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书上有关于终值计算的公式(复利):
m*n
FV=PV*(1+r/m) r表示年利率,n表示期限,m表示每年计息次数。根据这个公式计息次数m越大,终值就越大。这个与现实中的银行存款貌似不符合。这个公式有现实依据吗?举个例子,整存整取利率:
| 三个月 | 2.85 |
| 半年 | 3.05 |
| 一年 | 3.25 |
| 二年 | 4.15 |
| 三年 | 4.75 |
| 五年 | 5.25 |
可以见到利率和时间不成比例关系。
也就是说,当在存款时签订合同时不会存在说储户可以协定一年内计息几次,银行不会同意的。那样的话,隔夜计息的话银行要倒闭的哦。由上表知道,计息次数的增加势必会影响利率的降低。那么这个公式的现实存在的一句是什么呢?是银行为了短期内迅速融资的优惠政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