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认识和改造社会的作用
-
有人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一部史学,其实这不完全正确。准确的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推理学,是认识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推理论证学。
-
这个道理如同我们要认定一个人是不是犯罪,就要找到并确认其犯罪的事实经过。只有找到这个事实经过,我们才能确认这个人的犯罪是不是成立。因此,我们想要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是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的?从经济学中便能直观的反应出来。比如,我们从人类的劳动工具入手,从旧石器、新石器、弓箭、铜器、铁器……的认识中,便能直观地认识人类从低级向高级演的这一客观进程。再从生产,即随生产而来的生产方式、分配方式中认识人类历史社会的矛盾运动关系。
-
这便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于认识人类社会的作用。
只是经济学,它只是人类社会在运动中产生出来的一个现象,就如同一个人犯了罪,其犯罪的事实经过正是这个人犯罪的现象一样。因此我们不能说,这个人犯罪的现象正是促使这个人犯罪的原因。就如一个人提着一把菜刀到半路抢劫,我们不能说,菜刀让这个人有了抢劫的动机,被抢人的出现让抢劫的这个事实成为可能。
-
至此,我们不得不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认识社会这一个问题上的运用是正确的,在改变社会这一问题上出现了诡辩。
-
无论如何,我们不可能把一个抢劫犯的出现,怪罪于菜刀和被抢劫者出现的结果。于是在改造社会这一问题上,马恩格斯得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条件决定生产关系的这一结论是错的——物质条件:包括生产方式、分配方式、生产力和经济条件等等——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这些都是人创造出来的现象的东西。现象决定不了本质,这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但是马恩格斯为了把人创造了现象,反过来现象又决定本质这一突兀的论证合理化,他们提出了“异化”观点。这便造成直到今天深度研究马恩格斯理论的学人们(包括中西方研究马恩格斯理论的学者)一直处于现象与本质之间纠缠,始终找不到出路。
——
后记:
这便是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在西方主流学界一直受到排挤的原因,只是一直苦于找不到更好的驳斥理由。当然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推崇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物化观,所以他们提倡自由主义,但是又不能给“自由主义”以科学的定义。这便形成当前人类学术研究与发展的两大对立,即中西对立。西方抱着“自由主义”的主导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去寻找理论发展的出路;中国抱着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思想在“自由主义”学派中去寻找理论发展的出路。
-
之所以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两百年来都还没有找到理论发展的出路?这便是时代人类学术研究与发展面对的尴尬——他们已经把理论研究与探索脱离实际在书本的字里行间中去寻找理由,进入到一个完全凭构想来完善和发展理论的世界。就如同中国男足,他们的想法已经完全进入到另一个时区一样。
-
在这里,我只想对这两大阵营说:经济学是社会运动的现象,管理学是社会运动的方式。管理是什么样的,那么现象便会是什么样的。谁能真正认识并掌握社会运动的方式,谁就掌握了现象的变化规律,谁就掌握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话语权,谁就掌握未来人类学术研究与发展的话语权。如果再进一步的说:谁来重视由笔者编写的《一般管理学原理》,谁就先掌握整个人类的未来。反之,《一般管理学原理》推销不出去一天,那么人类社会的矛盾运动便延续一天,直到人类的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