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g1934 发表于 2011-12-8 11:15 
既然讨论了一个回合了,我想开个万笑,你绝对是物理学界最专业的经济学人,有可能也是经济学界最专业的物 ...
学术讨论本来就会有火花,请不要介意自己的观点,呵呵,我能理解的。因为同一本书,各自的理解是不一样的,阅读的侧重点也不一样。不过,我还是相信,历史总会在最终决定谁是对谁是错。
《通论》的写作模棱两可,我本身是比较赞同的。从事学术写作的人都有一个心理,凡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都喜欢故作高深的语言。但是这种情况几乎都只出现在“社会学界”,因为社会学不是一个严格的科学,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数学的进入,总是很不严格的。而自然科学就不一样,最终可以用严密的逻辑数学语言来确定。而社会学往往喜欢以文字的模糊字眼来敷衍了事。
数、理、化、天、地、生、经、哲。其中经济学的算是最不完善的学科,也是被自然科学病垢的最多的学科。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经济学总是喜欢以意识性或者语言技巧来避免很多实质性的东西。
很多人总是喜欢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割裂开来。总喜欢说“人”和“原子”不一样。是“原子”告诉你他们和人不一样吗?如果你学习过量子力学或者量子场论就会意识到“微观世界”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他们有“匪夷所思”的性质,这些性质已经进入到“唯心”的层面。举个例子,所谓的“非定域纠缠”已经推翻了我们所谓的“唯物主义”。
事实上,自然界在每个尺度上都是“自相似”的。比如将我们的世界用更大倍数放大1亿倍我们将会看到什么?我们将会看到“我们也是原子”。这是“分形”告诉我们的事情。
不同尺度的物质(包括我们)都具有自身的“弛豫时间”,原子是0.000000000001秒。放在更大的尺度,比如我们的尺度就是1000000秒。放在比我们大一万亿倍尺度的生物(物质)来说,就是一兆兆兆秒。
难道你能保证比我们更大尺度的生物不存在吗?那时候他们不把我们看做是原子吗?
狭义相对论告诉我们,空间和时间的洛伦兹变换(时空的庞加莱变换)不会改变物理法则。统计力学的法则在物理世界的所有尺度也是适用的,只不过所特有的弛豫时间不一样。
我从来没有批评马歇尔,我的理论的基础就是马歇尔的微观理论。我只是批评凯恩斯家建立宏观经济学的出发点不对。《通论》我珍藏,但却是汉语版,常常翻阅;不过里面的东西早就是宏观经济学里的常识了,业界也是一样的看法,除了故作高深的语言之外,该懂的就该懂。
请注意《通论》不是论文,是书,书与论文不一样之处就在于作者可以方便的使用一些模棱两可的语言。但是如果是论文审稿的话,我想作为审稿人会第一时间让凯恩斯澄清其中的不明之处。
数学有近300个分支,物理学有近70个分支,经济学不过,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运筹学、金融学、数理金融、计量经济学;所用的逻辑技巧相比于物理数学确实相去甚远。
如果一个人可以学完数学的300个分支和物理学的70个分支,再看经济学,对其逻辑性和严密性总会有不一样的看法。而且,经济学不纳入自然科学的体系,将永远不可能被人类看做真正的科学,而只能被主流科学界看做一种简单的游戏徘徊在外。
不过,经济学确实也有很多独到之处,比如其中金融系的很多思想甚至可以解决物理学中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天地万物的道理实际上都一样,不要以为我们会比“原子”高明多少。否则比我们更大万万亿倍尺度的生物也会认为我们人类不过是一堆简单的物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