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楼主的问题,我也来回答一下
其实楼主的问题是存在的,但是我想举一个跟好的例子。
那么我就说中国的蔬菜。如果拿某种蔬菜,比如大豆来说,这个餐盘的替代品会非常多,并且就单单指大豆而言也厚大豆A品种、B品种、C品种,所以这个指代的产品不见得是稀缺的资源。那么,如果有一天价格大豆上涨了,你为什么会仍然购买呢?人的行为逻辑会在里面起到作用。
中国市场上资金驱动的事实实在是数不胜数,那么我来分析某人A在某假设农贸市场上面对大豆涨价会做出的反应,假设大豆的涨价是一个长期趋势,但是我们截取这个趋势中的一段来做分析,有假设这一段是1个月时间,而且也是一个逐渐涨价的过程:
如果家中还储藏有大豆的情况:
1.购买
1.1购买一点保证自己一小段时间的需求,以观望市场是否还有再去买一点
1.2购买很多,保证一长段时间的需求,并且只要大豆不吃完就不会受到市场上价格的影响
2.
2.1不购买,认为目前市场上大豆的涨幅仍然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不会有边际效应的影响
2.2不购买,短期内并不一定需要大豆,但是会观望价格
如果家中大豆已经所剩无多的情况下也会做出类似的选择:
1.购买
1.1购买一部分保证短期的消耗
2.2购买很多保证长期使用,避免受到一定时间内受到再涨价的冲击
2.
2.1不购买,认为目前市场上大豆的涨幅仍然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不会有边际效应的影响
2.2不购买,短期内并不一定需要大豆,但是会观望价格
可见,在家中有没有大豆这种产品储藏时能够有的选择都差不多,那么真正影响人民决策的只有几个很重要的点:
1. 是否一定需要某种涨价的大豆;
2.是否有能力购买已经涨价了的大豆;
3.涨价的大豆是否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
那么我想,为什么有的东西价格一路上扬却导致越来越多的购买呢?
理由可能会是避险,就像墙倒众人推一样,在涨价的结果还不明确时,涨价只能说只是过程,那么过程中肯定会有人存在着防止某种产品价格再次上涨的心理去购买,至于能够够购买的量取决于某人A的购买力。
还有一种理由会是一种投机成分,类似于艺术品投资,如果投的是洗发水的机只有两种说法,好听点的是提前锁定价格;难听点的是投机倒把、倒买倒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