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2189 2
2022-05-05


五、鼓励有序降低拨备覆盖率,传递了什么信息?

在分析了拨备的概念以及与拨备相关的资本监管、损失吸收机制及逆周期监管等问题后,我们再回到文章开题提到的问题:鼓励拨备较高的大型银行及其他优质上市银行有序降低拨备覆盖率,使之“逐步回归合理水平”,传递了什么信息?有序降低拨备覆盖率,能发挥哪些积极作用?银行如何有序降低拨备覆盖率?

下面请容我一一道来,慢慢分析。

(一)如何理解审慎严格的拨备监管要求

目前,国际上尚未建立统一的拨备监管制度。毋庸置疑,我国目前的拨备监管要求,从全球范围看,属于较为审慎和严格的。但是,综合我国银行风险管理整体情况全面地看,我国现行的损失拨备制度又具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首先,我国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尚不完善,自我约束机制尚不健全,更为严格的外部监管标准有助于弥补这些缺陷,如果不是更高的拨备要求,这些拨备很可能变成股东分红,甚至高管薪酬,而无法留在银行起到抵御风险的作用。

其次,如前文提到的,在拨备覆盖率之外,再设定贷款拨备率,以双指标模式约束银行拨备计提,实际上是在2011年当时历史条件下,针对无法准确划分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的模糊地带提出的审慎监管要求。在双指标模式下,配套实施动态调整和差异化调整机制,可以强化拨备覆盖率的逆周期调节功能,强调以丰补歉,有助于抵御系统性风险。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严格的拨备监管,影响银行股东的利润分配权,削弱银行资本内生能力,削弱银行扩大业务规模的能力,进而可能损害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银行监管部门需要从我国银行业发展实际及内外部经营环境变化,遵循实事求是和审慎监管原则,处理好抵御风险与业务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

(二)如何评价有序降低拨备覆盖率的积极作用

有序推动拨备覆盖率逐步回归合理水平,具有三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有助于稳定银行利润增长。在拨备较高的情况下,让相关指标回归合理水平,方法之一是减少拨备计提,这将释放银行利润,减少银行持续向实体经济让利的后顾之忧。二是有助于增强银行资本实力。减少拨备计提后银行利润增加,可以转增资本公积,用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减少服务实体经济的资本约束。三是有助于银行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多处置不良资产将会消耗拨备,有助于银行减轻发展包袱,降低资本占用,增强信贷投放的积极性。

总之,推动贷款拨备率、拨备覆盖率等指标回归合理水平,有助于银行释放更多资金,增强信贷投放的意愿和能力,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三)如何设定降低拨备覆盖率的政策区间

根据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2021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拨备覆盖率为196.91%,到2022年1季度,该比率又继续攀升至199.5%,大幅高于拨备监管标准,这为有序降低拨备覆盖率,并稳定在一个合理水平,打开了进退有据的政策调整空间。

一般来说,商业银行贷款拨备率、拨备覆盖率高于监管指标,即可视为“合理水平”。当然,有条件降低的是拨备较高的大型银行和优质的中小银行。对于贷款拨备率、拨备覆盖率较低的少数银行而言,仍应加强拨备计提,在符合监管要求的情况下,增强未来发展的稳健性。

为进一步推进动态拨备机制,充分发挥拨备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银行监管部门可根据贷款分类的准确性、处置不良资产主动性以及资本充足性等因素,在贷款损失准备监管标准的区间之内,在2018年7号文的基础上,继续对不同银行实施拨备的动态和差异化调整。通过建立正向激励机制,鼓励银行不断提升信贷管理水平尤其是不良贷款分类的真实性,加快不良资产处置进度,平衡好防范经营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的关系。

(四)如何有序降低拨备覆盖率

由于拨备覆盖率是拨备(分子)与不良贷款余额(分母)的比率,有序降低拨备覆盖率,需采取“双管齐下”策略,同时在拨备和不良贷款余额上下功夫,因为要达到降低拨备覆盖率的效果,必须要从缩小分子、增大分母两个方向着手才能见效。所谓缩小分子就是减少拨备余额,而所谓增大分母,就是可以加大不良贷款容忍上限。

1. 缩减拨备余额

(1)减少当期拨备计提。用好银监会2018年7号文等制度激励,通过提升贷款分类标准,积极处置不良贷款,提高资本充足水平等方式,调减适用的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监管标准,降低拨备计提,释放更多当期利润。通过利润转增核心一级资本,提升银行资本充足水平,有效支持信贷投放。

(2)释放已计提拨备。对于已计提的拨备,要积极用于核销。创新不良贷款处置方式,对以贷款转让、贷款重组、贷款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处置的不良贷款发生的损失,用已计提的拨备及时冲减核销,发挥贷款拨备的风险缓冲和损失吸收功能,确保释放已计提拨备与处置不良贷款基本同步。

2. 提高不良贷款容忍上限

(1)适度放松对不良贷款的容忍度。在经济下行期,可考虑适度提高银行对不良贷款的容忍度。特别是针对小微企业贷款和普惠金融,要落实“敢贷愿贷”内部机制,细化落实不良容忍度和授信尽职免责规定,切实保护基层积极性。要将授信尽职免责与不良容忍度有机结合,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实际不良率在容忍度以内的分支机构,对分支机构的负责人、小微业务部门和从业人员,无违反法律法规和监管规范制度行为的,可予以免责。

(2)加大银行对实体经济信贷支持。目前,我国金融体系仍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银行信贷投放仍然是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手段。如果拨备覆盖率监管标准下调,银行可以提升对不良贷款的容忍上限,从而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充足资金支持,特别是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更多金融保障创造良好的外部监管环境。当然,银行向实体经济提供信贷支持,仍要受银行资本充足等监管约束。银行在加大对实体经济有效支持的同时,还要把控贷款资产的质量,还要确保资本充足率水平始终稳定在监管标准之上,还要满足股东对当期利润的合理回报要求。这也是在有序降低拨备覆盖率过程中,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2-5-11 21:07:38
感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5-14 10:37:0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