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位年轻人因一枚曲别针的“奇遇”成了小小名人,他的故事也成了互联网的神话。年轻人叫凯尔,在博客上说出自己的梦想:他想拥有一套豪宅,但是不想通过现金购买,而是用手中的东西交换。他用于交换的东西是什么呢?仅仅是一枚红色曲别针。
似乎是个笑话,听来有些离谱。但恰恰吸引了一对姐妹,她们用一支鱼形笔换走了那枚曲别针。一位陶器艺术家又用小陶器换走了鱼形笔。一位居家男人用烤炉换走了小陶器。一位大男孩又用大桶啤酒换走了烤炉。一位啤酒爱好者再用一辆雪地摩托换走了大桶啤酒。
故事进行到这一步,不少媒体已经开始关注,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也在想象凯尔的梦想将怎样实现。
这时,一家旅行杂志提出用一次远程旅游交换凯尔手中的雪地摩托车。得知消息的人又将这次远程旅游用一辆大货车换走。这辆大货车再被一位音乐制作人看中,提出以录制唱片作为交换条件。
一位梦想当歌星的女孩这时联系了凯尔,他有一栋两层别墅,她愿意出让这套房子一年的居住权,来换取录制唱片的机会。拿到钥匙的凯尔,并没有搬入豪宅,而是将居住权继续放在网上进行交易。
据说,好莱坞已向他购买了这个故事的拍摄版权,他自己也打算在不久的将来将这段故事写成一本书,那很可能是一本畅销书。仅此,购买一套豪宅应当不是一件难事。这就是一枚小小红色曲别针创造的美丽神话。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曾举办过一个创造学会,日本学者村上在讲演时拿出一把曲别针,提问曲别针有多少用途?一位中国学者当场说出30多种。村上却回答有300多种,就在他获得喝彩的时刻,台下递上一个条子写道,我明天将证明曲别针有无数种用途。此人叫许国泰,他提出的方案,后被称为魔球现象。
他这这样分析:按曲别针最基本的解剖,他的颜色,重量,形状,质地,柔软度,可一一分解,并列成横,纵坐标,标出其在数学,物理,化学,语文,外语,等各方面的用途:曲别针的重量可以做砝码;作为金属物曲别针可以和各种化学物质产生多种反应;曲别针可以完成1,2,3,4,5,6,7,8,9,0和加减乘除等各种数学符号,演变成所有的数学和物理学公式;曲别针可以弯成26个英文字母,也可以是拉丁文,可以是西法德俄文,于是乎,天下所有语言能够表达的东西都能够用曲别针表达;金属曲别针还可以导电;在磁场中有磁性反应;曲别针绷直还可以做琴弦。至于夹子,绳索,挂链等等,只是在一类中的某一项的一种。
以次说明曲别针的无数种用途丝毫也不牵强。
关于曲别针的用途,我曾和许多人讨论过。命题是如果你是一枚曲别针,你认为自己的人生将有多少种用途,你对与社会能发挥多大的作用?答案五花八门,非常有趣。
我建议他们不妨分析一下自己的家庭,社会关系,兴趣爱好,性格素质包括风度相貌等等。我开玩笑说,长得漂亮有漂亮的资源,长得特别一点还可以当葛优嘛。
关键是一定要有想象力,在任何时候都发现可以自信的东西。
阿很多东西当你没有想象力时,会以为是不足之处;许多人就经常用自卑的心理看待自己的某些特点,因此把自己限定了。当然,人生会面临很多问题,升学,求职,成家,立业,好像永远都迫在一个个具体的压力之下。然而,真正在人生中玩耍的好的,一定是永远对自己有良好感觉的人,永远自信的人,永远把自己看成有无数种用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