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外文文献专区
881 40
2022-04-26
英文标题:
《The structure of multiplex networks predicts play in economic games and
  real-world cooperation》
---
作者:
Curtis Atkisson, Monique Borgerhoff Mulder
---
最新提交年份:
2020
---
英文摘要:
  Explaining why humans cooperate in anonymous contexts is a major goal of human behavioral ecology, cultural evolution, and related fields. What predicts cooperation in anonymous contexts is inconsistent across populations, levels of analysis, and games. For instance, market integration is a key predictor across ethnolinguistic groups but has inconsistent predictive power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We adapt an idea from 19th-century sociology: people in societies with greater overlap in ties across domains among community members (Durkheim\'s \"mechanical\" solidarity) will cooperate more with their network partners and less in anonymous contexts than people in societies with less overlap (\"organic\" solidarity). This hypothesis, which can be tested at the individual and community level, assumes that these two types of societies differ in the importance of keeping existing relationships as opposed to recruiting new partners. Using multiplex networks, we test this idea by comparing cooperative tendencies in both anonymous experimental games and real-life communal labor tasks across 9 Makushi villages in Guyana that vary in the degree of within-village overlap. Average overlap in a village predicts both real-world cooperative and anonymous interactions in the predicted direction; individual overlap also has effects in the expected direction. These results reveal a consistent patterning of cooperative tendencies at both individual and local levels and contribute to the debate over the emergence of norms for cooperation among humans. Multiplex overlap can help us understand inconsistencies in previous studies of cooperation in anonymous contexts and is an unexplored dimension with explanatory power at multiple levels of analysis.
---
中文摘要:
解释人类为何在匿名环境中合作是人类行为生态学、文化进化和相关领域的一个主要目标。在匿名环境中,预测合作的因素在人群、分析水平和游戏中是不一致的。例如,市场整合是跨民族语言群体的关键预测因素,但在个体层面上的预测能力不一致。我们采纳了19世纪社会学的一个观点:与重叠较少的社会(“有机”团结)相比,社区成员之间在各个领域的联系有更多重叠的社会(涂尔干的“机械”团结)中的人将更多地与其网络伙伴合作,而在匿名环境中的合作更少。这一假设可以在个人和社区层面进行检验,假设这两种社会在保持现有关系而不是招募新伙伴的重要性上有所不同。通过使用多重网络,我们通过比较圭亚那9个Makushi村的匿名实验游戏和现实生活中的公共劳动任务中的合作趋势来检验这一观点,这些村庄内的重叠程度各不相同。村庄中的平均重叠可以预测现实世界中的合作互动和匿名互动;单个重叠也会对预期方向产生影响。这些结果揭示了个人和地方层面上合作倾向的一致模式,并有助于关于人类合作规范出现的辩论。多重重叠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以往匿名背景下合作研究中的不一致性,并且是一个未经探索的维度,在多个层次的分析中具有解释力。
---
分类信息:

一级分类:Economics        经济学
二级分类:General Economics        一般经济学
分类描述:General methodological, applied, and empirical contributions to economics.
对经济学的一般方法、应用和经验贡献。
--
一级分类:Quantitative Biology        数量生物学
二级分类:Populations and Evolution        种群与进化
分类描述:Population dynamics, spatio-temporal and epidemiological models, dynamic speciation, co-evolution, biodiversity, foodwebs, aging; molecular evolution and phylogeny; directed evolution; origin of life
种群动力学;时空和流行病学模型;动态物种形成;协同进化;生物多样性;食物网;老龄化;分子进化和系统发育;定向进化;生命起源
--
一级分类:Quantitative Finance        数量金融学
二级分类:Economics        经济学
分类描述:q-fin.EC is an alias for econ.GN. Economics, including micro and macro economics,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y of the firm, labor economics, and other economic topics outside finance
q-fin.ec是econ.gn的别名。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企业理论、劳动经济学和其他金融以外的经济专题
--

---
PDF下载: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2-4-26 13:32:45
多重网络的结构预测了经济游戏和现实世界合作中的游戏柯蒂斯·阿特基松1,*:Orcid#0000-0003-3575-6871莫妮克·博格霍夫·穆尔德1,2:Orcid#0000-0003-1117-5984(1)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人类学系,加利福尼亚州戴维斯,莱比锡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人类行为、生态和文化系95616(2),德国04103*通讯作者:VT 05052北哈特兰101号邮政信箱;573-746-1804, atkissoncj@gmail.comAbstract解释人类为何在匿名环境中合作是人类行为生态学、文化进化和相关领域的一个主要目标。预测匿名环境中合作的因素在人群、分析水平和游戏中是不一致的。例如,市场整合是跨民族语言群体的关键预测因素,但在个体层面上的预测能力不一致。我们采纳了19世纪社会学的一个观点:与重叠较少的社会(“有机”团结)相比,社区成员之间在各个领域的联系有更多重叠的社会(涂尔干的“机械”团结)中的人将更多地与其网络伙伴合作,而在匿名环境中的合作更少。这一假设可以在个人和社区层面进行检验,假设这两种社会在保持现有关系而不是招募新伙伴的重要性上有所不同。通过使用多重网络,我们通过比较圭亚那9个Makushi村的匿名实验游戏和现实生活中的公共劳动任务中的合作趋势来检验这一观点,这些村庄内的重叠程度各不相同。村庄中的平均重叠可以预测现实世界中的合作互动和匿名互动;单个重叠也会对预期方向产生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4-26 13:32:51
这些结果揭示了个人和地方层面上合作倾向的一致模式,并有助于关于人类合作规范出现的辩论。多重重叠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以往匿名背景下合作研究中的不一致性,并且是一个未经探索的维度,在多个层次的分析中具有解释力。正文介绍跨物种,与陌生人的合作很少见(Axelrod,1981)。这是因为在一组合作者中,任何不合作的个体都能从其他人的合作中获益,而不会产生成本(Grossman和Hart,1980)。汉密尔顿(1964)认为,个人可以通过帮助那些与他们有关系的人来提高他们的包容性健康。随后,特里弗斯(1971)提出,合作可以通过互惠产生,特别是个人轮流帮助对方,这可以扩展到其他人回报的间接互惠(诺瓦克和西格蒙德,1998)。最近的研究表明,无论是在空间上明确的网络(Nowak和May,1992年)还是在空间上不明确的网络(Ohtsuki等人,2006年),都可以鼓励合作的持续性。每一种模型都基于这样的假设,即个人选择合作或不合作,是因为特定的生态和人口条件下产生了特定的成本和收益(Apicella and Silk,2019)。然而,人类因其对陌生人的亲社会性而脱颖而出(Bowles和Gintis,2011),这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框架。一个框架将合作视为“由人口和生态环境差异驱动”(Lamba和Mace,2011),其中包括上述一般过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4-26 13:32:56
具体来说,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是因为个体根据自己的偏好和当前预期的行为模式做出最佳决策(Gurven,2004)。另一类解释将显著的解释作用归因于“规范心理学”(Chudek和Henrich,2011)。根据标准定义,规范是指个人在社区共享和强制执行的特定环境中的行为预期。Boyd和Richerson(2002)已经证明,任何行为都可以成为一种常态,即使对个人来说代价高昂。从根本上说,规范的产生是因为能够在行为规范上稳定下来的群体比不能稳定下来的群体表现更好(Nowak 2006;Boyd和Richerson,2002)。这导致了一种“规范心理学”,个体倾向于识别和遵循规范(Chudek和Henrich,2011)。规范心理学的解释并不排斥上述任何一般机制,它只是更加强调规范预期的发展和实施。这个过程通常是从图案中推断出来的。因此,为了区分这两种解释,解释人们为什么对陌生人表现出亲社会的行为,研究人员根据以下逻辑,对民族语言群体内部和之间的合作模式进行了研究:如果合作行为的大部分变异都是在民族群体层面上看到的,这表明了规范在构建行为中的重要性(Henrich等人,2004年),而如果大部分变异发生在个人或地方层面,则表明了当地社会生态和人口因素在构建合作中的重要性(Lamba和Mace,2011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4-26 13:33:03
关于群体层面的文化传播规范或在个人和地方层面运行的地方适应过程是否主要对人类亲社会性负责的争论,在本期刊和其他期刊(Lamba和Mace,2011;Henrich等人,2012;Lamba和Mace 2012;Henrich,2011)的页面上进行了讨论,但存在两个问题。首先,族群之间的差异可能反映适应性过程,第二种局部变量行为可以被修改为规范(Tsusaka等人,2013年)。此外,尽管有大量文献表明,在种族(或国家)层面上,游戏和/或现实世界合作的差异是如何形成的(例如,Gachter等人,2010年;Talhelm and English,2020年;Ensminger and Henrich,2014年;Gelfand等人,2011年),但我们对合作中地方差异(即族群内社区之间的差异)预测因素的理解,与个体变异的预测因素一起,这一点更加有限(尽管见比戈尼等人,2016年;阿斯瓦尼等人,2013年;史密斯等人,2016年;杜和托马斯等人,2019年;吴等人,2015年;麦克尼尔和沃兹尼亚克,2018年)。缺乏对合作趋势中地方层面和个人可变性的驱动力的系统理解是一个问题,因为这种趋势的模式可能有助于规范的出现和分化。因此,我们对单一民族语言群体内的合作进行了实证分析,其动机是我们怀疑规范(我们指的是道德期望结构行为,而不仅仅是统计模式)最有可能出现在多个层面(不仅仅是民族语言群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4-26 13:33:09
此外,我们怀疑,个体对合作的成本和收益的行为适应与地方社会组织层面的规范(包括惩罚成本)共同作用,因此,对规范和个体行为适应的解释相互对立是不必要的。相反,我们提出,在规范和局部适应性行为共同进化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寻找能够解释规范和与该规范相关的个体行为变化的潜在维度。因此,我们引入了一个可以追溯到古典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的框架,该框架将个人各种社交网络中的重叠确定为合作的一个重要维度(在匿名和非匿名互动中)。利用这个框架,我们使用来自圭亚那马库西的新数据,采用多层次建模和多层网络测试了两个预测。规范和个体变量行为的共同因果关系社会科学中有一个古老的想法,现在可以使用现代网络工具来实现,它可能会揭示合作规范如何以及为什么会发生变化,从而为解决为什么人类与陌生人合作的意愿如此多变的问题提供一条途径。涂尔干(1893)提出,社会的结构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在“机械”团结的社会中,人们的大部分活动(如工作、玩耍、祈祷)都是与同一组人一起进行的,因此有很高的重叠。相比之下,在“有机”团结的社会中,人们与不同群体的人一起工作、玩耍和祈祷,因此重叠程度较低。据我们所知,我们首次在个人和社区层面采用、现代化和调整这种方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