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毕业之后,我拒绝了室友一起去北京闯荡的邀请,选择了老家二线城市一家规模偏小的公司的运营工作,面试面了一次,五险一金最低标准,工资四千,大小周休息,允诺后期虽不一定能升职(公司架构稳定),但有加薪空间。
对于二本毕业学文毕业的我来说,能拿到这个待遇家里人还是挺知足的,短期来看这份工作比较稳定,就是会偶尔轻微的加加班,不过离家近,即使多在单位加一个小时的班,回家也能吃上热乎饭。
对于我来说,那段时间是比较安逸的。
三餐不需要发愁,房租水电更不用交,无形之中节省了很多开销,于是我更多的储蓄用来娱乐,整个人的状态属于那种上不去也下不来。
就在我慢慢掉入舒适圈的时候,局部的疫情悄然而至,公司的外贸业务再次停滞,加上一系列其他因素,我被公司通知裁员。
现在在私企上班的打工人对于裁员其实真的不陌生,但是当这件事真的发生在我身上的时候,我还是一时间慌了神。
运营运营,把公司的业务运起来了,把自己给运没了。
大概有两三周的时间,我拿着被打了折的赔偿金在家里蹲,一直在逃避找下一份工作这件事。由于之前过于安逸,我并没有给自己未来的发展留下什么后手,也没有学习什么新东西。
玩了大半个月,我逐渐清醒了,换句话说——玩腻了。我开始寻找一些我能做的职业发展方向,也差不多是这个时候,一个之前对接的客户听说了我离职的消息,邀约我去他的公司做基础的业务运营。
又是运营工作,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我第一时间拒绝了,即使这家公司给的待遇并不比之前的差。但我也并没闲下来,利用闲暇时间,我简单地学了一下当时很火的python,又花了一些时间了解了ps\pr等一些工具,虽然不知道未来能用上什么,但是做好准备总没错。
偶然间,我在网上看到了知乎大神关于短时间内成为数据分析师的文章,大神说想成为
数据分析师必须要学习R语言、Python、SQL数据库和BI。
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在当时学习的基础上我又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学习了SQL数据库并巩固了Python,还学习了免费的BI软件Yonghong Desktop,值得一提的是选择学习BI软件的时候我纠结了很久,Tableau要收不少使用费用,再加上网上不少人都说要支持国产,我最后还是选择了这款同类比中功能优秀的国产BI产品。
学习的过程是枯燥的,高强度的学习让我很难有心思去思考其他事情,不过我时常幻想自己正在一个修炼的过程,等都学会了没准出去可以“装高手”。而当我觉得自己的能力支持我找工作时,距离我失业已经过去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
带着些许紧张,我又花了两周投了十多家公司,大大小小面试了七八次。或许是我学东西很快,也可能是大学就自学了一点点编程的缘故,虽然我没有工作经验,但是不少专业问题我都对答如流,在很多面试中都给面试官留下了不错的印象,最终收获了一大一小两家公司的offer。
后来,我当然选择了那家规模较大的公司,平日的工作很枯燥,提取数据与共同需求是我的主要工作内容,但我不甘于此,正尝试了解业务独立负责起一个部门的项目,希望未来顺利吧~
其实裁员真的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一裁断的不仅仅是你的“财路”,更是你的信心。希望我的经历能给你带来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