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农林经济学
1325 2
2011-04-30
首先,我见到的合作社大部分都是半死不活的状态,好一点的都是有关系的,在农村单靠某一个或几个精英分子搞大合作经营,是很困难的。同时,农民本身小农意思也很强烈,今天有利益今天就加入,明没利益明天就可能退出,很难把合作社建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责任与利益共辅的组织。再者,合作社还缺乏资金保证、技术的支持和市场开拓人才,产品很难打入市场,或者很难持续发展市场,这也是合作社面临的的困境。
当然,某些合作社不排除某些在ZF力量的支撑之下发展很好,但从长远来看,合作社的发展与扩大最主要的还是依靠农民,因此,就必须先解决合作社发展的组织制度、资金、人才等问题。当然不可能把合作社变成类似于南街村等一样的小型的社会主义组织,在合作社既得利益的分配上也不可能绝对的公平。这种利益和组织制度的完善,需要的是**的政策引导,但是更需要的是在农民本身培养一种非正式制度的意识形态。也就是如同小岗村18户农民签血书似地一种在农民心中扎根的合作心态、共同努力的意识。
    当然合作社的发展最需要的还是人才,问题是现在合作社利润少,很难留住人才,因此,我认为这就需要把合作社的产品进一步的深加工,也就是把农产品的制造工业化,多元化,同时积极地开拓当地市场,在农民日益富裕的今天,农产品源地的市场化也是一种发展途径。
    另外,从对合作社发展的外部力量上讲,ZF资金的支持必不可少,但我见到的是很多地方的乡镇ZF 大都把资金用在基础设施或者政绩工程上,很难给合作社挪出资金,当然合作社本身也缺乏完善的对资金运转的监督应用制度。有人曾经提出过把合作社建成一个非公司但类似于公司发展形式的实体机构。这样很可行,但这样的话必须面对政策以及合作社运转需要的大量初始资本金 问题 、优化的组织结构问题、内部决策的民主化大问题等等,这在现有制度下是很难找知道政策上的解决途径的。

    以上就是本人对合作社发展的一些思考,请坛子里的朋友积极发言,集思广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5-4 12:18:54
同意,发展初期能人、带头人或精英的角色很重要,最重要的是打开市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5 10:53:26
不能把合作社想得过于理想化,合作社能够将农村中的人,才,物等要素优化配置,总比小农户的单家单户生产经营好,随着条件的逐渐成熟,其功恩能够才能最终发挥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