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842 1
2011-06-10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的外需下降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冲击逐渐加深,涉及面也不断扩大。在此情况下,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显得尤为重要。2009年3月23日央行与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金融部门发展消费信贷,之前,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政策。经济欠发达地区蕴含着巨大的消费市场,居民消费结构、消费观念已经发生转变,为个人消费信贷的“做大做好”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在此前提下,消除一些阻碍因素,则会更加有利于推动经济欠发达地区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
一、消费信贷拉动区域消费增长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在1999年央行出台《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指导意见》之后不久,安阳市商业银行陆续开始推出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助学贷款等品种的个人消费信贷产品。由于市场需求不足、居民消费观念保守、银行经营理念传统等一些原因,个别商业银行停办了此项贷款业务,或停办了部分消费信贷品种。长期以来,安阳市消费信贷发展处于低增长状态,至2005年末,全市个人消费信贷余额仅为5.51亿元,占贷款总量的1.95%。2006年以来,安阳市个人消费信贷才开始进入相对较快的发展轨道,2006年、2007年、2008年个人消费信贷增速分别为18.01%、49.26%和23.86%。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安阳市消费信贷市场起点低、规模小,要达到调整人们收入的时间结构和引导居民消费倾向的效用还有待时日。
(一)消费信贷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仍然偏低
2006年到2008年消费信贷占各项贷款总量的比重分别为1.96%、2.49%和3.12%,较所处的河南省平均水平分别低2.77、3.3和3.31个百分点。2009年2月末这一比重为3.0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19个百分点,然而在2004年6月末全国境内全部金融机构个人消费信贷余额占各项贷款的比重就已达到了10.6%。
(二)消费信贷供给主体为国有商业银行
2008年全市累计投放个人消费贷款4903笔,贷款总额为7.79亿元,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分别占95.41%和93.84%。2009年1-2月全市国有商业银行共投放个人消费贷款747笔,总额为1.17亿元,分别占全市累计投放的98.81%和99.36%。安阳市城市商业银行2003年开始办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量相对偏少,仅在2007年办理了4笔业务。
(三)消费信贷产品结构发展不均衡
安阳市消费信贷品种结构还是较为完善的,包括: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个人助学贷款以及大件耐用消费品贷款等等,但各业务品种之间发展极不均衡,中长期消费贷款占比过高,2009年2月末占安阳市消费信贷总量的94.78%。中长期消费贷款中,个人住房贷款占有绝对比例,占中长期消费贷款总量的85.49%,占消费信贷总量的81.03%。2009年2月末,短期消费贷款中大宗耐用消费品贷款余额仅为2万元、个人住房装修贷款余额仅为15万元。
图1 2009年2月末安阳市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构成
(四)县域及农村消费信贷比重较低
截至2月末,安阳市县域及农村消费信贷余额为1.76亿元,占全市消费信贷总量的13.90%。目前,作为农村地区信贷供给主体的农村信用社,尚未开办消费信贷业务。同样具有网点优势的专职向城乡居民提供服务的邮政储蓄银行,信贷业务刚刚起步,业务品种单一,主要提供个人定期存单质押贷款、小额信用贷款和个人商务贷款,个人消费信贷发展相对迟缓,2月末规模为472万元,占全市比重仅为0.36%。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机遇
长期限制消费信贷发展缓慢的两大因素,一是居民预期收入过低和预期支出的刚性增长及不可预测性;二是金融机构服务手段、贷款品种不完善。从目前情况来看,第一个因素影响已经削弱,第二个因素成为主要障碍,也可以说,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消费的增长存在着一定的金融抑制。消费的决定因素在于收入,改革开放30年来,包括安阳市在内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消费层次、结构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对于大宗耐用消费品、高档消费品、住房的需求持续增长,经济欠发达地区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条件和基础。
(一)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消费能力逐渐增强
2003年以来,安阳市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同时,当地ZF在提高居民收入方面做出了一些努力,最低月工资由原来的300元提高至目前的650元。近几年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取消农业税,减轻了农民负担,涉农补贴力度不断加大。此外,安阳市还是典型的劳务输出地,劳务经济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主要构成,外出打工人数达到120万人,打工收入占农民工家庭收入的比重达到60%以上,成为农村居民家庭改善生活质量的主要收入来源。2008年,安阳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3637元,五年间年均增速为14%;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190元,年均增速为16.5%。
图2 2003-2008年安阳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趋于旺盛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用于生活必需品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2008年安阳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3%,较2003年下降了3.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乐系数为33.2%,较2003年下降了5.3个百分点。家用汽车和其他高档家用电器对普通家庭已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2008年全市家用汽车总量同比增长了42.23%,平均每月增加1150台,农村居民汽车拥有量也达到了1.86辆/百户。2009年1-2月安阳市实现汽车销售额2.3亿元,同比增长88.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同比增长38.8%。
(三)城镇化进程加快,住房需求刚性上涨
近年来,中小城市存在强烈的规模膨胀欲望,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农转非”户籍管理制度限制趋于弱化,“城中村”的居民早已失去“农民”特性,成为城市人口增加的主要构成。同时,一些农民工已经习惯了城市生活,也有的为给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选择在城市定居。2008年末,安阳市城镇化率达到37.3%,较2004年末提高了6.3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加快,催动中小城市以改善性住房、保障性住房为需求主体的房地产市场发展。2008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4.29亿元,较2004年增长4.68倍;住宅竣工面积132.1万平方米,较2004年增长1.53倍;商品住宅销售面积177.26万平方米,较2004年增长2.54倍。安阳市城镇化水平还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城镇化进程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虽然,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外需下降、经济下滑,农民工就业形势恶化,返乡农民工增多。但是可以断定的是,在农村居民改善生活条件、增加收入的意愿带动下,劳务经济仍会呈现上升趋势,农民工输出地的城镇化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图3  2003-2008年安阳市房地产开发投资
(四)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对消费增长约束力减弱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是长期以来制约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居民为预防未来可能发生的医疗、养老支出,将相当比重的收入用于储蓄,就目前情况看,这一因素还将会对消费增长产生约束,但是其约束力较以往则大幅削弱。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已初步完成构建,并且财政投入逐年加大,社会基本养老、医疗体系不断完善,覆盖面扩大,城乡居民用于医疗保健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明显下降。2008年安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2.2%,较2003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9.5%,较2003年下降了0.8个百分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4-20 11:00:35
学习了,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