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金融危机
挖掘居民消费潜力的政策效应测算分析
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分析应用课题组
1.课题组组长:许宪春;课题组副组长:彭志龙 刘起运 佟仁城;
课题组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王飞 王岳平 齐舒畅 刘保珺 刘慧平 许健 任泽平 李善同 陈璋 杨翠红 张亚雄 岳国强 邱琼 夏明 潘文卿;分报告执笔人:刘秀丽。
2.测算的基准期为2007年,测算结果中的价值量数据均采用2007年生产者价格。
一、前言
2008年以来,为应对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ZF推出了扩内需、保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家电下乡、农机具购置补贴、汽车家电以旧换新等,这些政策措施有效地刺激了消费,对我国经济企稳回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国内外研究成果也表明,努力扩大内需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最重要、最有效政策措施之一。
因此,通过建立模型定量地研究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对居民消费的拉动作用,测算城镇和农村居民在各个产业部门间的消费额和消费潜力,对于进一步制定扩大消费的相关政策,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应用投入产出分析和数量经济方法,建立了分行业农村和城镇居民消费潜力和出口替代能力对GDP拉动作用的测算模型。主要测算内容是:1、主要的政策措施对拉动居民消费的政策效应。2、2010年农村和城镇居民在42个产业部门的消费潜力[2](即下一期可增加的居民消费额)及其出口替代能力(即下一期可增加的居民消费额占基准期出口额的比例)。3、农村和城镇居民消费潜力对2010年各个产业部门增加值和整个经济系统GDP的拉动作用及居民消费潜力的消费乘数。本文还在分析测算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扩大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