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会最终自动的回复到均衡点”这不是天然的,而是理论时附加的一种假设(稳定性)。
比如“发散型”蛛网模型,一旦价格偏离均衡位置,永远不再会返回。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提出,源于厂商与消费者都是“价格接受者”的假设(非价格接受者没有供求曲线)。两种曲线反映了当事人(个体)对既定价格的(最优)反应,而不是反映了当事人(个体)对价格的影响。
如果市场上碰巧出现了某一价格(先不讨论这一价格是如何实现的),使得供求双方对这一价格的反应恰好出现了“不存在超额需求”,我们就说这一价格是均衡价格,市场在这一价格处于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