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1-11-29 13:27:19
贝克汉姆0 发表于 2011-11-29 12:35
我问的是何以存在?而不是存在。
      那么它们何以“总是同时存在”?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 ...
“地球和太阳之间的相互“感知”可以证实,二者的确是“同时存在”的”

你所说的”感知“是什么意思?是地球和太阳之间的一种运动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9 16:47: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9 17:30:45
贝克汉姆0 发表于 2011-11-29 16:47
从哲学的意义上讲:“感知”就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样说没有漏洞吧?
没有漏洞。
那么,“感知”就是主体和客体的本质了?并且“感知”就是一种单纯的东西了?
并且作为“相互作用”来说,是不是就是一种单纯的运动呢?即主体和客体处在一种“运动”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9 17:30:50
呵呵!上面数帖,我笑破肚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9 19:31: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9 19:48: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9 20:03:33
贝克汉姆0 发表于 2011-11-29 19:48
没有漏洞。
那么,“感知”就是主体和客体的本质了?并且“感知”就是一种单纯的东西了?
并且作为“相 ...
      你看。按照你的意思来说,你是用词不谨。
       你既然说“一分为二”,那么就是承认“感知”即运动是一种“单纯的东西”了,你既然说“感知方(主体)和被感知方(客体),任何一方都不能独立存在”,那就是承认联系它们二者的“感知”活动是它们存在的原因即本质了。
       那么,按照你的意思,你能来说明一下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9 20:31: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9 20:46:19
贝克汉姆0 发表于 2011-11-29 20:31
你看。按照你的意思来说,你是用词不谨。
       你既然说“一分为二”,那么就是承认“感知”即运动是一 ...
     “1 “感知”大概可以归之于运动的范畴,但运动就是一种“单纯的东西”么?”
     恩,是,用词不太严谨。用哲学上的术语来说表示“单纯的东西”的意思是“一”。
     
      “2 “感知”并不是主体和客体存在的原因,而是主体和客体存在的证明”
      更好一点的表述是,“感知”活动,是存在着的主体和客体的存在。也就是,存在着的东西,就是这个活动,这个活动也就是这个存在着的东西。
      有时候用词不严谨,勿怪。

       因此,需要科学的实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9 20:49:19
胡马依北风 发表于 2011-11-29 19:49
你还要我重复几遍?没有感知不是不存在,是不能肯定存在不存在。

比如现在你能准确说过我电脑桌上存 ...
呵呵!原来如此,原来你是这样感知存在的!或者说你原来是这样来通过感知肯定存在或不存在的。

我是不神仙,不能掐不能算!你这样的杯子的存在与否我还真不能确定。不过你说的可是杯子呀,而不是别的什么呀(你说别的东西也一样)!那么,请问,你的电脑桌上有没有杯子,影响杯子的存在吗?老兄,你还没有从你自己的迷魂阵里转出来呀!你说的是杯子的存在问题,而不是杯子在哪里存在的问题呀!

呵呵!其实这是你自己设的迷魂阵罢了。这种问题简直让人笑破肚皮了。就连你的实证也会在你的这个问题面前不可能得到解决。比如我要实证杯子的结构什么的,但是你却问的是杯子和你的桌子,以及你这个糊涂的人,你们三者之间的偶然的关系上。所以,你要实证杯子,按照你提出的问题,你却不得不实证你的个人爱好、口渴的程度,杯子的远近或者有无,然后开水的源头,呵呵!越说离实证杯子的问题越远了。而且这已经不是感知杯子的问题了。如果再说下去,你的问题还包括你的电脑是否存在,你的桌子是否存在,甚至你本人的存在都由于我不能看到而成为问题了。

呵呵!越说越蠢!可怜管理员铭儿先生还观点有启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9 20:55:22
此贴可以休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9 20:58:51
感慨:哲学家大概都是孤单的,严重的交流障碍
女人嫁给哲学家,肯定是悲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9 21:03: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9 21:13:43
贝克汉姆0 发表于 2011-11-29 21:03
“1 “感知”大概可以归之于运动的范畴,但运动就是一种“单纯的东西”么?”
     恩,是,用词不太严 ...
    第二条就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所要表达的意思。他要把“存在着的东西”表述为它的活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0 08:28:59
呵呵,这个问题真大啊,我想说的是哲学家对有限和无限的定义是什么?O(∩_∩)O~
可数无穷还是不可数无穷?不精确的定义本身就会导致悖论(如芝诺悖论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0 10:33: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0 10:47: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0 11:08:06
贝克汉姆0 发表于 2011-11-30 10:47
黑格尔把存在着的东西表述为它的活动。
对此有一点疑惑:这里的“它” ...
      在黑格尔那里,精神是人的本质,因此在他那里,人的活动就只是精神活动。
       因此,在黑格尔那里,因为研究的对象是哲学,是人,所以存在着的东西就是指“精神”,
       而精神的活动在《精神现象学》里就是“意识的活动经验”,在《逻辑学》里就是作为概念的运动。
       如果说“存在着的东西”是实体,那么它的活动就是一个主体过程,这二者是一致的,实体即主体,也就是概念和存在一致。没有活动,这个东西就不存在,没有这个东西,也就没有这个活动。要活动,它就必须有一个对象,它就必须是主体,处在一个联系中。

        这是我的一点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0 11:18:13
apucng 发表于 2011-11-30 08:28
呵呵,这个问题真大啊,我想说的是哲学家对有限和无限的定义是什么?O(∩_∩)O~
可数无穷还是不可数无穷? ...
别跟谈哲学的人谈这些,什么都精确了,人哲学怎么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0 11:46: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0 13:55:51
贝克汉姆0 发表于 2011-11-30 11:46
在黑格尔那里,精神是人的本质,因此在他那里,人的活动就只是精神活动。
       因此,在黑格尔那里, ...
    确实,在马克思那里也没有把“精神”和“物质”的对立作为自己的哲学的出发点。
    在比较早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里面,都是从主体和客体的联系,即人的感性活动出发的。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里面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批判黑格尔一节,更是从主体和客体的联系来谈唯物主义,“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对象,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一个存在物如果本身不是第三存在物的对象,就没有任何存在物作为自己的对象;就是说,它没有对象性的关系,它的存在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
       而谈到黑格尔的时候,马克思这样说黑格尔的哲学:“因此,人被看成非对象性的、唯灵论的存在物”。
       在《费尔巴哈》里面说:“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即意识的对立方面不是“物质”,甚至不是自然界,意识就是“人们的存在”,即人们的实际活动过程,是同一个东西。
        在《费尔巴哈》里面还说:“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意思也同上面一样,意识不是与物质相关,而只是与人们的物质活动相关。
        只有到了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里面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组成唯物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
      
        这样就把最根本的“存在”问题替换掉了,并且因为在精神和自然界二者之间作了本质与非本质的区别,从而使得真正的联系精神和自然界的本质即运动或人的实践隐而不显了。
        并且,按照黑格尔的意思,思维即存在,按照马克思的意思,“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意识即存在,思维、存在是同一个东西的两种说法,思维,是从它是存在着的东西来说,存在是从它的存在方式即活动来说,而在恩格斯那里,把本来是同一的东西割裂成两个“存在”了。

       我觉得,从这里才引向了对精神和物质孰先孰后的争论。
        以上是自己的一点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0 15:15:02
自以为掌握了辩证法的人往往陷入辩证法内不可自拔,伟大的毛主席说过:哲学就是认识论,这两个问题永远不会有绝对的答案,只能是在某个认识阶段的相对来说较为符合那个阶段的认识程度的答案,就目前我的认识程度来说,我觉得1、世界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 2、世界是有界的又是无界的。(其实相当于什么也没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0 16:08:50
把简单的问题 整复杂 才叫科学 才能叫人觉得无比高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0 16:50:12
贝克汉姆0 发表于 2011-11-30 11:46
在黑格尔那里,精神是人的本质,因此在他那里,人的活动就只是精神活动。
       因此,在黑格尔那里, ...
      《费尔巴哈》一文里说:“思辨终止的地方,即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实证的科学开始的地方......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

        科学实验已经由实验而来的科学理论,无疑就是这种实证。因此,我觉得,真正的《自然辩证法》不是恩格斯那里的,而只能是科学实验所确立起来的。
        黑格尔的体系,从《精神现象学》开始,描述精神作为意识的一个活动过程,有点类似把科学实验的方法引进哲学,这是我个人的一点感觉,而《精神现象学》就如同一个紧跟着“科学”观察而来的“科学”理论一样,当然,黑格尔自己也很多次称自己的哲学为“科学”,我想他的这个“科学”,也有这种意思在里面吧。

        因此,在社会科学里面,怎么样引进科学实证的方法,秉承科学实证的精神,我想,就是黑格尔著作的一个目标。
        清代章学诚,主张“六经皆史”,考证、义理、文章三者不可或缺,也有这样的意思在里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0 17:21: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0 19:13:22
贝克汉姆0 发表于 2011-11-30 17:21
很惊讶你这么快就理出了头绪:原来……
1 在马克思那里,哲学的基础范 ...
     承蒙关照。
     我现在还在一个学习的阶段,许多东西把握不准确,因此需要不断反复理解,一点点突破,有时候甚至不断修正自己的理解,所以觉得现在写东西不成熟。
      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先理清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把握他的思路,最终目的是通过这个桥梁理解马克思。因为结合邓晓芒的《句读》自己作文本记录作为理解《精神现象学》的参考,所以感觉搞完《精神现象学》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权当自己跟着一个老师学做科学实验,并从头到尾完成这个实验过程吧。
      
      不过这里的讨论很有助于自己的反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0 19:51: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0 20:04:25
realzebra110 发表于 2011-11-30 19:13
承蒙关照。
     我现在还在一个学习的阶段,许多东西把握不准确,因此需要不断反复理解,一点点突 ...
其实你只要把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理解为——“主体”(人类)本身,所有的神奇奥妙就会烟消云散啦!
……祝你好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0 20:15:11
赫赫铭儿0 发表于 2011-11-30 20:04
其实你只要把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理解为——“主体”(人类)本身,所有 ...
    首先回答这一个问题。
    在黑格尔那里,把“一分为二”分出来的两方面中一方面,比如人类,称为实体,而在黑格尔那里说到“主体”是因为有主体就有客体,说“主体”就表明它处在与客体的关系中,从而处在活动过程中了。
     因此,如果用黑格尔的术语,那么“人类”是“实体”。而人类处在对自然界的活动中,才是作为主体的过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0 20:24:07
贝克汉姆0 发表于 2011-11-30 19:51
从你系统组织的材料可以看出:作为哲学的基础命题——
除了恩格斯是强调 ...
     我在这里的意思,是把哲学本身变成了“实证”的“科学”。
      从而哲学不再是证明,而是陈述
      黑格尔说:“对那具有坚实内容的东西最容易的工作是进行判断,比较困难的是对它进行理解,而最困难的,则是结合两者,做出对它的陈述”。
       马克思说:“思辨终止的地方,即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实证的科学开始的地方......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

       这两个词表明黑格尔和马克思在哲学方式上与其它哲学的区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