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以剥夺孩子跟母姓的权利
李俊
一位姓谢的女性成为母亲,看着胖胖的小孩,夫妻双方都乐得合不拢嘴。通常情况下,孩子应该随父姓,但是她的父母却坚持孙子可以随母姓。这件事情,搞得这一对年轻夫妻很无奈。
一直以来,很多男士都觉得孩子随自己姓天经地义。可是婚姻法规定,子女姓氏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虽然这个规定和传统文化有冲突,但是合情合理的。毕竟,孩子属于夫妻两人的,所以双方都有公平竞争的机会。
一位身为公务员的徐小姐说,“孩子将来跟谁姓,是双方商量的结果,不管结果如何,起码我要确保自己拥有这项权利。”对于徐小姐的看法,我基本上是同意的。既然主张男女平等,就不能剥夺一方的权利。
如果夫妻双方都没有异议的话,就按照传统文化约定,跟父姓。如果作为妻子有跟母姓的想法,我觉得应该在婚前提出,否则就普遍被认为默认了传统文化的约定。当然,尽管可以跟随母性的权利,并非等于一定跟随母性。
跟父姓,还是母姓,我觉得双方都有这个竞争的权利。这个世界竞争资源规则多得是,可以通过考试方式竞争,也可以市场方式。如果协商没有结果情况,我觉得可以考虑一下价高者得的原则。夫妻双方可以出价竞拍这个跟姓权,这是解决问题一种方法。同时,也可以随机抽签方式,从而做出决定。
作为男性的我,当然希望子女跟着父姓,这是我求之不得。但是从产权经济角度来看,坚持男女平等理念来说,我觉得不可以剥夺孩子跟母姓的权利。实际上,也不是所有男性都非常在意这个东西,但是起码这个社会能够尊重每个人的权利。
说实在话,尽管法律规定子女姓氏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但是随母姓的这部分权利往往都被剥夺了,这是很不公平的。虽然我提出价高者得的原则,但是现在很多人都不会接受的。不过,随时婚姻AA制度的兴起,到时解决这个问题,或许他们会采取价高者得。
当然,冲破传统的习惯,要付出代价的。有观点认为,“在当今社会,还是随丈夫的姓吧,因为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约定俗成的习惯,如果你改变了,也许会遭受别人异样的眼光。”因此,夫妻竞争这个子女姓氏权时,也应该理性考虑承担的成本。
2011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