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21-11-10 17:09:10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11-10 12:51
哲学术语不是大众的日常用语,但往往又会成为攀附者挂在嘴边的套话。

宪法第二十四条对教育作出了具 ...
那您要我们的民族学习什么?弟子规?道德经?新儒家?新道家?
我说过,如果是正确的,科学的理论,那么无论他出自哪里,我们都应当学习,而不能故步自封。
宪法第二十四条对进行自然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的教育提出要求,这很正常,事实上,即使是这样要求,也不见得辩证法的教育被贯彻到什么程度,经济学家们一样汲取着外国的先进文化,国内依然存在着宗教,大学课堂上,也依然有西方哲学的教育。国家要提倡什么,并不代表它就能做到什么,在本论坛上,真正懂辩证法的可能都没有一个,形式逻辑的学习者比比皆是。这能说明什么?这能说明宪法第二十四条约束了群众的思想,从而让一个个学生变成了形式逻辑者?您往往不愿意正视现实的结果。事实是,逻辑学的教材比比皆是,群众不去学,也许就正如您所说他们是形而下的。但是在小学,我们已经开始学习西方的发散式教育。因为辩证法的要求从来不是否定外来着,而是辩证看待它好的一面。
     关于词典,您完全可以先去看了再说。现代汉语词典并不是哲学用语词典。如果不行,您大概可以找一本台湾的字典来看,至少可以修正您对某些词语的奇怪认知,比如说“攀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10 19:49:54
youngsun259 发表于 2021-11-10 17:09
那您要我们的民族学习什么?弟子规?道德经?新儒家?新道家?
我说过,如果是正确的,科学的理论,那么 ...
自认低级文明才需要去攀附于高级文明,才需要去引进另一种文明的哲理。这绝对是更换文明骨髓。

“形而上、形而下”这对术语是中原哲学的专门术语,翻翻易经系辞就可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10 20:06:23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11-10 19:49
自认低级文明才需要去攀附于高级文明,才需要去引进另一种文明的哲理。这绝对是更换文明骨髓。

“形而 ...
您觉得你翻了《易经》了,最后得出什么呢?什么是七日来复?
还是只看“形而上”“形而下”就可以了?
每个人就只要知道什么叫“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就懂逻辑了?
所以形而上学是道理学,形而下学就是器理学咯?
除了这些您还能讲讲别的么?
因果联系在《易经》里面有怎样的哲学专门术语呢?
《易经》里面讲说怎么归纳和演绎呢?怎么综合和分析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11 13:39:58
youngsun259 发表于 2021-11-10 20:06
您觉得你翻了《易经》了,最后得出什么呢?什么是七日来复?
还是只看“形而上”“形而下”就可以了?
...
“原因、结果”这对概念就是逻辑的命根子,然而概念论又是“原因、结果”这对概念的更深一层思考。这辈子从来没有享受过概念论方面的思辨乐趣,这类问题就枉谈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11 16:11:21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11-11 13:39
“原因、结果”这对概念就是逻辑的命根子,然而概念论又是“原因、结果”这对概念的更深一层思考。这辈 ...
问题是您也没谈出什么能让人理解您的地方,您甚至不能证明您的因果联系与马哲的原因和结果范畴有什么不同,只能硬给最讲互相联系的马哲按上一个割裂因果的罪名。在最讲“片面、静止、孤立”作为定义规则的哲人看来,割裂这种最片面的手段居然成了一种逻辑破产原因,也是绝了。当然,在您充满正确哲理的定义观看来,您对割裂与片面之间定义相关性的理解,肯定也是异于普罗大众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11 17:45:15
youngsun259 发表于 2021-11-11 16:11
问题是您也没谈出什么能让人理解您的地方,您甚至不能证明您的因果联系与马哲的原因和结果范畴有什么不同 ...
原因、结果,这对概念必须彼此割裂开来,否则就会“因也不因、果也不果”,逻辑就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15 11:06:03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11-11 17:45
原因、结果,这对概念必须彼此割裂开来,否则就会“因也不因、果也不果”,逻辑就死了。
您甚至不明白,在因果联系中,谈论的是双方在此一联系中彼此的地位和作用,而不是原因概念和结果概念。
它讲的这个内容在此参照系中起原因作用,那个内容在此参照系中起结果作用。
而不是说这个内容是原因,所以无论在何时何地,它都是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15 13:24:01
youngsun259 发表于 2021-11-15 11:06
您甚至不明白,在因果联系中,谈论的是双方在此一联系中彼此的地位和作用,而不是原因概念和结果概念。
...
如果看到两种现象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因果关系,那么这两种现象当然就是不相同的东西,彼此割裂开来的东西,只是看上去有着某种关联的两种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16 18:30:25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11-15 13:24
如果看到两种现象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因果关系,那么这两种现象当然就是不相同的东西,彼此割裂开来的东西, ...
是啊,您说的没错。即使是同一事物的前后两个具有因果关系的不同阶段,也是两个不同定义的范畴。放在因果联系的场合下,就是原因和结果范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16 18:36:43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11-15 13:24
如果看到两种现象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因果关系,那么这两种现象当然就是不相同的东西,彼此割裂开来的东西, ...
顺便说一下,您这里“彼此割裂开来的东西,只是看上去有着某种关联的两种东西”,既割裂又联系的这种状态已经表达出了辩证的分析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16 19:17:07
youngsun259 发表于 2021-11-16 18:36
顺便说一下,您这里“彼此割裂开来的东西,只是看上去有着某种关联的两种东西”,既割裂又联系的这种状态 ...
把诸多概念彼此割裂开来,这就叫“分析”。原因,结果,这对概念也必须彼此割裂开来,否则就没有“谁是谁的原因条件”的认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16 21:44:03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11-16 19:17
把诸多概念彼此割裂开来,这就叫“分析”。原因,结果,这对概念也必须彼此割裂开来,否则就没有“谁是 ...
是的,“分析”,然后“综合”联系起来,就是谁与谁之间建立关系的问题了。通过割裂分析,分析完后进行综合判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17 18:22:18
youngsun259 发表于 2021-11-16 21:44
是的,“分析”,然后“综合”联系起来,就是谁与谁之间建立关系的问题了。通过割裂分析,分析完后进行综 ...
属加种差法也是这样,有两种相似而不相同东西,那就先找出它们的不同点,这样就能够明确这是两个不同的种(先割裂)。然后再抽象出他们的共同点(舍弃不同点、片面),这样就找到了它们的共同属性,这就是“属”的概念。

如果反对割裂,那么上述的认识方法从第一步就死了,再没有后面的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19 10:57:56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11-17 18:22
属加种差法也是这样,有两种相似而不相同东西,那就先找出它们的不同点,这样就能够明确这是两个不同的种 ...
用割裂您就理解了,但其实,割裂就是分而析之,就是分析。是抽象分析。对一事物的分析,最后总要综合起来看,所以分析所得的各个分支,最后要汇总联系起来。这就是联系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19 11:36:50
youngsun259 发表于 2021-11-19 10:57
用割裂您就理解了,但其实,割裂就是分而析之,就是分析。是抽象分析。对一事物的分析,最后总要综合起来 ...
没错,理解的第一步就是分而析之,之后的第二步就是整合概括。当然,没有第一步就没有第二步,就没有理解这回事。

要理解一架机器,第一步就是拆解,就是逐个部件进行定义并了解其功能,之后才知道这机器是怎么运作的。这就叫理解。

“理”逻辑,“解”分而析之。英语里面还真找不到如此贴切的词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19 11:47:06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11-19 11:36
没错,理解的第一步就是分而析之,之后的第二步就是整合概括。当然,没有第一步就没有第二步,就没有理解 ...
不讨论语言学上的问题。我不认为英语没有此方面的词汇,虽然我对英语不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19 11:50:39
youngsun259 发表于 2021-11-19 11:47
不讨论语言学上的问题。我不认为英语没有此方面的词汇,虽然我对英语不了解。
拼音文字是永远也抹不去的蛮族胎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19 14:50:47
拼音文字是表音文字(一维),汉字是表意表音两者兼而有之的文字(两维)。

人类自从有了语言,那就脱离了只会吼叫的野蛮。自从有了结绳记事,那就脱离了不会刻意记事的野蛮。自从有了图形和符号,那就脱离了有语言没文字的野蛮。哪个民族率先拥有成熟文字(几千字符),那就率先进入到成熟文明的阶段,那肯定不是使用拼音文字的民族。

对概念问题的思辨是随着文字的成熟而引发,这正是哲学的“第一哲学”。据考证,这种吃饱了撑出来的思辨最早都产生于北纬30度一线,而不是其它地方。中原大地就处于这条线上,而且甲骨文时代已经有超过4500个字符,其它文字充其量也只能以多少百论。那么最早的“第一哲学”发源地当属中原无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19 17:08:40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11-19 14:50
拼音文字是表音文字(一维),汉字是表意表音两者兼而有之的文字(两维)。

人类自从有了语言,那就脱离 ...
这是历史问题,不是逻辑问题。虽然历史的发展方向是符合逻辑演化的结果,但是逻辑不能改变具体史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19 19:00:54
youngsun259 发表于 2021-11-19 17:08
这是历史问题,不是逻辑问题。虽然历史的发展方向是符合逻辑演化的结果,但是逻辑不能改变具体史实。
民族哲人就是民族文明的引领者。历史原因导致了民族哲人的逻辑严谨程度不同,也就导致了文明档次的不同。唯心唯物之争就是逻辑不严谨的产物,中原先哲这里不会有这种争执。概念不可终极,真理不可终极,逻辑不能证真,中原先哲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给出了理由,而西方人两千多年后才有了卡尔波普的论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22 12:41:28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11-19 19:00
民族哲人就是民族文明的引领者。历史原因导致了民族哲人的逻辑严谨程度不同,也就导致了文明档次的不同。 ...
这里讨论的是逻辑的方法论问题,如果是讨论逻辑的历史起源,我想您也不用那么斩钉截铁,这是历史考证工作者的工作。您已经超过逻辑学工作者的范畴了。您这做的是《夏商周断代工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22 12:53:40
youngsun259 发表于 2021-11-22 12:41
这里讨论的是逻辑的方法论问题,如果是讨论逻辑的历史起源,我想您也不用那么斩钉截铁,这是历史考证工作 ...
对“原因、结果”这对概念的了解,基本上就决定了逻辑的严谨程度如何。逻辑严谨程度的不同,这就导致了两大文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22 12:56:57
唯心唯物之争,这就是逻辑不严谨的产物。一神教就是这样的产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22 13:01:25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11-22 12:53
对“原因、结果”这对概念的了解,基本上就决定了逻辑的严谨程度如何。逻辑严谨程度的不同,这就导致了两 ...
我都已经不知道要怎么回答您这句话了··················

您这有点像复读机。我感觉自己在和一台复读机聊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22 14:43:48
youngsun259 发表于 2021-11-22 13:01
我都已经不知道要怎么回答您这句话了··················

您这有点像复读机。我感觉 ...
关于逻辑的方法论,我还是复读机,还是要追根到逻辑的命根子,也就是“原因、结果”这对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22 14:59:50
文明当次不同,逻辑的严谨程度也不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24 16:31:35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11-22 14:43
关于逻辑的方法论,我还是复读机,还是要追根到逻辑的命根子,也就是“原因、结果”这对概念。
您这种不加解释的回答,就如同和信众说,只要默念“阿弥陀佛”就可以往生极乐。是一样的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24 16:36:54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11-22 14:59
文明当次不同,逻辑的严谨程度也不同。
逻辑可以改变,生产力却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文明有分级,那只能是按生产力来划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24 21:43:30
youngsun259 发表于 2021-11-24 16:31
您这种不加解释的回答,就如同和信众说,只要默念“阿弥陀佛”就可以往生极乐。是一样的意思。
“原因、结果”这对概念正是逻辑的命根子。看不懂这句话,那就是基本上不懂逻辑,那就是不知道逻辑为何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24 21:44:53
youngsun259 发表于 2021-11-24 16:36
逻辑可以改变,生产力却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文明有分级,那只能是按生产力来划分。
逻辑是刚性的规则。“逻辑可以改变”除非诡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