与监管机构改革双轨并行--解决国企治理及腐败问题的必经之途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16 19:42:5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