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364 0
2022-06-01
很多管理者反馈:企业已经进行精益生产好几年了,却感觉一直在原地,这是怎么回事?天行健认为这可能是企业正面临着以下几种情况:

1、做的事情和以前一样,只是换个名字

比如:能不能把标题改得高大上一点,配合一下我们现在做的精益工作;工程方法论听起来比标准工作时间更好;看到一个很高大上,深不可测的主题,听完发现,就是我们平时做的,只是名字不同而已;领导喜欢新鲜词,精益人们绞尽脑汁创造关键词等。

2、领导变动频繁,缺乏持续性

比如部门合并重组、公司领导变更、总部和子公司管辖变更、精益直接领导变更、精益骨干变更等。都会导致方向的改变,但是最终落地的时候手段和方法都是一样的。之前某公司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做好企业标准工时制度,为精益提供保障,但不曾想半年后领导换了,之前的规划设计基本报废,于是按照新的套路重新规划。

3、急功近利

试点项目的成功成为推广者至高无上的荣耀。但是,维护工作却很少有人愿意去做。长期来看,试点遍地开花,企业利润微乎其微。若干年后,重启项目,同样的项目,不同的时间,同样的方法,不同的感受。

比如3年前推行5S和精益连续流产线。3年后,随着规模更大、产品复杂、人员变动等一系列因素,企业又回到了3年前的现状,于是项目又重新启动,重复进行。这样的案例基本上每个企业都发生过,难的是持续改进和日常维护工作。

精益生产实施至今,工具还是那个工具,方法还是那个方法。叫法却是百花齐放。不可否认的是,工具方法比当初更加完善和系统化了,但是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到创新的阶段,更多的是复制和整合的阶段。

周而复始,不妨回到精益生产的出发点,强调实践、现场、维护、过程和效果。只有打破这换汤不换药的做法,才能真正沉下心来把事情做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