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087 2
2021-11-16

论商人对文化的贡献

2021.11.16

商人即专以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以赚钱的人。

消费者即花钱买商品(含劳务)的 人。

文化即以文字、颜色、声乐、光影、物品、身体以及其他形式(或载体)呈现(多是组合呈现)给人以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嗅觉以及思维等意义的符号体系。

商人的出现,肯定是人类生产技术进步的结果。关于钱、商品生产与交易等的历史发展,本文不论。本文单论有了商品生产与交易后,商人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但因为本人没专门做这个历史研究,只凭零碎印象谈谈。

一、何以见得贡献大呢?

节假日的氛围,大家肯定看到过街上各家商户各式各样的“招蜂引蝶”招式,比吸引雌性的雄孔雀各展彩屏更炫目。这里的精神刺激甚至让不买货的“路人”也愿意逛街以免费享受感官知觉盛宴。

记得有本书说,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就是新兴商人支持撰写出版发行乃至推广的。

教堂、庙观、清真寺等的修建,虽然早期是一些地主贵族牧场主(他们中不少人也是兼做生意的)、大官乃至政府出钱修建的,但是,毫无疑问,平民中是商人的贡献最大。如今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宗教捐助的来源统计,我敢大胆估计,一定是商人贡献最大(也希望是这样)。

最近,参观了本地两三处小区地产,真真切切被惊到了,其中一家的营销大厅有一种让我置身于上海乃至巴黎的建筑艺术馆(想象)的感觉,另一家小区更是诗词图画、园林艺术、名木奇石、光电霓虹等珍贵富丽,都是文化盛事。

欧洲现代制度就起源于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又来自威尼斯等商业城邦的丰厚商业土壤。

美国上个世纪初,新闻界搞过一次“扒粪运动”---即:揭露美国大垄断资本与政治家勾结欺负中小微业主、雇工、消费者的丑陋行为的社会大事件,其中的推手就是靠媒体征订量赚钱的媒体商人与记者们。结果,就催生了《反垄断法》《产品之质量法》等制度文化的创新改善。

很多大亨虽然不懂艺术但一样购置收藏“名画”等艺术佳作,因为“附庸风雅”也是能赚钱的,艺术品行情看涨。

很多艺人的背后是商人在操盘,动漫、影视等文艺公司的盈利竞争更是导致文艺大繁荣。

一些城市的公益读书会活动,背后也有商人的鼎力支持,因为文化公益活动能给商人带来“人气”与“名气”。

总之,上述事实让我忽然有了一种顿悟:原来文化发展好多都来自商人的贡献、原来我们普通百姓搭便车享受了好多免费的“精神食粮”。

二、商人咋样“贡献”文化的呢?

商人搞文化,必须满足2个条件:第一,必须有人买文化---社会上一定要有人缺文化、且有钱;第二,有能搞文化的人但缺钱。商人自己懂不懂文化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搞文化能赚钱。

依据上述假设,我们推演商人“贡献”文化的途径与机会。

第一,有钱没地位的人想要地位,于是,请商人组织写手造故事、造理论、造氛围。这事一般发生在生产方式大变革的“前夜”。如亚当.斯密的例子。

第二,在封建社会商人有钱没地位,所以,商人自己其实是当时最大的“文化”买主,所以,南欧西欧早期的大庄园边际两不管的“商业小镇”或“岛屿商业城邦”里文化率先搞了起来。

第三,早期必须有没落的“文化人”---如欧洲的穷牧师、家道衰败的贵族及其子弟、长子继承制下的老二老三等,这些人是谁给钱就给谁“写文章”捉刀。

第四,异地官僚贵族对“舶来品”异域文化的兴趣,这是国际文化掮客的市场。

第五,封建集权下上层“怕失去”感需要麻醉、底层穷人“求不得”需要“认命”,这是宗教迷信以及仪式仪轨文化等被官僚集团赞助乃至“政府采购”的机会。

第六,在工业革命之前,家里有钱但对文化感兴趣的“富二、三代”“官二、三代”以及有品味的“姨太太”们、贵妇人们等人是文化商人的第一大“钱主”---这些人自己从文化消费中也可能成长为文化的“打工仔”---因为他们往往“不务正业”所以家里容易“富不过三代”(如宋朝的一些名姬诗词歌赋都是好手、因为她们有的曾经就出身官宦之家)。

第七,当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工业化需要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于是,商人以及政府就开始了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文盲人口越来越少、看书读报看戏听音乐的人越来越多,这些有文化的劳工也越来越有余钱剩米了、他们也开始对原先贵族们的文艺消费感兴趣了,于是,商人开始把文化规模化运作、碎片化销售(如名画的大量印刷销售)或捆绑销售(楼盘里的园林是文化捆绑销售、实用与闲暇消费的捆绑)等,众多的文化消费者必定催生更多的文化创作人才---花钱的票友玩家最后不少变成靠创作文化谋生的“行家里手”,商人的文化市场日益发达,大众文化消费时代就来临了。

总之,文化的繁荣来自普罗大众的购买力。而文化创新往往来自有钱但没地位(被边缘化)的小众的需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1-11-17 11:01:5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1-17 11:10:17
朋友的回复:
读后浅见:政治,经济,文化构建社会环境,共性是都是不同关系维度的社会现象表述,三者又彼此密切关联,商业归属经济范筹,商业助兴文化是一种必然,商业与文化相助相生,商业是以交换而产生利润,文化是以交流得以传播,常见于文化作为手段助兴商业,商业现象与形式的频繁本身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商业文化的出现可有助形成稳定的,持续的利益形式。就文化而言,是一种始于喜好,基于习惯,成于共性认知,产生共性行为的现象,交流与传播成为助兴文化成因的重要途径,商业在利益驱使下会加速文化的传播,互通互融,自然会催生文化的演变新生,故文化与商业相辅相生,互助互荣。[偷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