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经管考试 九区
›
经管考证
›
经济类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六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
楼主
peter_201901
2403
2
收藏
2021-11-21
名词:
1、按劳分配:
以劳动为尺度,在对劳动者创造的产出进行必要的扣除后,按劳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2、微观收入分配过程:
通过市场机制作用,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确定和分配价值的过程。企业收入取决于单个产品生产是否符合及多大程度符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标准,也取决于部门生产总量是否符合及多大程度符合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标准。
3、宏观收入分配过程:
考虑社会各个方面利益的平衡和社会整体常用发展需要,对不同部门、领域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分配关系进行调节,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发展的过程。
4、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指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等,同时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弥补市场失灵、促进社会公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5、社会保障:
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为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个人和家庭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种制度。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等组成。
简述:
1、简述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
答:
按照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和社会主义阶级劳动的社会性质。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1)生产资料由劳动者共同占有,每个人处于平等地位。任何人不能凭借生产资料的占有而占有和支配他人的劳动成果。劳动是获取社会产品的唯一根据,按劳分配是公有制在分配领域中的实现形式。(2)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是劳动者个人的“天然”特权。劳动者的劳动经过必要扣除后,必须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体现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分配原则,是对剥削制度的否定。(3)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因为劳动具有直接社会劳动的性质,通过劳动券形式在社会范围内直接按劳动标准进行按劳分配。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条件的分配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
(1)收入或产品的分配取决于生产条件的分配。生产条件包括客观生产条件(物质的)和主管生产条件(劳动力条件)。(2)从客观生产条件看,我国现阶段,客观生产条件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会涉及到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两种生产条件不同,对应的分配方式也不同。客观条件的多种所有制形式要求多种分配方式与此相适应。
(3)从主观生产条件看,劳动力以何种生产方式参与,直接影响收入分配结果。(3.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为私营经济的存在,意味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分离依然存在,一部分社会成员掌握一些物质条件,另有部分社会成员仅仅有劳动力条件,主观生产条件采取劳动力的买卖与生产资料相结合。(3.2)劳动力拥有者的收入分配建立在劳动商品等价交换的基础上,社会分工不同,劳动者的天赋和工作能力也不同,所以收入分配只能建立在劳动者等量劳动相互交换的基础上。(3.3)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以收入分配,既有劳动力商品等价交换的基础上,也有等量劳动交换的基础上。两种方式相互交织渗透,相互影响。
(4)在生产的物质条件和劳动力条件都掌握在个体经济中时,劳动者利用自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生产,收入多少直接取决于客观生产的物质条件好坏和主观生产的劳动者自身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数量度状况。
(5)生产条件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机制分配到不同部门和领域,其中的分配渠道和分配机制不同也会影响收入分配的方式和结果。分配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和资产都有自己的价格,要素所有者和资产所有者都以价格形式参与收入分配,从而导致收入分配的多样化。
3、如何理解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答:
二者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特点。二者结合有两层含义:
(1)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收入分配的劳动标准与所有权标准的相结合。按劳分配实质是以劳动为尺度进行收入分配,劳动者取得的收入与提供的劳动量成比例。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以所有权为标准,以生产要素所有权参与收入分配。不同标准相互结合。
(2)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按劳分配实现形式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实现方式的结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都借助市场价格机制实现。所有权的交互过程,也是所有权的实现过程。按要素分配就是按所有者提供的要素和要素价格,按照等价交换完成分配。等量劳动交互不仅不能脱离等价交换,而且必须借助等价交换来实现。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使得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中的收入分配方式能投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有助于形成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收入分配结构。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使得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收入分配方式相互渗透、影响和补充,有助于形成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收入分配结构。
论述: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微观收入分配与宏观收入调节有何不同?
答要点:主体、原则、机制和范围的不同
(1)微观收入分配通过市场机制作用实现。(1.1)特别是竞争机制把各个生产商品的不同个别劳动时间统一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把不同的个别价值统一为社会价值,以此进行等价交换。(1.2)任何人要参与收入分配,都必须以提供生产过程所需的要素为前提,企业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得的收入要在要素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
(2)宏观层次的收入调节过程是建立在微观收入分配过程基础上,并独立于这一分配过程的再分配过程。既是收入分配过程的继续,也是对微观收入分配的补充和纠正。(2.1)宏观收入调节需要考虑社会各个方面利益的平衡和社会整体、长远的发展需要,对不同部门、不同领域、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进行调节,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2.2)调节从两个方面进行:(2.2.1)税收,把高收入者收入的一部分转移到国家手中,形成资金来源。(2.2.2)通过国家预算支出保障非生产领域发展的需要,利用政府公共服务、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为低收入者提供收入保障。(2.3)所得税制度、政府公共服务、转移性支付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构成宏观收入调节制度的基础。
所谓基础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等、同时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
2、如何理解和实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公平?
答:
(1)公平分初次分配公平和再次分配公平。初次分配公平与生产条件分配相联系,由生产条件的分配决定。再分配公平与社会各方面利益的平衡相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既要重视再分配的公平和效率,也要重视出发分配的公平和效率。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客观生产条件差别造成收入差别的情况不可避免。不能完全否认客观生产条件差别银企的收入差别。重要的是促使生产者和劳动者的权利与其所提供的劳动相对称或成比例,同时使人们具有同样积累的机会,避免生产条件在一些社会成员中的过渡集中和垄断,以及由此产生的收入分配的巨大差别。
(3)主观生产条件中劳动力如何参与生产直接影响收入分配结果。不同要是所有制之间存在权利异常,权利配置不公,必然导致交易的不公和收入结果不公。要避免此情况,促进收入公平分配,避免权利界定和配置的倾斜,主体力量失衡。
(4)生产条件的分配还涉及生产条件在不同生产部门间的分配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劳动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即资源的配置过程与收入分配过程是联系在一起的,只有资源在各部门间均衡配置,才能保障收入在各部门间、社会成员之间均衡的分配。
(5)生产条件要在双重意义上公平分配,决定了收入公平分配。不能过度依赖再分配过程的调节,避免造成新的收入分配不公和效率损失。
(6)解决收入差距过大和收入分配不公,必须构建收入公平分配的微观基础,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生产条件分配不公的问题。
(6.1)规范制度,强化约束。(6.2)统一制度安排,实行统一国民待遇。(6.3)消除市场分割,促进生产条件在不同部门间的均配置。(6.4)加强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增加对他们人力资本的投资,改善其收入状况。
总值,要通过初次分配和收入再分配,促进社会收入分配公平。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1993110
2021-12-3 11:15:16
资本是公民们占有,叫公有制。利润是劳方占有,叫按劳分配,也叫社会主义。
资本是私人们占有,叫私有制。利润是资方占有,叫按资分配,也叫资本主义。
像华为,是私有制,也是社会主义。所以,华为很现实,很高效,很先进,很伟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社会主义,就得是说,按劳分配占了主体地位,或者有主导作用。
不然,就应该叫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1993110
2021-12-3 11:16:55
按劳分配,按资分配,社会主义,资本主义,这首先首要,是企业里面的劳资关系。
社会主义,这是一种生产关系,劳资关系,主要来说,基本上来说,发生在企业内部。
社会主义,并不等同于社会主义社会。前者是企业内部的劳资关系,后者是社会之一。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资本论的工资理论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 一个报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下载][建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课件(MBA2007下半年)
马经的未来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北大经院的话崔建华老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看吗?
再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也谈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错误观点的批判
原则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依然是资本生产——论必须承认的事实之二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栏目导航
经济类
经管高考
商学院
外语学习
爱问频道
休闲灌水
热门文章
【同程商旅】中国企业出海差旅研究报告
“十四五”能源发展成就报告
智算无界AIDC的超越和重构2025
当社科基础理论重大理论发现的时候
【10+指标】2007-2024年上市公司污染物排放 ...
【24重磅,自用整理!】2000-2024上市公司投资 ...
2025年我国医药航空冷链发展现状与趋势展望 ...
是相信人工智能?还是否定人工智能?相信就 ...
ibm-AI时代的银行业-以AI驭险,更须为AI设防 ...
CNNIC-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