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2055 0
2011-06-10
摘要:团队合作近来一直是企业、社会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可如何结合课程进行团队合作的学习,大部分陷于了口号与说教。数控铣削加工课程作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数控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近年来一直以项目任务为目标,通过大量行为活动的工作学习过程,开展团队合作学习和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关键词:团队合作,高职教学,行为活动,数控技术教学

  如今,很多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已明确提出对应聘者团队合作能力的要求,逐步认识到培养交流沟通及其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性,在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中或多或少地体现着团队合作的意向,但基于惯性思维,相当一部分学校对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存在着空喊口号的说教式,使之对团队合作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好好先生”的随波逐流层面,这完全偏离了合作本意。学生交流沟通及其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门课程或几次就业指导讲座能解决的,而是应在平时教学中时时渗透的。它更多地是一种习惯的养成问题,因此必须要通过大量行为活动的工作学习过程来培养。

  一、行为活动中团队合作学习的特征分析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职业工作涉及到相互关联的多个岗位群、多方位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合理的工作方法,以及岗位群间的沟通及工作协调等,因此,在企事业单位完成一个大型项目任务时,往往需要采用团队合作的形式来实现。这也正是现在企事业单位招聘人才时特别关注团队合作能力的原因之一。

  美国圣迭戈大学的管理学教授斯蒂芬·罗宾斯首先提出:“团队是指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团队合作是一种为达到既定目标所显现出来的自愿合作和协同努力的精神,团队合作模式强调团队中个人的创造性发挥和团队整体的协同工作。

  “行为导向”型教学是参照完成某一职业工作项目所需要的行动、行动产生和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即有目的地、系统化地组织学习者在实际或模拟实际的专业性情境中,参与设计、实施、检查和评价等职业行为活动的经历,发现、探讨和解决职业行为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体验并反思学习行为活动的过程,获得完成相关职业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这种以项目任务为既定目标,由细化分解后多样化呈现的大量行为活动所组成的课程教学模式,正好是团队合作能力培养难得的学习平台。团队合作体现在由一个个行为活动组成的工作学习过程中,既提倡合作又允许自主工作和学习,能较好地达到专业、方法及社会等综合能力的有机结合和统一培养,因此深为各职业院校所认同。

  二、数控铣削加工课程教学中团队合作学习探索

  数控铣削加工课程作为我院数控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近年来也一直在以项目任务为目标,通过大量行为活动的工作学习过程,开展团队合作学习的探索。

  参照企业实际工作过程,每一个零件加工的总体项目任务都要涉及到编程、工艺、操作加工、质检等具体的岗位工作任务,较适合采用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以团队合作贯穿始终的行为活动来组织其工作学习过程。在团队分组时我们并不是以分别从事编程、工艺、操作加工及质检的工作性质进行相对固定的分组,而是按照工作学习的进程灵活地实现团队的有机合作。比如针对图1所示情境一零件的加工项目,我们是按如下过程来组织工作学习的。

  1.学习组的建立

  作为该课程第一个学习情境,首先由行为活动的组织者——老师来对学生进行分组,如一个班学生人数为28人,可暂时根据男女性别搭配,学生既往成绩作参考,以及根据对学生学习态度与性格的直观印象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分组,每四人为一组,每组依次取名为学习组1、学习组2…学习组7。当然也可由教师给出分组原则由学生自由组合,每个学习组团队分别由A、B、C、D成员组成,如图2所示。

  分完组后,学生将进入基于行为导向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即知识储备、工艺编制、程序编制、加工过程、产品检测分析。

  2.知识储备学习活动阶段

  教师根据解决此零件数控加工所需要支撑知识,提出如下四个问题,且分别指派给四个成员。

  (1)各种槽走刀路线;(2)立铣刀、键槽刀结构特点及下刀方式;(3)旋转、镜像指令格式;(4)腰形槽节点计算。

  七个学习组中ABCD成员拿到要解决的问题后重新组合成A问题组、B问题组、C问题组、D问题组,各成员在问题组里共同合作完成任务后回到本小组中对自己的学习组进行讲解。教师在听取各成员对本学习组传授知识时,注意补充其遗失的内容。

  3.工艺编制工作活动阶段

  学习组中成员,先各自独立编制工艺,然后在本学习组内讨论,制定出最佳工艺方案并派一个代表将本学习组的工艺方案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其他学习组对展示的工艺方案提出异议或建议,正在展示工艺方案的学习组,每一个成员即专家回答或解决其他学习组成员即专家的异议,教师在此争论不休的过程中适当给予建议,最后由全班同学共同制定一个最佳工艺方案。

  4.程序编制学习活动阶段

  与知识储备的流程一样,指定四个成员分别完成如下四个任务。

  (1)编写四个腰形槽子程序;(2)编写方形槽子程序;(3)编写圆形槽子程序;(4)程序汇总并优化即编写主程序。

  同样地,七个学习组中四个成员组成问题组,共同完成程序编写任务后返回本组讲解。

  5.操作加工及检测工作阶段

  教师给每个学习组提供四个毛坯,并将其工作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1)刀具准备、装夹;(2)对刀、程序校验;(3)加工、监测;(4)测量。

  若将四个零件加工点称为四个学习站点,每个学习组中四个成员将在四个学习站点中轮流进行上述四项工作,以成员A为例,在第一个零件加工中承担刀具准备、装夹工作,在第二个零件加工中就承担对刀、程序校验工作,在第三个零件加工中承担加工、监测工作,在第四个零件加工中则承担测量工作。

  零件加工完毕后,各学习组在一起对每一个零件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一起制作一个演示文件在全部同学面前展示本组成果,选定一个同学主讲,其它同学接受答疑,由教师对各学习组工作业绩进行点评。在下一个情境项目中再轮换角色,使人人都有表演的机会。

  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老师担当统筹安排、监督监控角色,学生既要团结合作,又要对自己行为负责,采用这种灵活的团队合作方式激发了所有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避免了吃大锅饭所带来的不良现象。如在知识储备过程中,每一个成员在问题组中必须把问题吃透才能使自己在本学习组中传授知识时不至于因自己的不负责任而影响全组成员的知识积累;在零件加工中每一个成员必须认真负责才能尽量避免出现废品;学生在展示成果或讲解知识过程中可以提高自信,性格变得更加大方活泼。

  三、对行为活动中团队合作学习的几点认识

  根据以上自始至终充斥着团队合作的一个个行为活动工作学习过程的探索,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模式所提倡的工学结合、合作学习对综合能力培养产生的影响。

  1.工学结合的课程为团队合作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工学结合项目任务的展开为团队合作学习提供了众多的机会,正是基于完成某个工学结合项目任务的共同目标,使整个小组团队的成员产生了一种整体的归属感。或许每个成员只是完成总体项目任务中的某一部分,但整体归属感可以使其明确个体目标相对于团队整体目标的隶属关系,激发集体荣誉感并为之努力。同时,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使得每个学习者不再显得孤立无助,其学习更有信心。

  2.行为活动是团队合作学习及能力培养的媒介

  有计划和阶段性目标地组织学习,并配合开展一些展示交流的行为活动,使之不断检视个人与团队的工作进程并相互鼓励,在感到自己受重视和尊重的同时,力争与团队优秀的成员看齐,可激发团队成员内部及并行的团队之间自觉和不自觉的良性竞争。可自觉地培养其相互扶持、取长补短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也能有效地避免个人英雄主义对整体团队的不良影响,从而培养其工作责任心、上进心及其工作学习的方法能力。

  3.灵活机动的团队合作方式能有效规避不良现象

  团队的组建以及团队合作方式的选择,对合作学习效果有一定的影响。若以整个大项目任务组建团队并分配工作,团队成员合作的机会比较单调,且因个体而制约整体进程的影响较大。为此,我们采用了根据工作进程分阶段灵活机动的团队合作调整方法,这种多样化的组合方式可扩大合作范围,加深团队间的了解,同时也可更好地消除个体成员的茫然无助感,从而有利于其自信心的建立。另外,为避免团队成员间因对别人的工作缺乏了解而引发无端的指责,可在工作学习项目活动中适时进行角色轮换,换位思考能加强团队成员间对各自工作的理解,从而互相尊重。角色轮换既培养了自己相对全面的专业能力,也激发了竞争意识,同时也便于发掘团队成员的个性优势,为下一轮团队合作的合理安排、激励创新积累经验。

  四、结语

  结合具体行为活动的工作过程,贯穿始终的团队合作学习既提倡合作又允许自主工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同时通过沟通、辩论、协调过程锻炼学生的社会能力。合作可取长补短,只要在教学中制定好合作组织形式、内容等,就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合作学习就不再是停留在口号上的空谈。

  参考文献

  [1]
王军等.零件的数控铣削加工 [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
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
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 [J]. 职教通讯,2006,(1).


  [4]
詹华西等.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数控加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作者: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李艳华 张幼华 来源:《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