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的学术讨论无法直接指导个人的生活,个人的生活体会也无法直接上升为理论。缺乏学术素养的研究者往往会把自己的生活体验直接当做一个学术观点来阐述,这样可能显得不够专业。写到这里我想到了一个例子,就是前段时间在央视评论家鑫作案时心理状况所引发的争论。我想作为普通大众开骂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一定学术素养的人再这样就说不过去了。
普通大众关于道德、正义、公平的理解与专业术语有一定的区别,这里是经济学论坛,除了研究经济伦理的朋友以外,可能大部分是不了解这些名词作为术语是什么意思的,但至少不能犯把生活中对这些词的理解等同于研究中的严格定义的错误!如果楼主了解了诺齐克和罗尔斯关于公平和正义的大争论及其对西方学术界和社会所产生的广泛影响,可能就不会觉得这是无需讨论的话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