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20 1
2021-10-21
  由于各种考评体系对文章数量有要求,而部分作者只是片面追求完成任务,对综述文章缺乏应有的科学态度,导致其文章存在内容过于简单、可读性差、陈述论点片面、前瞻性不足等问题。蓝译编译在工作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所写的综述文章,是在开题报告的基础上撰写的,由于缺乏相应的科研实践,文献搜集也相对有限,文章常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问题。
  一、选题不当。由于没有进行充分的文献收集与调研,未找到相关领域的前沿与热点问题,使文章知识陈旧,内容过时。
  二、题目过大。有的文献综述题目较大,资料分散,面面俱到,泛泛而谈,文章的重点和特色不突出,企图在一篇综述中介绍全面或多方面的内容,但由于知识水平欠缺、收集文献不足,或受篇幅限制而无法把握问题的关键。
  三、收集的文献量少。由于所综述领域的文献量大,全面系统地收集文献,尤其是正确收集和理解有关外文文献确实存在一定困难。而收集的参考文献不充分,必然导致综述的内容存在局限性。
  四、照搬照抄过多,述而不评。有的文章洋洋万言,却仅是对文献的罗列,层次不清,概念模糊,只述不评。如仅由几篇外国文献翻译拼凑而成,留有太多“翻译”痕迹的译文式综述,或摘录几篇重要文献中较为重要的词句或段落,而其信息未被融会贯通、缺乏有机联系的读书笔记式综述。
  事实上,一篇好的综述文章,并不是简单的资料堆积,而是作者须对大量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分类、取舍,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提出其内在精髓和演变规律,指出其发展前景,使读者对该选题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1-10-21 18:48:5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