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4098 10
2006-09-15
审计署为何没成就感 审计公告给公众冲击越来越小
http://www.jrj.com 2006年09月14日 01:39 中国经济时报
评论】 【论坛】 【字体: 】 【聊天】 【沙龙

  “审计署”有没有成就感?

  ■肖余恨

  
9月11日,审计署发布2006年第5号审计公告,42个部门违规操作被通报。9月12日,被点名的42个部门基本上都有了回应。(据9月13日《北京晨报》报道)其中,国家旅游局被指违规使用700万资金,是“简单的计算问题,没有腐败行为,这么简单的事情,没有必要做成大新闻!”国家发改委用近一千万的公款购房资金已退回等等。

  看起来,是件件有回音,个个有落实,审计署应该很有成就感,公众应该欢欣鼓舞才对。但就网络上的反映来看,远没有出现预想得热烈,相反,舆论所表现出的失望和淡漠,倒十分耐人寻味。

  6月份,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关于2005年度中央预算执行的审计工作报告时,没有像往年报告一样,点名罗列政府机关违法、违规具体事件,因而卷入舆论中心,饱受批评。尽管审计署辩驳的理由是从“揭黑”向制度建设倾斜,将点名从审计署的年度审计工作报告里分解到日常审计公告里,但民众仍然报以失望的嘘声。有人分析道,审计署刮了几次审计风暴之后,虽然舆论一片叫好,但对审计对象的问责和对审计对象整改的监督,都显得不尽如人意。此外,审计署毕竟不是一群生活在真空中的神仙,官场上的规则和潜规则同样对他们有“约束”作用,所以,公众普遍理解成他们是顶不住压力了,这,未必没有道理。

  从第5号审计公告来看,审计署点名通报了全部被审计对象的违规操作问题,似乎是想重振雄风、鼓足勇气,不怕得罪人,不屈服于压力,但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审计署此前所谓的“制度建设”的解释是没有说服力的,而是曲折反映出其所受到的压力相当之大。我们愿意理解成审计署是以这种方式来表露心迹吧。

  但是,审计公告所带给公众的冲击却是越来越小。这倒不是被审计对象的问题不如以前严重,恰恰相反,不仅被审计的42个对象均有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违规之处,还有一些重量级的单位和部门,出手豪阔不拘小节到了令人诧异的地步,更有像体育总局这样的单位两次上榜“二进宫”,按理说,公众在对审计署顶着压力推出公告点名批评表示极大的敬意的同时,对这一报告所带来的冲击反应强烈才对,然而,事实是,尽管审计报告在措辞和表述上已经作了柔化处理,一些违“规”项目的严重性还是一望可知,公众却痛不欲“声”,黯然叹息。对几乎“人人失范”个个违规的一地鸡毛的乱象,审计署倒显得有些另类了。或许,我们这个审计制度的设计是多余的吗?或许,我国审计的严肃性被“夸大”到了不恰当的地步了?或许,审计署是在和审计对象玩“过家家”“捉迷藏”:抓到之后,喊一声“举起手来”,然后以“整改”的方式再玩一次。如果审计署真的较真起来,这些“玩偶”可能真会翻脸了:你还真当一回事了。说不定,审计署会觉得十分没趣呢。不然,怎么解释,被审计对象“态度诚恳,却不认‘罪’”?不然,又怎么解释体育总局等单位明知故犯,屡教不改呢?

  现在,能够让审计署发挥最大效力的,无外有两条,一条是民意基础,一条是行政力量。就当前而言,审计署尚不缺民意支撑,但如果没有行政力量的强力介入,对审计对象严肃整顿,对违规单位的领导严厉问责,恐怕被审对象会对审计不以为然,而民意则会形成“审无能”“审无力”“审无用”的印象,如此以后,民意基础就会渐自流失。如果审计署失去了行政力量的支持,又失去了民意力量的支撑,那“审计”还能剩下什么呢?

  看公众的反应,我们已经瞧出来,审计疲态已显,审计署有没有成就感,恐怕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明白了。审计何去何从,只能是拭目以待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9-15 09:26:00
风暴这一词就已经预示到了审计行动的后劲不足,如果民心所指,都拍手叫好,那为什么不能在制度上有所改动以使之永留后世呢,关键是风暴不是制度上的成功改革,而是赢在执行上.而说道执行,那真是老大难了,高层关心,则执行无往不利,高层不注意,则一如既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15 10:23:00

违规太多,表面上是“件件有回音,个个有落实”,违规部门在形式上作个说明,表态一下准备“整改”就了了。——其后依然我行我素,如此循环,大众便麻木了,会有冲击效应么?。

我们的百姓是最宽容的,管不了便不管。只要审计结果是违规金额没有装入个人荷包,便不再过问,当然也就引不起什么愤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15 13:53:00
只有人查 没有人管 有什么用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15 17:51:00
唉,麻木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15 17:55:00
风暴就是刺激,但太多的话就没感觉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