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8409 4
2006-09-16

希克斯在1979年,他晚年发表的一本重要著作《经济学中的因果关系》和同年发表的一篇论文《货币,利息和工资》中,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从存量和流量分析的角度批评了IS-LM分析。 希克斯指出,IS是流量均衡,它与一定的时期,如一年,相联系,而LM反映的是存量均衡,与某一时点相联系。若假定IS处于流量均衡中,那么必须合乎逻辑的假定LM始终维持着存量均衡。于是就出现了一个难题,因为在希克斯《资本与增长》一书中已表明,一个时期的存量均衡维持,就暗含着那一时期的流量均衡被维持,这是该时期内均衡被维持的充分条件。 但是存量均衡在一个时期内被维持,即意味着该时期的每一个时点上都被维持着均衡,这也蕴含着每一时点的预期都毫无修改的实现了,用这种存量均衡的概念来制定LM曲线,显然是不妥当的。既然预期都完全实现了,那么还有什么灵活性可言呢?而LM曲线恰好是反映灵活性的,完全实现的预期排斥了不确定性,从而也排斥了灵活偏好,这是IS-LM曲线的致命弱点。

我们大多数本科生学习的中级宏观经济学用的分析方法基本上就是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的观点,现在尤其流行使用哈佛大学Mankiw的中级宏观,里面关于波动理论,以及分析两大政策的影响,基本上都是以IS-LM模型为基础的,如果说希克斯本人对自己以前在凯恩斯的基础上发展的IS-LM模型都批判的话,那么我们的学习是不是被误导了呢?毕竟我们很多本科生都把IS-LM模型当作一个“法宝”来使用。不知道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要知道国外对于经济学的教学曾经发生一次非常激烈的争论,主要就是针对新古典综合学派,从而引起了经济学教学的一次重大调整和反思。我觉得国内也存在很严重的问题,去年刘国光教授也发表了自己对经济学教学的看法,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我一直都觉得国内对西方经济学的介绍过多地偏向于新古典综合学派,而对其它学派基本上是完全没有介绍,对新古典综合学派存在的问题极少涉及,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为,新古典综合学派就是对的,正确的,当作教条一样。这一点是非常不好的,学术本来就应该是百家争鸣的状况。对学生未来发展造成很不好的影响,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怀疑精神。把经济学局限在新古典学派,是非常危险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9-16 23:44:00

LM曲线似乎不能纳入理性预期的分析,也不能用来考虑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信贷配给。现在西方的政策分析当中通常已经不采用IS-LM模型来进行分析。

但是在中级宏观经济学教材当中,除了巴罗的宏观经济学以外,其他的宏观经济学一般还是以IS-LM模型为出发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包括曼昆和布兰查德的书(不过曼昆和布兰查德二人并非新古典综合学派,而是属于新凯恩斯学派),IS-LM模型还是具有一定的划时代的意义的,要联系这个模型当时产生的背景。从个人偏好而言,个人更喜欢巴罗的《宏观经济学》,因为它的逻辑严谨,更符合经济学思维。但是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存在还是有意义的,谁能够否定萨缪尔森,托宾等人对经济学的贡献。

我倒没觉得国内只偏向于新古典综合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我的影响更大,但是个人对于其他学派也并不持否定态度。如果想了解其他学派的话,还是自己多增加点阅读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18 15:53:00
学习经济学知识不能分学派区别对待,都是分析工具,而且每一种分析工具都有自己的power。因此,不能说哪一种对或错,甚至好或坏。不同的经济环境偏向不同的分析理论。IS_LM 模型在货币数量为调控目的的经济时期具有解释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18 16:29:00

学习宏观经济学要分清各个流派的差异对于中级层次的宏观经济学教材而言显然是要求过高了。至于具体到IS-LM模型,其本身就是一个静态模型,并不涉及到预期的问题,实际上,这也是后凯恩斯主义者为何认为这个模型曲解了凯恩斯的原意,但凯恩斯本人似乎对IS-LM的看法不置可否。

就政策分析看,IS-LM是一个方便的分析短期政策的工具。就政策分析的作用看,新古典宏观的东西在政策分析上根本用不上,因为他们认为,宏观经济波动是行为人对外界冲击的最优反应,既然是最优了,政府干预还有什么用。当然,历届美国总统也就不会请这样的人做顾问了。

高级层次的宏观经济学更重视理论本身的逻辑一致性,而对理论与经验的一致性的一致性就重视就少得多。好在我们也看到,新古典宏观含实际周期,与新凯恩斯主义一样在方法上已差别都不大,用的都是跨时动态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所不同的是如何在模型中模拟各种市场不完善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19 09:36:00

关于LM方程是存量均衡,觉得这种说法有待商榷吧。LM方程里面存在产出Y,这是一个流量,所以里面的利率i似乎应当看作一段时间的平均利率,它把货币存量M和产出流量Y联系起来了,所以LM方程似乎不应该被看作某个时点上的方程,存量M在一段时间内和产出流量Y发生作用,这种说法是没有问题。

你的意思是存量和流量不能相互作用,这样,不要说IS—LM方程不存在,就是单独LM方程也不应该存在了。在LM方程中,M存量肯定是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存量,而不是一个时点上的存量!

这个问题是老外提出来的,似乎提出的人比较牛,我对上述想法打一个折扣,希望有权威来解释一下。

另外据说IS—LM方程在在短期内可以得到经验证据的强力验证,我想是这个决定了生命力,有经验证据就有实用价值,有实用价值就有人会想到它,放弃它似乎不妥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