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2012-4-16 07:23:39
烈火实验室 发表于 2012-4-16 00:20
  你的观点就是:“世界的本质就是空”。
  不要单线思维,世界不存在,所以谈不上本质问题,在这个 ...
空 是 一个特殊词汇。逻辑上表示空集。
“世界的本质就是空” 等价于 你的观点就是:“世界是空”。
因为空 就是无内容, 无内容 就无 本质。
这样 这里 本质 变成一个 修饰,表示强调。表示 “从根本上说”。
“世界的本质就是空”   等价于   “从根本上说, 世界就是空”  等价于   “世界是空”   。

对于, 空集, 玩这种 文字游戏,有用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6 07:54:31
烈火实验室 发表于 2012-4-16 00:24
  称呼当然不同。
  就如同休谟对因果律的否定,在哲学上是无可反驳的,但在现实中,仍需要按因果 ...
1》
”称呼当然不同。“
不同, 不就是 区别, 相异吗? 英文讲“different”. 在这咬文嚼字,有意思吗?
这么 说, 你也在用  “不同”。自然 认同  “不同” 。


2》
“我知道我的父亲在哲学意义上是找不到的。。。”
把 “在哲学意义上”去掉之后呢?

下面这里说的可以自然语言啊。先从最简单的谈起, 抛开哲学。
“你能找到你的父亲吗”?
“你的父亲存在吗”?
“你的母亲存在吗”?
“你是从石头你蹦出来的吗”?
“你还是人吗”?
“你是禽兽吗”?
为什么?


请直接回到。不要耍赖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6 21:44:43
mdyblog 发表于 2012-4-16 07:54
1》
”称呼当然不同。“
不同, 不就是 区别, 相异吗? 英文讲“different”. 在这咬文 ...
  
  1、称呼不同,是建立在称呼与不同的假设前提上的。如果抛开这个前提,当然谈不上了。区别依据什么成立存在——依据区别的假设成立。而假设的成立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区别的存在,是根本不存在的。或者说,所谓的不同,不是不同,因为不同不存在,所以假设不同,假设的不同是假设的存在,但其根本不存在。
  如果听着有点绕不过弯,那么我就针对你的此前问题直接回答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6 21:51:31
mdyblog 发表于 2012-4-16 07:54
1》
”称呼当然不同。“
不同, 不就是 区别, 相异吗? 英文讲“different”. 在这咬文 ...
  
  首先,你已经假设了世界的存在。在这个假设的前提下,按你的意思,就不考虑这个前提时,回答如下——
  
  “你能找到你的父亲吗”?————假设—成立—有—假设—成立—无—( )
  “你的父亲存在吗”?——————假设—成立—有—假设—成立—无—( )
  “你的母亲存在吗”?——————假设—成立—有—假设—成立—无—( )
  “你是从石头你蹦出来的吗”?——假设—成立—有—假设—成立—无—( )
  “你还是人吗”?————————假设—成立—有—假设—成立—无—( )
  “你是禽兽吗”?————————假设—成立—有—假设—成立—无—( )
  
  为什么?————————————不存在
  

  
  以上的如果你认为回答的太复杂,不好理解,我可以换个最简单的回答方式——
  答复如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6 21:59:21
周百五 发表于 2012-4-16 07:08
我这样了解哲学,不同版本的哲学史尤其是古希腊哲学史都经常翻翻。我觉得罗素写的比较好,当然个人观点。 ...
  中观不讨论世界的本质。
  因为中观不承认世界的存在,世界不存在,自然谈不上世界的本质问题。
  中观只讨论一切思想建立的前提是不是存在的,包括中观自身。
  所以,中观没有观点,也不存在思想和理论体系。或者说中观是否定与自否定的假设表现方式,当一个假设出现时,此假设用来表明一切假设不成立。
  所以,中观没有任何直接的判断,也不会直接表明什么观点,更不会有肯定的方式表达任何一种态度。
  总之,中观没有思想,没有观点,没有体系。更谈不上哲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6 22:05:29
mdyblog 发表于 2012-4-16 07:23
空 是 一个特殊词汇。逻辑上表示空集。
“世界的本质就是空” 等价于 你的观点就是:“世界是空”。
...
  所以,从中观的角度来说,你所谓的“世界的本质就是空”是不成立,既然这里“本质”是“世界的”,那么根本不存在世界,何来世界的本质?
  中观否定的不是世界的本质,而是世界。甚至可以说,否定的是世界建立的前提。中观根本不讨论任何本质问题。
  就拿你所说的区别问题,你问“此物与彼的区别是什么”,就中观而言,根本不存在此物,也不存在彼物。既然区别是“此物与彼物的”,那么你建立不起来此物与彼物,区别根本不存在。所以,你在没有成立此物与彼物的存在以前,根本谈不上区别问题。

  你前边说区别是此物的属性,存在也是此物的属性。此物的属性在哪?找出来此物,再谈“此物的什么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6 22:32:26
烈火实验室 发表于 2012-4-16 22:05
  所以,从中观的角度来说,你所谓的“世界的本质就是空”是不成立,既然这里“本质”是“世界的”, ...
>>中观否定的是世界。


“中观否定世界” 有什么确切的证据嘛?
是不是 只是 一个假设?
既然只是 一个假设, 怎么能 用来 做论证的基础?
这样的 论证 是不是空中楼阁?

请直面回答? 不准在耍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7 00:54:24
mdyblog 发表于 2012-4-16 22:32
>>中观否定的是世界。
“中观否定世界” 有什么确切的证据嘛?
——依据就是:对方建立的观点,没有成立的依据。
  例如:你说存在区别,那么中观会问你:“你依据什么说存在区别?”你提出了理由,中观会继续问:“你的依据如何成立或真实?”、“你依据的依据如何成立或真实?”……,最终你的根本前提,包括你自己都是无证的,或是循环论证,不会有例外。无证又必须要说的,只可能是假设。

是不是 只是 一个假设?
——中观没有论证,因为它没有观点,所以,它不存在假设的问题。
既然只是 一个假设, 怎么能 用来 做论证的基础?
——这恰恰是中观向所有其他理论与思想提出的问题。
这样的 论证 是不是空中楼阁?
——因为中观没有观点,不进行自我论证,所以中观谈不上空中楼阁,恰恰是任何被中观质疑前提的思想,最终的论证,都只是空中楼客。

请直面回答? 不准在耍赖!
——因为中观没有观点,所以,谈不上正面回答的问题。
  中观没有告诉你世界不存在,但如果你认为世界存在,中观会通过质疑,导致你建立世界存在的前提不成立或形成循环论证。世界不存在,属于中观的相似胜义,即接近表述,作为真实表述,只要对方自己无法证明了,中观就自然成立了。
  所以,不存在中观,举个比喻,中观有点象思想界的寄生虫,它必须有个宿主,即必须有一个承认存在的观点作为对方,否则中观没有可以发问的对象,它也就无可表达的内容了。所以,中观不是思想,也不是理论,根源就是它没有观点。
  但它可以导致一个看似成立的观点,失去成立的必然性。中观针对的不是本体、也不是现象、甚至可以说,随便任何一个人说的任何一句话,都可以成为中观针对的对象。比如:你说“今天天气不错”,中观就会直接问“你依据什么说有今天?”然后针对你提出的依据再进行质疑,如此下去,你找不到一个终极的依据,要么到一点上如宗教有神论的迷信方式“它就它,它源于它,它自己就是自己的原因或依据,不为什么”;要么循环论“A依据B,B依据C,C依据D,……依据n,n依据A”等每个用来证明前者的依据都是待证的。——到此时,中观的质疑结束,目的也达到,即你已经无法自圆其说,而中观不作任何结论与判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7 01:14:51
  有人问,可以不可以质疑中观,可以,中观只回答“不存在”,因为否定是不需要正面立论证明的。例如——你不可能要求一个人“拿出一个不存在的杯子证明此杯子不存在”,只有通过证明杯子存在不成立而反证此杯不存在。
  所以,对中观的反驳,唯一的方式,就是立论证明某一事物成立,接受中观的反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7 05:12:34
烈火实验室 发表于 2012-4-17 00:54
“中观否定世界” 有什么确切的证据嘛?
——依据就是:对方建立的观点,没有成立的依据。
  例如: ...
“中观否定世界” 有什么确切的证据嘛?
——依据就是:对方建立的观点,没有成立的依据。
  例如:你说存在区别,那么中观会问你:“你依据什么说存在区别?”你提出了理由,中观会继续问:“你的依据如何成立或真实?”、“你依据的依据如何成立或真实?”……,最终你的根本前提,包括你自己都是无证的,或是循环论证,不会有例外。无证又必须要说的,只可能是假设。


大谬也!!!
你这是乱用 反证法。这是一种江湖 骗术。
反证法的论证过程 错误。 从而结论不可靠。

反证法: 证明A,可以证明 ”非A“ 错误。
记 ”非A“ 为 B。
反证法 属于 排除法。
排除法: 证明A,可以证明 B 错误。
要求, A+B = 全集。

在反证法论证中, 证明B,是要自己证明的,不能依赖对方。
否则,结论不可靠。
这是 诡辩 和 科学论证 的区别之一。
只有 科学论证, 其推理结论才是 可靠的。

这里,对方 即使没有 证明 A的理由,
但这并不能 证明 B(非A)成立啊。
你有没有脑子啊!

做学问的基本态度是: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之“。

在肯定A' 和 否定B' 之外 之外还有一个一个巨集:不确定C'。
A'+B'+C' = 全集
C'  是比  A'+B' 大的多的集合。


按照你地推理逻辑, 可以得出 完全相反的结论。
辨题:有外星人吗?
我们都知道, 这是一个目前的知识无法确切回答的问题。
甲:有外星人
乙:无外星人

1》证明甲对。
因为 乙 没有 证据,所以甲对。

2》证明乙对。
因为 甲 没有 证据,所以乙对。

可见,你的论证方法, 是如此的不可靠。你的结论自然也是考不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7 06:00:19
烈火实验室 发表于 2012-4-17 01:14
  有人问,可以不可以质疑中观,可以,中观只回答“不存在”,因为否定是不需要正面立论证明的。例如—— ...
既然只是 一个假设, 怎么能 用来 做论证的基础?
——这恰恰是中观向所有其他理论与思想提出的问题。
这样的 论证 是不是空中楼阁?
——因为中观没有观点,不进行自我论证,所以中观谈不上空中楼阁,恰恰是任何被中观质疑前提的思想,最终的论证,都只是空中楼客。

有人问,可以不可以质疑中观,可以,中观只回答“不存在”,因为否定是不需要正面立论证明的。


大谬也。
肯定和否定,只是一个相对对称呼(好比天和地),谁也没有 ”不需要正面论证的“ 特权。
非A 相对A是否定命题。
但是记B=非A。
那么A=非B。
这样,非B相对B是否定命题。
即, A相对“非A”是否定命题。

科学论证中,无论是谁,其结论 都必须 自己证明,不能依赖别人, 更不能依赖对方。
这是我在 初中 学 议论文 时反思出来的结论。

“否定” , 在逻辑中 也是一个命题。本身也是一个观点。
你不是没有观点的, 你的论述处处都存在观点。
你否定“存在”, 本身就是 观点。

中观的 “世界不存在”,本身就是观点,而且是一个需要正面证明的观点。

”既然只是 一个假设, 怎么能 用来 做论证的基础?
——这恰恰是中观向所有其他理论与思想提出的问题。“

这种反问方式, 是得不出任何理论的。

这种文人式的 所谓 “反证法”,是靠不住的。 不能依靠 对方“论据的不足”,“论证错误”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通过驳斥对方的论点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也不可靠,因为必须满足前面说的要求才可靠:
                A+B =  全集
文人式论辩,不是探求真理论,而是斗嘴皮子,只是个人表演秀。


世界倒是存在一种么有观点的情况,有“不需要的证明证明情况”的特权。
如,初生的婴儿。
他没有观点,既不坚持,也不否定。完全处在 前面说的不确定集C'.
他也不会拿自己的什么“世界不存在”等来肯定或否定什么。
他只是学习者。

还有一种是“纯怀疑论”,他没有自己的观点,也不用自己的什么“世界”不存在来否定或肯定什么。
这种人的方法只有一个,找出对方论据和论证的的错误。
但他不能引自己的论据,因为他本身没有观点。他的所有论据来自对方。
但是从科学的角度,这种方只能证明对方的结论靠不住, 不能证明对方论点错误。
靠不住 表示 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需要进一步探求。
从科学的角度,利用质疑的方法,也不能得出任何理论。
因为所有可能的 理论构成的集合是一个无限集合。 我们不可能穷举所有 理论,
因为人类的资源总是有限的。




你的"中观"要达到这样,从而获得“不需要正面证明的特权”; 就必须首先放弃
中观的“世界不存在”等所有肯定或否定的命题;更不要用“世界不存在”等来否定别人。

而一旦你用来 “世界不存在”等来 肯定或否定的什么, 你就自动丧失 该 特权;你就要证明
你的  “世界不存在”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7 06:24:22
烈火实验室 发表于 2012-4-17 01:14
  有人问,可以不可以质疑中观,可以,中观只回答“不存在”,因为否定是不需要正面立论证明的。例如—— ...
有人问,可以不可以质疑中观,可以,中观只回答“不存在”。。。


大白痴一个,大饭桶一个。
你难道不明白“不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命题,本身就是一个观点。
你难道不知道 “不存在” 与 “不能决”(孔子面对两小儿辩日)和“不确定”的区别吗? 白痴!!

“不能决”和“不确定” 表示 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需要进一步 探求。并没有否定“存在”。
明白了吗? 大白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7 13:45:00
mdyblog 发表于 2012-4-17 05:12
“中观否定世界” 有什么确切的证据嘛?
——依据就是:对方建立的观点,没有成立的依据。
  例如:你 ...
  关于"结论不可靠"的问题。
  中观没有结论,不存在可靠不可靠的问题,“世界不存在”不是中观所讲,是承认世界存在的人自己论证的结果,中观没有直接针对世界存在论而指明“世界不存在”。
  
  在反证法论证中, 证明B,是要自己证明的,不能依赖对方。
  中观没有观点,谈不上证明什么,你有观点,中观是问你如何证明你的观点其成立。它没有观点,论证什么?
  
  这里,对方 即使没有 证明 A的理由,
  但这并不能 证明 B(非A)成立啊。
  你有没有脑子啊!
  A不能证明成立,非A同样无法成立。即你持A观点,中观会通过反问,让你自己无法证明;你持非A观点,中观同样通过反问,让你自己无法证明。中观质疑A观点,不代表中观就承认非A观点,也同样不证明中观承认既A也非A的观点,所有的观点,中观都会质疑。
  
  按照你地推理逻辑, 可以得出 完全相反的结论。
  辨题:有外星人吗?
  我们都知道, 这是一个目前的知识无法确切回答的问题。
  甲:有外星人
  乙:无外星人
  
  中观针对这个问题,不讨论谁对谁错。只是问甲与乙,判断的依据是什么,依据的依据是什么,……,这样下去,两者都不成立。中观从不以承认的方式表达任何内容。只通过质疑的方式,针对一切内容的前提进行质疑。
  所谓中观无观点,是我的表述,中观自己没有这样的表述。因为我要向你说明中观是什么,如果由中观自己向你说明中观是什么,中观的表述很简单——不作任何形式的表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7 13:51:18
mdyblog 发表于 2012-4-17 06:24
有人问,可以不可以质疑中观,可以,中观只回答“不存在”。。。
  不存在是假设的,它的前提不确定,所以,不存在,同样不成立,但这不代表存在成立,因为存在的前提也同样不成立。
  所以中观是自否定的,这个自否定问题,前边提到过。所以,不存在是不成立的。这在我前边的表述中也提到过——不存在是存在吗?回答“不是”;不是是存在吗?回答“不是”……
  中观自己没有说这是一个命题,因为中观自否定了,所谓命题,是你说的,不是中观说的,如果你认为是命题,你就要证明命题的存在。
  
  你所提的一切内容,实际仍是建立于感官与意识假设为真的前提上的,即——你看到我所打的字,认为自己的感官与看到的字必然是你意识以外客观存在的,这个前提下,你才有会讨论出这些内容,但此前提根本无证。这样无证的前提下,你所反驳的内容,当然不成立。

  注意:我没有承认我所说的成立。至于你所说的成立不成立我也不知道,但起码你没有证明你所说的成立,因为你的前提无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7 13:57:45
mdyblog 发表于 2012-4-17 06:00
既然只是 一个假设, 怎么能 用来 做论证的基础?
——这恰恰是中观向所有其他理论与思想提出的问题。 ...
  你好象还没有绕过这个弯。中观并没有通过自己的表述否定对方,否定的前提是无证的,你这里说了一堆,是假设中观通过反问得出一个结论——你错误。中观没有这样表态。哪怕你自己就自己的前提无证而承认自己是错的,中观也仍会问你“错误如何成立”?你承认自己错误的前提,也同样是无证的。但中观不会主动表述说“你承认错误的前提无证”,而是问你“错误依据什么成立?”“依据的依据如何成立?”……
  最后的结果是你自己说不出来,中观不作任何其他表述。
  在讲解中观时,我当然要有很多正面表述。
  如果你还不理解,我们可以试着,以我为中观的实际操作者来尝试一段对话实验。或许你才会明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7 14:02:38
还有一种是“纯怀疑论”,他没有自己的观点,也不用自己的什么“世界”不存在来否定或肯定什么。
这种人的方法只有一个,找出对方论据和论证的的错误。——不必找,因为你只要说,必然有错误,甚至你让人感觉到有你这个人了,就必然前提无证。
但他不能引自己的论据,因为他本身没有观点。他的所有论据来自对方。
但是从科学的角度——你这已经是假设了科学的前提,试问:你凭什么说科学必然可以证明这种方法靠不住?依据是什么?,这种方只能证明对方的结论靠不住, 不能证明对方论点错误。
靠不住 表示 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需要进一步探求。——你假设了追求的存在,凭什么追求是存在的?依据是什么?
从科学的角度,利用质疑的方法,也不能得出任何理论。
因为所有可能的 理论构成的集合是一个无限集合。 我们不可能穷举所有 理论,
因为人类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你承认人类的资源有限,你依据什么说,在有限的资源中,能得到必然准确的结论?甚至你依据怎么证明人类的存在?依据什么证明资源的存在?等等,这些你都没有证明,在这些你尚待证明的内容上,建立的内容,如何成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7 14:04:20
mdyblog 发表于 2012-4-17 06:00
既然只是 一个假设, 怎么能 用来 做论证的基础?
——这恰恰是中观向所有其他理论与思想提出的问题。 ...
科学论证中,无论是谁,其结论 都必须 自己证明,不能依赖别人, 更不能依赖对方。
这是我在 初中 学 议论文 时反思出来的结论。
  
  你凭什么要把科学论证作为必然正确的前提?依据是什么?证明不了,这个反驳,根本是废话一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7 16:24:48
烈火实验室 发表于 2012-4-17 14:02
还有一种是“纯怀疑论”,他没有自己的观点,也不用自己的什么“世界”不存在来否定或肯定什么。
这种人的 ...
简单说, 你的所谓中观,是不是我说的 “纯怀疑论”?
请正面回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7 16:36:32
mdyblog 发表于 2012-4-17 16:24
简单说, 你的所谓中观,是不是我说的 “纯怀疑论”?
请正面回答!
  假设我是介绍中观的人,回答是“非-不是”。
  假设我就是一个中观弟子,回答是“ ”。


  补充说明——
    
  很多人提问时,总是设定“是”或“不是”的答案范畴。
  比如:
  甲问:杯子是存在的,还是不存在的?
  乙的回答至少有四种可能:是、不是、不确定、不知道。(不确定是在已经观察到杯子的时候,仍不能确定;不知道是根本没有看到,或感知到面前有杯子);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可能回答?
  所以,当你要求别人回答“是”与“不是”的二选一答案时,只能表明你自己的思维太单线条了。如果是这种思维,最好还是讨论与西方哲学及中国哲学交集的唯识及以下的内容(就算是唯识可能也很难理解),至于中观四个派别,恐怕很难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7 17:59:15
mdyblog 发表于 2012-4-17 16:24
简单说, 你的所谓中观,是不是我说的 “纯怀疑论”?
请正面回答!
  假设我是个中观的介绍者,回答是“非-不是”
  假设我是个中观的信仰者,回答是“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7 18:09:21
烈火实验室 发表于 2012-4-17 17:59
  假设我是个中观的介绍者,回答是“非-不是”
  假设我是个中观的信仰者,回答是“ ”
你必须给我一个确定的回答。
这种模林怜可的情况, 不便于辩论。
必须在 “介绍者“ 和 ”信仰者“ 之间多出一个选择。
否则, 出现 身份反复切换的作弊行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7 18:20:07
mdyblog 发表于 2012-4-17 16:24
简单说, 你的所谓中观,是不是我说的 “纯怀疑论”?
请正面回答!
  附带说明——
  很多人向他人提问,希望并限定对方回答“是”或“否”。而且在我们一般人的理解中“不是”与“否”同义。
  
  现实生活中,最起码我们可以知道的有四种回答状态:
  1、肯定。如:是、对、正确、好、有、等等。(如:在看到一个杯子时肯定此杯子的存在)
  2、否定。如:不是、错、坏、无、等等。(如:在看到或没看到一个杯子时,否定此杯子的存在)
  3、不确定。(如:在已经看到一个杯子,不确定它具体有多高)
  4、不知道。(如:根本没看到杯子时,针对此没看到的杯,判断它有多高)
  理论上说,还有更多的回答方式。
  
  佛教为方便理解,采取不同的二分法进行判断,但即使这样,最起码为表述的方式,也提供了四种可能“是(有)”“否(无)”“非是(非有)”“非否(非无)”。
  
  所以,一个人要求对方回答自己的问题时,必须要回答“是”或“否”,这要本身就表现了提问者的思维方式太过单线思维。在这样的思维方式,想认识与了解中观,是不可能的。
  因为中观对这些回答方式都是质疑的,但中观最后有没有直接的判断?有,但是,是在不同的假设前提下,判断才有。并且自否定。
  
  例如:杯子放在面前,杯子到底存在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中观的回答是——
  假设感官真实的前提下,此杯有现象,非存在——但此不成立;
  假设感官局限的前提下,此杯不确定现象,非存在——但此不成立;
  假设意识推理必然准确的前提下,此杯存在(如果推理的结果是存在),——但此不成立;
  假设意识推理必然准确的前提下,此杯不存在(如果推理的结果是不存在),——但此不成立;
  ……
  以上皆不成立,但此不成立;但为什么不成立——此问不成立;……
  
  中观的思维方式必须是发散式思维。
  一个事物放在面前,它必须是存在,但不成立存在,无法确定,但必然确定,它有,但不成立有,它无,也不成立无,肯定没有错误,但肯定是不成立的,错误是不存在的,如此等等,同时并在,但整个这一堆又被自质疑与自否定下去。
  
  前边这位朋友的观点,在佛教中,依据不同宗派的分类,大致可归于真如思想,从中观的角度观察,这个思想没有错误,因为持此类观点的人,不能理解更深入的唯识与中观,所以,站在他们认定必然存在的前提(实际有深入的思维观察与思维中,是没有成立的必然性的),只可能得到这样的结论。
  就如同,唯物假设物质为前,在这个前提下,只可能推导出唯物论,想推出唯心论也不可能一样,因为前提已经设定了;唯心论也一样如此。但这些有提,本身就无法证明自己成立。
  所以,佛教认为,如果你不能理解更高层面的内容,站在你的层面,当然没有错误,但如果用这种低级的观察,去套解更高层面的内容,则完全属于幼稚可笑。如同一个只理解数学必然要有四则运算符的小学生,看到一个概率分析时,硬以其中没有四则运算符为依据,而否定概率是数学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7 18:32:13
  关于以介绍的角度对佛教各宗派思想的分类与近似性介绍,以及其与东西方思想学派的比较。可以参考——
  【佛教三乘四宗对空(针对存在与外境)不同观点】详说及与东、西方哲学的比较
  地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1417161-1-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8 00:21:21
烈火实验室 发表于 2012-4-17 18:20
  附带说明——
  很多人向他人提问,希望并限定对方回答“是”或“否”。而且在我们一般人的理解中 ...
1.
以上皆不成立,但此不成立;但为什么不成立——此问不成立;……
这还是知识吗?
佛教就是 空吃老米 不下蛋 的狗屎务用的老母鸡!


2.
"佛教认为...."
这难道不是 观点吗?
“认为。。。。” 就是观点, 有文化吗?

是不是 自欺欺人 ?

其实是有 观点, 只是为了 避免 被人指责 没有证据,
才谎称 没有观点。
只要形成知识, 就有观点。

大骗子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8 00:25:03
mdyblog 发表于 2012-4-18 00:21
1.
以上皆不成立,但此不成立;但为什么不成立——此问不成立;……
这还是知识吗?
1.
以上皆不成立,但此不成立;但为什么不成立——此问不成立;……
这还是知识吗?
佛教就是 空吃老米 不下蛋 的狗屎务用的老母鸡!
  
  知识根本不存在,何以知识?是你先验的要定位出一个所谓的知识。我并没有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8 00:30:43
mdyblog 发表于 2012-4-18 00:21
1.
以上皆不成立,但此不成立;但为什么不成立——此问不成立;……
这还是知识吗?
2.
"佛教认为...."
这难道不是 观点吗?
“认为。。。。” 就是观点, 有文化吗?

是不是 自欺欺人 ?

其实是有 观点, 只是为了 避免 被人指责 没有证据,
才谎称 没有观点。
只要形成知识, 就有观点。

大骗子一个。
  
  你的《东方经济哲学》就是假设的内容,能说不是假设而不存在的吗?
  但你自己承认吗?
  比较而言,“佛教认为……”后边还有呢——“中观自否定”。不要断章取义。
  根本不存在佛教,所谓佛教认为,是站在假立的角度而论,并不是观点的存在。
  这位朋友似乎还没有绕过这个弯,而且情绪明显气急败坏。笨不怕,但心态要放平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8 00:32:56
mdyblog 发表于 2012-4-18 00:21
1.
以上皆不成立,但此不成立;但为什么不成立——此问不成立;……
这还是知识吗?
  这位朋友,还是不要再在这个问题上绕了,你的思维明显有点跟不上了,越绕,越容易丢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8 01:04:51
烈火实验室 发表于 2012-4-18 00:30
2.
"佛教认为...."
这难道不是 观点吗?
你的《东方经济哲学》有完整的推理系统。
本想在次展开。

但碰着, 你这么一个 没有知识的人,
连感官感觉的差异 都 不感承认的人, 无法展卡。

就知道, 拿空观的世界不存在的观点来搅局。
明明 有观点, 确 不承认,来逃避 举证。

『后边还有呢——“中观自否定”。』只不过是自己都心虚,个自己的伪装罢了,
没有什么用的。

不跟你这种江湖骗子 浪费时间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8 10:29:57
mdyblog 发表于 2012-4-18 01:04
你的《东方经济哲学》有完整的推理系统。
本想在次展开。
  
  连感官感觉的差异 都 不感承认的人
  
  你看看你自己说的“感官感觉的差异”,“差异”是谁的?感官感觉的嘛。感官感觉都是无证的,它的差异谈的上吗?
  你的理论基础,就是你自己不能证明其成立的,而你一味回避基础的不真实性,虚假的强调自己建立于一个不真实的基础上的知识居然是正确的?诡辩、掩饰、以及吹牛的技术都太差
  就如同说“连怪物的手都不承认,怎么讨论怪物?”,手是怪物的前提?还是怪物是手的前提?呵呵,这位朋友生活是里是不是先要先讨论生孩子,再讨论找媳妇?
  自己的思维能力达不到太高,就不要自以为是,好象自己找到了世界的终极,其实只是另一个上帝信仰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9 22:14:18
传统哲学“本体论”研究的主要弊病以及对之的彻底改造
1、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和以外的哲学惯于单纯地、抽象地、空洞地谈论“存在”、“本原”、“共相”、“一般”、“普遍”、“共性”、“本质”等等概念,其实质是自囿于“思的世界”、“语言世界”而不自知,所处理的只是“思的直接所指”。
2、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和以外的哲学惯于直接地、外在地、不加批判地谈论“在者”、“现象”、“殊相”、“个别”、“特殊”、“特质”、“个性”、“具体”等等概念,其实质是自囿于觉在、测在等人化“呈现”而不自知,所处理的只是感官的直接所感及其“对象化归结物”。
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只能从物质世界本身中寻找,只能从具体事物自身固有的属性、规律及其与其它事物的相互作用、影响、制约的关系中寻找,即只能从其内在和外在的条件中寻找。离开了事物的具体属性、规律和具体条件,空洞地讨论“本原”是毫无意义的。与旧哲学对“本原”的诸多讨论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唯一承认的“本原”是物质是意识的“本原”,即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物质)在人脑中的反映(主观映像)。
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本质”、“共相”、“共性”、“普遍”、“一般”等等寓于“现象”、“具体”、“个性“、“特殊”、“个别”之中,并通过后者表现出来、随着后者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这是什么意思呢?它无非是说:“骨架性”的、“框架性”的、“原则性”的、“粗线条”的、“稳定”的“东西”寓于“具体”的、“特殊”的、“丰满”的、“繁茂”的和“丰富”的(即多样和多变的)内容中,并通过后者表现出来、随着后者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前者绝不是什么“先在”的、“外在”的、“独在”的“东西”,而是“内在”于后者之中、与后者共始终的,是随着后者的内外流变而不断地“自我建构”、“解构”、“重构”、“另构”着的。
5、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代表的新哲学中,实在和物质是不同的概念:实在是具体的范畴,它所对应的对象性存在是相对独立的、有形态的、有结构的、有动变过程的“具体事物”;物质则是最高抽象的范畴,它所对应的对象性存在是从各种各样的实在中“抽取”出来的“共性内容”,只涉及极少的属性、能力(即物质的本质本性及其实现的可能趋向、过程)。
6、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代表的新哲学对实在(实体)与其样态(形态、现象)关系的基本观点:
(1)实在是相对独立存在的动变整体,是自在自实自生的,即“活”的、“能动”的、处于永不停息的“内外流变”之中的,因而其可能的内容、过程、样态、形态以及与它者的关系都是无限丰富的(即无限多样和多变的)。概而言之,实在是相对独立存在的动变整体,它既相对独立存在又与它物密切联系、交流交换,并因此而自实自生(内在“自我充实”)、动静交融、自然流变,就其现实性而言是指的其全部内容、过程、关系、样态、形态的总和;
(2)实在构成要(因)素的自在分布、自然流变、相互联结、相互作用—改变、内外交流交换等等必然会带来大量内容、环节、过程、关系等等的被“淹没”、“吞没”、“遮蔽”、“抵消”、“消融”或被认识主体所“忽略”、“撇弃”、“割舍”、“遗忘”,而无法得以“表现”、“呈现”、“显现”,无法被人“感知”、“把握”;
(3)实在的外在样态、形态是无限多样和多变的,其每一种“具态”及其“变式”存在都对应着作为其内在基础(物质支撑)的构成要(因)素自然分布、相互联结、具体结构以及子(分)系统的相应“架构”及其不断“调适”;
(4)已知的“实在”只是“觉在”、“测在”、“拟在”,即便它对应的是实在的某种真实表现,但决不是实在的全部内容、过程、关系、样态、形态,更非实在“唯一”的、“固定”的甚或“永恒”的内容、过程、关系、样态、形态。——实在的已知内容、过程、关系、样态、形态至多仅仅是实在向人“表现”、“呈现”、“显现”的、特定的或有限的内容、过程、关系、样态、形态,仅仅是实在全部(可能的)内容、过程、关系、样态、形态的“一小部分”。
7、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代表的新哲学以“自觉地抽取(抽象)”和“向内容、过程、关系、样态、形态的无限包容和最大开放”为基础,依据人类实践和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用适当的逻辑框架和逻辑性模拟建构相结合的方式来概括式地把握实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