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宿命的虚伪,因为人的想象力,人的抽象,人的思维陷入自身的幻象,所以,人就身不由己地虚伪。
有时不是人自觉地虚伪,而是人迫不得已的,习惯性的虚伪,为了虚伪的虚伪,我们何尝不是身不由己地在虚伪之中,即使是对自己的爱人也不能真实?
因为人是现实的动物,也是诗意的动物,现实使人沉沦,诗意使人虚无,两种情况都使人虚伪。人就难以控制自己不成为虚伪的人,因为人是一种试探性的存在,人时时在自我的试探,被别人的试探,考试中才能存在的动物。所以,没有人会信任人,必须经过考试人才会半信半疑。
人的可怜的处境,就是自己不信任别人,别人也不信任自己,这样人就是一种最孤独无依的存在,就是说,自己的父母爱人也不能完全信任自己,何况是陌生人呢?
人的艰难是接受任何人的贬损和怀疑,经过这种怀疑和贬损的之后,人就忘记了别人和自己的存在。因为只有考验使人机敏。没有考验的生命是麻木而真实的,在考验之中的生命是虚伪的。
人至今是不能被信任的动物,就像超市对顾客的不信任,要被科技检验是不是盗贼。要被医学检验是不是病人。要被政治检验是不是异己。要。。。。
但是经过检验的人会使人失望,因为任何人的实际的能力和人们对他的想象力是不能对接的,这样就只有宽容人。宽容是对人的无可奈何的办法。
人都会吹嘘自己的善,能力,智慧。掩盖自己的邪恶,罪恶,贪污受贿,****,阴谋。这样人就是宿命的虚伪的人。所以对于人要不惜一切地检验。但是检验也是使人更加虚伪,因为人有无穷的办法对付检验。
所以信任人,不信任人都是不对的。因为人既不能信任,也不能不信任。人只能在监督之下。没有监督就会毁灭人。因为人至今还不是自觉的为善的动物。人还喜欢邪恶。
道德就是监督人的东西,法律纯粹是处罚人的工具。而动物没有道德法律。因为人比动物更加虚伪,难以管理。道德是一种呼喊,法律是一种鞭子。人只有在道德的呼喊中,在法律的鞭子中才能完善。
所以,人必须具有道德和法律的双重的夹击。没有这个就不能组建社会。没有道德的人,无视法律的人是不可预测的。
自然对人的限制,就是和自然保持一致性,就像西北人的憨厚老实,南方人的油滑机智。这是因为自然的环境造成的人的变化。好地方的人聪明而不可靠,恶劣的地方的人野蛮而老实。
人无论如何不能认识自己,因为人一直在逃避自己,也不能认识别人,因为人从来不会尊重和看得起别人。这样人不仅是自己不知道自己,也不知道别人的。就这样糊涂地死亡。
谁能够只说实话,而没有说过虚假的话?谁是敦厚而表里如一的?谁是良心无愧的?谁不会害羞而脸红?谁可以大言不惭?人的局限性,使人陷入自我的矛盾。
所以,人都应当羞惭。
当我把人这部书看了又看,离开和接近,都使人难以捉摸。我就不知道自己,也不知道别人。因为人的时时变化的动物,人时时否定自己,有否定所否定的,人就是反复无常的,变化的,矛盾的,几乎是自我折磨的动物。
人对自己都是刻薄的,克己的,苛刻的,人就对世界也充满各种严酷的念头,所以,----人心惟危。人的心思都是危险的。不危险,就不是人的思想。思想就是危险的游戏。
人宿命地会为自己找到理所当然的理论。就是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这样人就是自欺欺人的动物。人的自欺即使是在对疾病,灾难,危险之中也是不能丢弃的。即使是死亡边缘的人,还是在自我安慰,否认事实。这样人几乎是无可救药的虚伪。讳疾忌医。
当人把最实际的东西接受下来时,就会吓得抖抖索索,因为死亡是生命的终极的真实,人们尽可能地躲开这种真实-----所以,人是宿命虚伪的动物,宿命地拒绝真实的动物。这被说成是人的------超越性(虚伪的托辞)
人有一种自以为是的虚伪的技术-----艺术,艺术就是人不断躲避实际的技术。诗歌,绘画,雕塑,文学,电影,戏剧,都是人的虚伪的避风港。人们在这种自我安慰之中,忘记死亡,苦难,灾难,危险。而不顾及实际的危险真正逼近。
如果一个人把自欺欺人的毛病改变了,这个人既是感到存在的恐怖,也感到存在的无意义。因为彻彻底底的真实不是不容易找,而是“不敢”找。因为真是“可怕”的。人害怕真实,就是迷恋虚伪了。
人们在交际场合故意说假话,而且谁都知道是假话,还是喋喋不休地说假话,这就是说,人的虚伪是无可救药的。甚至是正大光明的,甚至是被赞美的,被歌颂的东西。鼓励作假,这就助推了人性的虚伪兴起大大的谎言。谎言重复一万遍,就是真理。
所以,人们会沾沾自喜在自以为是的虚伪之中,而且即使火烧眉毛,也还是歌舞升平。这就是历史王朝覆灭前的情景。也是在灾难之前喜不自胜的情景。
所以,人的真实,真实的人,几乎是人间的稀有。因为谁都是虚伪的,虚伪就会成为人们的竞赛。一个比一个虚伪,影子比影子还幻觉,所以,----人生如梦。
对于虚伪的人而言,宗教几乎是揭掉虚伪的外衣的东西,所以人们很不愿意接受宗教。这样人就可以任意地虚伪,妄言。宗教是对虚伪的禁止。所以虚伪是对宗教的躲猫猫。
幻象与虚伪是对应的,出于虚伪的人会接受幻象,处在幻象中的人会虚伪。这是相辅相成的。虚伪的人和幻象就像回声之后的回声,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抽象的“他人”几乎是虚伪的人的主宰,虚伪的人就是为这个人服务的。虚伪的对象必须是抽象的他人。真实的人必须是真实的人。所以,虚伪是人的需要。虽然人们口口声声说要“真实”----其实意思是-----继续虚伪。
当我们把虚伪的人看了又看,还是看不清楚时,人就是一种难以捉摸的动物。所以,人们喜欢养狗,狗比人真实。人在狗的身上感到的真实感比在人身上感到的多得多。因为狗不会虚伪------但是人也把叭儿狗教成会作揖的虚伪的东西。这是跟着虚伪的人学坏了。
人几十年在自己的虚伪中,在和别人的虚伪中度过,所以人的生命几乎是虚度的。人不知道自己的言语的含金量是多少,水分是多少,人几乎羞惭自己的虚伪,但是难以改变自己的虚伪。
互联网为人的虚伪设置了出口,所以,人们喜欢这种可以任意虚伪的工具。就像人们喜欢镜子。镜子是自欺欺人的东西,即使是丑陋的人也会自我安慰。互联网也是心灵虚伪的镜子。这里兜售虚伪,每斤一万元。
人的虚伪使人在自己一个人时感到恐怖,因为孤独中,虚伪是回到自己的,这样人们就害怕孤独。因为再也没有欺骗的对象,只有承认自己的虚伪,所以孤独是对虚伪的“审判”。
虚伪的一切使人不安,但是大众都是虚伪的又使人大言不惭,无所畏惧。因为当所有的人都是虚伪的也就是正常的了。大众的虚伪是无法责罚的。因为所有的人的虚伪性把虚伪当作-----艺术了。艺术是人的虚伪的合理化。这样人们都会身不由己地“热爱艺术”。
严刑拷打都不能使人说出实话,轻而易举人怎么会说出实话呢?而且说出实话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虚伪不仅是好事,而且是有益的事。这样虚伪就是功利性的。
说了实话的两本书,一个是易经,一个是圣经。这里,没有掩盖灾难和不幸,没有掩盖人的虚伪和羞耻感。甚至耶稣走上十字架前也有点恐惧。甚至君子在危难时也会惶恐。这就是真实。许多书中,没有这样的真实感,它们把虚伪的话留给虚伪的人。(元因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