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自从现代经济学在中国经济学界生根立足以后,中国经济学研究的确比以前上了一个大台阶。标准经济学研究的范式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严格的实证研究也展示了中国经济学与国际经济学研究的成功对接。然而,现在还不能说中国经济学目前已经完全跟上了国际经济学研究的步伐。事实上,还是落后一些。表现在:
1、纯经济理论的研究少,这是因为这具有巨大的挑战性,并且短期内不可能取得成果。(想想那些诺贝尔奖得主,直到晚年才正式承认其贡献)但是,要拿诺贝尔经济学奖,不在这方面有所突破是几乎不可能的。
2、实证研究视野太窄。当前,我国的经济学期刊都把研究限定在国内经济问题上,这种定位走过极端就不好了。作为经济学研究者,可以研究任何经济学问题,比如研究美国的经济周期,也未尝不可。当然,主要限定研究国内问题是对的,但不能绝对化。事实上,国际顶级的经济学杂志视野是很宽的,不一定非得研究美国或期刊东道国的问题。这个定位必须转变,否则我们的经济学期刊只能算是Local,而不是international,影响力也不会很高。期刊的定位决定了经济学研究者的研究范围和视角,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学研究上层次的潜在性。
3、原创性文献太少。大多数文献是把国内数据应用到别人已经做过的研究上,部分内容是有了自己的一些东西,但是基本载体还是被人的。为什么,原因之一也在于追求急功近利,快速发表出成果。
所以,中国的经济学研究要真正走在世界经济学界的前面,对经济科学做出自己的贡献,还需要认真考虑以上的缺陷,以应由的学术精神来推动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