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企业文化
2972 4
2006-10-05

近年来,国内许多企业寻求一种可以充分为企业发展服务的意识形态,企图以此改变企业的经营状况,即便对这些一无所知的企业,也常常对企业举办的某种简单的活动,美其名曰:企业文化。看来,人们普遍认为企业文化是治理企业的灵丹妙药,但此物看不见也摸不着,确实让业主费心去找寻。

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寻求一种凝聚力是必需的。我认为任何组织都必须拥有可以引导其成员自觉努力的精神资源。事实是,我们所看到的企业,要找到稳定的精神资源不容易,甚至是不可能的,但企业家誓死也不甘心找不到所谓的企业文化,毕竟,这世道流行着一种猜想,以致“企业文化”成为业界炙手可热的东西。

思想的洪流是可怕的力量,我们看到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诞生后,一旦和法国腐败的君主制碰撞,便引发了法国大革命。马克思主义也一样,当它和资本主义的势力迎面而战时,世界分裂为两个可怕的阵营。但不过百年,泛滥成灾的思潮和革命就退潮,变得并不引人注意。然而,来自穆罕默德的声音,来自耶酥的声音,来自孔夫子的声音,千年回响于这个世界,朝圣者源源不断,由此看来,根本上,我并不否认这个世界存在强有力的思想和信仰,但它和一个企业有什么关系?如果一个企业可以利用它,将是如何的一种操作?

企业追求的是利润的增长,而众多的增长都成为企业家的私产,所以,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矛盾问题。人们怎么可能倾全力为某个人的个人目的而奋斗?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广为施恩的人才会获得类似的回报,然则,以利诱人,又不一定产生长期效应。可见,企业家要走进建立满意的企业文化就必先进入某个死胡同。如果你是企业家,你到此可以选择知难而退,也可以继续保持冲动继续挑战未来,但必须进入更客观而细致的思考。能够每天出米的磨石,我们神话故事里听说过,但它不会出现在客观世界里。企业家要通过一种灵感和短期努力找到灵石,注定要破产。

无疑,促使企业发展的东西来自消费者对该企业产品的需求,来自于企业对顾客提供的售后服务。须知,促成交易得以实现的是人。人作为有意识和智慧的动物,有时很自私,也很懒惰。企业家要建立企业文化,就是试图改变职员的自私和惰性。市场经济的思潮所熏染的意识就是经济利益,企业家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要懒惰的人们脱离这样的思想,企业家必须有说服公众的行为,各位企业家,我问问你:你是否拥有释迦牟尼进入涅槃状态的形象资源呢?我知道没有人会有释迦牟尼的形象资源,更不可能有释迦牟尼的思想资源。企业家无法普遍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的原因,在于老板是企业家而不是文化人,或者他是文化人,而没有教主的说教能力,或者有说教能力,却不身体力行,我们直截了当地说,是企业家必须支付你所获的利益给你的职员,并让职员自我意识到这是企业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的果实,公司制定平等原则实现共享,接着你提出企业文化实质内容才会被接受,否则,职员就只知道对你提出革命。

问题是现在大多数企业是在自己经营状况不佳的时候寻求企业文化的支持,而企业文化又那么难以捉摸,人云亦云的情况下,企业家也就不得不说企业文化的好处,要是不说这玩意,他们也怕被业界同仁所笑,故群起附庸风雅,这时,企业文化也就成了皇帝的新衣,穿在每个企业家的身上了,结果美不胜收,流传广远,遍载典籍之中,成为一种时尚。

结论:文化存在于国家、民族、宗教和政治等一切团体之中,也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征。企业不是不需要文化,但文化不可能随意移植于企业之中,每个企业都有其特殊情形,要在自己企业里发展精神资源必须依靠企业家持久的重视,企业家甚至可以不谈任何“企业文化”而充分调动起企业的人力资源,朝着目标顺利前进,应该知道利益的互补势必产生更高的利益,企业家不重视这个观念,就往往走进形式主义的误区。在我们看来,首先企业家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为企业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好的公司总是可以吸收更多更好的人才,能延续不断优化人才结构的公司无疑是好公司,这和老板的宽容和公司制度的完善最有关系。任何员工只愿意呆在老板品行极佳的公司,也情愿呆在主管不越权干涉人事问题的公司,因为其制度完善。此其一。

其二、公司必须建立完善的等级制度,待遇要合理,才能产生激励效应。

第三,人事安排要得当,人尽其才方能让一个企业健康运转,否则就要产生许多不可诊断的人事障碍,而所有这些障碍都是企业主管不易察觉的,事实上,企业就是一个心理基地,公司的领导层没有持续对员工进行教育也不行,专讲企业的产品经营更不行,而是要游离于物外,进行思想的疏导和行为的融入,对企业家来说,这同样是一种投资,是对员工心态再增值的投资。

最后,企业能承担国家给员工的各种保障,让员工有归属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0-11 00:41:00
subtain~~~~~~~~~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11 22:31:00

企业家无法普遍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的原因,在于老板是企业家而不是文化人,或者他是文化人,而没有教主的说教能力,或者有说教能力,却不身体力行.赞同!

国内很少见有哪个企业有自己的文化,到底什么原因呢?中国文化如此博大,为什么总不能渗透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13 11:10:56
看了楼主的这一篇“企业文化”论,让本人以下思考:楼主一开始就将“企业文化”定性为高度的意识形态,而这种意识形态往往靠的是个人的说教,然后才慢慢深入内心,从而形成一种文化行为。而本人认为,“企业文化”一开始并不是高度的意识形态问题,这个是最终的目的、是结果,而不是手断,这是本人必须要强调的。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让大家产生这种高度的意识形态呢,或者说“企业文化”?本人认为要靠制度,也就是说,企业文化的根本在制度的建设,企业文化是制度的一种演化与深入。如果我们可以意识到这一点,那么企业文化就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的制度性东西。所以如果没能理顺这一认识,那么大家就永远都跳不出这种“企业文化”无用论的怪圈。这是本人的一点拙见,望与楼主分享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3 14:40:00
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企业的内核,企业的思想,换句话说就是企业的意志,企业的精神。其实企业文化跟企业领袖有着很大的共鸣相似性。俗话说,什么样的将,带什么样的兵。企业文化说白了就是以道德伦理的形式来规范约束员工,同时激励员工,但是同时也需要严格强硬的但又不失人性弹性的硬性制度。员工类型也不能一概而论,根据不同年龄段所对应需求也不同,年轻的追求大手笔,追求激进。冒险,追求更大的回报。年龄大的则追求稳定。所谓归属感,在我的理解,如果理解为家的归属感,那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对大部分的员工来说,所谓归属感是指的是企业追求和员工追求的协同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