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22-11-16 10:54:45
商品价值(简称价值),是凝结在商品里的劳动,用社会必要劳动来核算(商品价值不等同于社会必要劳动,不是某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是多种社会必要劳动的混合,譬如面条这种商品,里面包含小麦的社会必要劳动,加工面粉的社会必要劳动,加工面条的社会必要劳动等等,等等)。价值量,就是劳动量即劳动时间,是多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混合。

面包和布匹都是商品,是不同的商品。面包有面包价值(即面包凝结的劳动,生产面包的一系列劳动),布匹有布匹价值(即布匹凝结的劳动,生产布匹的那一些劳动)。面包价值不是布匹价值,面包价值里面不会有布匹价值(即生产面包的劳动,不是生产布匹的劳动,不包含生产布匹的劳动。当然,这不排除另外的意思,譬如,生产面包的时候,有可能用到布匹,消耗布匹,如同用到面粉消耗面粉一样,从而,面包里面凝结的那些劳动可能包含布匹的劳动)。换一个例子来说,打水劳动不是挖土劳动,砖的价值(例如用水和土制砖的手工劳动)不是鱼的价值(例如徒手摸鱼的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或者说平均必要劳动,是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发生的劳动。

某种使用价值,在这里,就是某种商品的意思。所谓某种商品,这是面包,或者是布匹,或者是肥皂,等等等。进一步细分,面包和面包也不同,有这种面包,有那种面包,等等,等等。换言之,社会必要劳动,是一些商品(若干单位的某种商品)之什么什么劳动,其中,一个商品(一单位商品)有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及其时间。
有人说,某种使用价值,某一种使用价值,任一种使用价值,这些译文其实应该翻译为,某个使用价值,某一个使用价值,任一个使用价值。

其实,某一个商品,任一个商品,肯定是某种的,必须是某种的。某一个面包,肯定是面包这种商品当中的一个,不是布匹当中的一个。换言之,这是把社会必要劳动,定义为一个商品(一单位的某种商品)之什么什么劳动。再换言之,是做了这种规定:社会必要劳动=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

就是说,翻译为某种商品,或者翻译为某个商品,在实质上无差别。当然,翻译为某个商品,不如翻译为某种商品。假若资本论原文上确实是”某个商品“,也不如意译为”某种商品“。

那么或许说了,社会必要劳动不能是某种商品或某个商品的,而是共性商品的(各种商品的共性),或者是总商品的(各种商品的混合)。这个,这个天马行空,吞吐宇宙,小仙女的思维是无边无际啊,玄而又玄,妙不可言,俺们人类跟不上,比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1-16 11:29:04
价值,商品价值,是凝结在商品里的人类劳动(用社会必要劳动来核算)。

这句话其实也是说,只有人类劳动才创造人类产品,人类劳动是人类产品的唯一创造者。其他的各种自然物人工物,都不创造产品,资本和资本家都不创造产品。

像天然的鸡能产蛋,蜜蜂生产蜂蜜,像机器、机器人能运动,像资本家以资本家的身份搞家政劳动,等等,这些没有创造人类产品,没有参与创造人类产品。

所谓(人类人们的)劳动创造价值,或形成价值,或叫做价值,实质是:唯有人类劳动创造人类产品,一手创造了产品,其他的都不创造人类产品。上帝和自然界没有创造人类产品,资本和资本家没有创造人类产品,也没有参与创造。

驴能磨面,牛能产奶,鸡能产蛋,太阳公公能发电,能晒盐,种子开花结果,天然鱼自动长肉,宇宙的电子做功,等等,这些确实是生产,但是,这些并没有创造人类产品。不是它们不要钱,不懂得争权夺利,不擅长伸张权利,不会开口说话,而是它们根本没有创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1-29 15:13:04
汽车和楼房不同,同时二者也有共性,各种共性。

汽车和汽车不同,低档汽车可不是高档汽车,五菱汽车不是奔驰汽车,越野车不是家用车,等等等。但是,不同的汽车之间也有共性,各种共性。

商品和商品不同,商品是分种类分行业的,面包不是布匹。面包内部,布匹内部,又有进一步的分类。

劳动和劳动不同,劳动是分种类分行业的。面包劳动不是布匹劳动(面包价值不是布匹价值),高档面包劳动不是低档面包劳动,这个面包厂的劳动不是那个面包房的劳动,面包师劳动和面包学徒工劳动不同,等等,等等。当然,不同的劳动之间,也有共性,各种共性。
平均必要劳动,或者说社会必要劳动,是生产某一种商品的行业的劳动。加工面粉的社会必要劳动,加工面条的社会必要劳动,二者大不同。并不是说啊,社会必要劳动是全社会的劳动,各行业的劳动,是全社会各行业的劳动,而是全社会生产某一种产品的劳动,是社会上某一行业的行业劳动。这种社会必要劳动,那种社会必要劳动,是不同的。社会必要劳动是分种类的,是围绕某一种产品的,是根据产品来说的,是某一种产品的整体化平均化的行业劳动。

那么社会必要劳动,或者说平均必要劳动,其内部是共性的劳动,确切来说是同质的,再确切来说是均匀均质无差别的。高档酒和低档酒有共性,39度白酒和52度白酒有共性,但是这里的共性,所谓共性的劳动,所谓劳动的共性,这确切来说是同质,再确切来说是均匀均质无差别,亦即一模一样。

什么叫均匀均质无差别呢?52度茅台酒和52度茅台酒,同一批次的同种的酒嘛,一模一样,这就是均匀均质无差别,就是同一种产品嘛,就是同一批次的同种产品嘛。这可不是通常所谓的有共性,这就是一模一样的意思,完全相同,一切相同。

什么叫均匀均质无差别呢?全社会生产同样产品的厂家有一万个,各自生产,各有各的企业劳动规模、企业产品规模(这也体现了各个企业的生产装备水平,劳动效率水平及管理水平,等等),那么这一万个厂家作为个别劳动来说,互相之间充满了差异,而作为行业劳动来看,互相之间就一模一样了,都在进行行业劳动。你针对生产同样产品的一万个厂家,分别来看,作为个体来看,互相之间充满了差异,是同种且差异的劳动。你再整体化来看,平均化来看,混合起来摇匀了来看,作为一个行业来看,令一万个厂家的各自的个体化的个别劳动=一个行业的整体劳动,此时,你就看到了行业劳动规模、行业产品规模,你就看到了同种且同样的劳动,均匀均质无差别的劳动,一模一样的劳动,即平均必要劳动,或者说社会必要劳动。

你把上述一万个厂家看成一个大车间,你从上空来看这个大车间,你从外部来看这个大车间,不看内部里面,你会看到,全社会就这么一个大车间=社会上生产某一种产品的一万个厂家=一个行业巨人它一个人儿的自个儿的劳动,这就有了平均必要劳动,或者说社会必要劳动。那么,这一个大车间的劳动,这一个行业巨人它的劳动,那当然是自身同一的一模一样的了,是均匀均质无差别的。
当然,你可以把这个一模一样的劳动,劳动的一模一样,另外表达成共性的劳动,劳动的共性,但是,你必须知道,你所谓的共性,那确切来说其实是:一模一样,均匀均质无差别,一切全部相同,有一模一样的具体动作,具体内容上都相同,具体形式上都相同。

另外,上述这一个大车间的劳动,这一个行业巨人它的劳动,那当然也是非具象的,并不是具体具象的,而是非具象的,即抽象的。现实当中,你看不到这一个大车间,这一个行业巨人它,虽然,这一个大车间,这一个行业巨人它,也是客观存在。存在,但看不见看不着。

人类人们的劳动,总是具体主体的具体产品的具体形式的劳动,都是具体劳动,亦即个体个别的劳动。你如果对这些个体个别的具体劳动,另外再去整体化来看,再从整体上来看,那就有了非具象的抽象的劳动。这里的抽象,是非具象的意思,亦即非个体个别的意思,亦即整体化行业化的意思。

所谓的共性,所谓的抽象,在这里,都是有特定的特别的特殊的含义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1-30 00:55:33
平均必要劳动,或者说社会必要劳动,那就是行业劳动。行业劳动,就是把全社会生产同种商品的那些生产单位的各自的分别的个体化的具体的个别劳动,那些同种同行且差别差异的个别劳动,去整体化来看,看成一个行业,把各个企业多个企业等等看成一个行业,看成整体化的行业劳动。不去看企业,去看行业,不去看个体,去看整体,这就有了同种且同样的无差别的非具象的抽象的平均必要劳动,或者说社会必要劳动。
如果社会必要劳动,或者说抽象的无差别的平均必要劳动,并不是同种且同样、同行且同等的行业劳动,那得是高深莫测玄妙玄幻的神马?那又是什么劳动呢?而且,资本论的有关的原文原意又是怎么说的呢?平均二字是怎么写的,含义是怎么样的,又是怎么来的?不是从加总整合而来的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1-30 13:52:06
全社会就这么一个大车间=社会上生产某一种产品的一万个厂家=一个行业巨人它一个人儿的自个儿的劳动
全社会一个大车间的劳动=社会上某一种产品的一万个厂家的生产=一个行业巨人它一个人儿自个儿的劳动

你针对一万个厂家分别来看,看到的是这个厂家的个体具体的个别劳动,那个厂家的个体具体的个别劳动。
你针对这个大车间,从上空来看,从外部来看,看到的就是非具象的抽象的一模一样的无差别的行业劳动。
你针对这个行业巨人来看,看到的是它一个人儿自个儿的巨人的劳动,它自个儿的劳动=它自个儿的劳动。

如果你针对这个大车间的内部来看,到里面来看,看到的又是一万个厂家的个体化的各自的分别的劳动了。
如果你针对这个行业巨人它的每一劳动瞬间来看,看到的也是诸多差异、波动,这一瞬间和那一瞬间不同。

也就是说,行业劳动有二种形态,一种是混合态,一种是个别态。后一种是说,这个行业的劳动,包括或分为,这个厂家劳动和那个厂家劳动和那那个厂家。。。之个别分别的个体化劳动。前一种是说,这个行业的劳动,是这些厂家之“大厂家”的
整体化劳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2-1 16:53:30
平均必要劳动(也叫社会必要劳动),是商品的平均必要劳动。里面的“必要”,意思是:

这种这些商品是人们所需要的(需要不是需求),不是废品,不是没用的,而是有用,且不够用。如果某种某些商品有用,但是太多了,过多了,那也不必要。如果无偿送到人们手里,人们都会要,且不会有积压过剩,浪费荒废,这就是必要。换言之,这都是有用的产品,有用的劳动,并且这些商品及其劳动,对人类社会是不够充足的,是稀缺稀少的(需要不是需求)。

并且,这种这些商品及其劳动,是实际发生实际存在的,亦即,现实如此,此外无他,你想要更好的,你想要更多的,那也没有啊,那顶多等待未来有所改进发展,但是在任一当前来说,这就是现实如此,此外无他,只有这样,只有这些。

所以,对人类社会来说,这些商品及其劳动,就是必要的。必须如此,只能如此,必须得要,要了还得要。
你人类社会一亿人,一年才一百亿斤地瓜土豆,此外无他,这不够多,也不够好,但是,你能不要吗?你必须得要。你想要一万亿吨地瓜土豆,你还想要大米白面,哪里有啊?没有,有的吃就不错了。

你人类社会一亿人,一年有一万亿吨大米白面,还有一万亿吨地瓜土豆,绞尽脑汁白拿白用拼命消费(生产和生活消费)也用不掉,这还必要吗?就不必要了。

社会必要劳动,这个必要二字,跟市场需求是没有关系的,跟什么市场的供求的均衡平衡,跟什么完美的理想的应该的应有的生产计划劳动效率,等等等,都没有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2-1 18:08:36
1993110 发表于 2022-12-1 16:53
平均必要劳动(也叫社会必要劳动),是商品的平均必要劳动。里面的“必要”,意思是:

这种这些商品是人 ...
对上述必要二字,你不要认为,有的企业是臃肿不堪,松松垮垮,本来一百人能干的活,给弄上一千人了,本来八小时能完工的,给弄成三天了,所以吖,这都是不必要的。不是这样的,所谓平均必要劳动或者说社会必要劳动,没有你这种想法说法。

你也不要认为,本来可以质量更高,产量适中的,现实当中完全能做到,现实当中完全可以做到质量更好,产量适中,等等,但是不去做,不去搞,所以,这都是能做而不做,都是不必要的,存在不必要的大量的低级的劳动,无用功的劳动,等等。不是这样的,所谓平均必要劳动,又叫社会必要劳动,没有你这种想法说法。

等等,等等。

所谓平均必要劳动,也叫社会必要劳动,就是说,现实当中的劳动是怎么样的,那就怎么样,针对这些不完美不应该不应有的实际发生实际进行实际存在的劳动,去搞了平均化整体化,就是平均必要劳动了,就有社会必要劳动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2-1 19:27:14
转帖,
zhengyr 发表于 2022-11-30 14:39
马克思在解决抽象人类劳动的计量问题时,提出了以简单劳动作为尺度单位来表现抽象人类劳动量的思想。然而, ...
这个郑老先生他老人家的上述,挺有意思。
所谓简单劳动,是不是所谓抽象的劳动?
如果是,简单劳动是属于抽象劳动,那么什么又是简单劳动?
如果不是,简单劳动属于具体劳动,那么简单劳动这种具体劳动,怎么凑出来抽象劳动的?你说门窗是铁的,可门窗的材料全是木头啊。
那么,所谓抽象劳动,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关于简单劳动、复杂劳动这一对概念,兄弟我在本栏目专门发过贴,这里就不说了。

关于抽象劳动,前面也说过了,譬如,你首先要搞清楚什么叫社会必要劳动、商品价值,搞清楚交换价值,完了之后,再来看所谓的抽象劳动。因为,商品价值、交换价值,这是二大抽象劳动,是首要的基本的抽象劳动,甚至是唯一唯二的抽象劳动,对吧。如果不看商品价值和交换价值是什么东西什么事情,是什么样的劳动,你怎么能得出抽象劳动的原文原意、应有含义呢?

这个郑老先生,成天价寻章摘句,来评注批驳资本论,马克思。你倒是说句实话啊,到底什么是简单劳动?什么又是抽象劳动?什么又是社会必要劳动?什么是商品价值,什么又是交换价值?一句实话都没有,从来没一句明言,嘴里有十八个蜜枣,也舍不得咽,还也不嚼,也不吐,就是寻章摘句,寻章摘句,完了评注资本论,批驳马克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2-15 10:56:24
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这是针对某种产品的各个生产环节来说的。
必要劳动,剩余劳动,这是针对某种产品的一个生产环节来说的。

物化劳动,也叫以往劳动,或以往化劳动。活劳动,也叫当前劳动,或当前化劳动。
任意某种产品,往往有多个生产环节,任一环节也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物料(厂房机器、原料材料等等,这分别是另外的其他的生产及其产品,属于广义的生产环节),等等。

所谓以往劳动,当前劳动,这都是针对产品来说的,这构成了某种产品各环节及各物料上的全部劳动。
譬如对面条这种产品来说,面粉加工等等是物化劳动,面条加工是当前劳动。
你又针对面粉加工来考察了,你又看面粉这种产品了,则面粉加工又成了当前劳动,小麦种植等等成了物化劳动。

所谓当前,是当前考察、当前对象的。而这个当前考察对象,可能是前年或去年生产的等等,并不局限于今年今天。
譬如你现在看的是面条加工,那么面条加工是活劳动。当前劳动,那么面粉加工就属于以往劳动、物化劳动,即便这个面粉是和面条同步生产的,即便这边是面粉加工流水线,那边是面条加工流水线,二个流水线是相接的同步的。

你又针对任意任一的当前劳动来看(譬如你针对面条加工这个当前劳动,或者面粉加工这个当前劳动,或者小麦种植这个当前劳动,等等来看),那么这个任意任一的活劳动(而这个当前考察对象,譬如是前年的某某产品的活劳动,譬如是去年的某某环节的活劳动,等等),作为当前考察对象的当前性劳动,又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以往劳动,当前劳动,这是针对各个生产环节来说的,各环节的劳动,分成二块,是物化劳动、活劳动。
必要劳动,剩余劳动,这是针对某一生产环节来说的。该环节的劳动,分成二块,是必要劳动、剩余劳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2-15 13:53:41
转帖,
zhengyr 发表于 2022-12-15 11:08请网友们可以自己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有道理:
砝码可以用于衡量其它物品的质量,但砝码不是质量!质量一词另有它的定义!
劳动可以用于衡量其它物品的价值,但劳动不是价值!价值一词另有它的定义!
同样,耗费或成本也都可以用于衡量其它物品的价值,但耗费或成本都不是价值!价值一词另有它的定义!
劳动、耗费或成本要成为价值都是有严格条件的!
确实,你如果说价值是劳动,劳动是价值,之类,则首先要对价值一词进行定义,完了之后再说价值就是劳动,劳动就是价值,之类。也就是说,价值这个词汇这个概念,是独立存在的,是先于劳动这个词汇概念的,等等。先定义了所谓价值,先说所谓价值,之后再去说劳动等等,之后才能引入劳动这个词汇概念等等。

那么,资本论是这样(似乎是这样,应该是这样)展开论述、进行论述的:
首先承认,价值就是交换价值,且交换价值的定义是什么什么什么。总之,暂且先承认、接受、沿用通常人们的通常观念。
其次论证,交换价值就是劳动,属于劳动。而劳动又是什么呢?是生产中的劳动,工场场合的劳动,生产供给产品的劳动。
再次论述,交换价值来源于生产劳动,由生产供给的劳动构成,所以,凝结在商品里的劳动才是价值,才应该是所谓价值。
换句话说,通常人们的通常观念并不确切,其实价值是商品价值,并不是交换价值。并且,进一步说,商品价值是凝结在商品里的劳动,劳动用社会必要劳动即行业劳动来核算计量(意思是,不用个别的具体劳动来核算,不用具体的个别劳动来核算,因为,同种同行的个别劳动之间,差异太多太大,理论上不方便)。

其实,价值这个词汇概念,等等词汇概念,是多余的,可以舍弃,应该舍弃。
我们看资本论、劳动价值论之逻辑之实质,完全可以直接说劳动,这些劳动,那些劳动,这种劳动,那种劳动,等等,而搁置舍弃价值这个词汇概念,也没有必要单独再去设置价值这个术语,没有必要再去单独定义所谓的价值。你直接去看去说劳动、产品、产值,直接说劳动、货币、价钱等等,那就可以了,不需要再引入价值这个词汇概念。
这样一来,是抓住了实质,并且简单,通俗,一目了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2-15 14:09:27
转帖,
zhengyr 发表于 2 小时前我认同马克思的:“‘价值’这个普遍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19,406]我还认同斯密的经典说法:“价值一词有二个不同的意义。它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可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可叫做交换价值。”[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24页]
确实,交换价值体现了某种比例关系,体现在某种比例关系中,但是,交换价值本身,并不是某种比例本身。

确实,商品价值体现了某些社会关系,体现在某些社会关系中,但是,商品价值本身,并不是社会关系本身。

上述关系,在实质上,就是人际交往、活动方式的意思,等等。

你像凶器,体现了凶手和被害人之间的某些关系(他俩之间的某些交往,某些互相作用,譬如打斗等等等。另外,还体现某些社会风气、社会生活现状,等等等),但是,凶器本身,那就是凶器本身,这就是一些工具,作案活动的工具,譬如天然的石头,人工的木棒,等等。


另外,

前面也多次说过了,其实价值这个词汇概念,完全可以舍弃,也应该舍弃。不然的话,会生发出许多不必要的词汇、术语、内容、论证、辨析、辩驳、误解、误会、纠缠、瓜葛等等等。而且,不舍弃的话,理论体系不经济,不简单,不通俗,相对来说有累赘,有繁杂。

当舍弃了价值一词,像价值实体等词汇,等等等词汇,也同时可以舍弃。
当然,资本论等等典籍,其原文原意,仍旧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借鉴,不断坚持,不断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1-2 12:25:48
商品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无差别人类劳动则以社会必要劳动来核算。
上述,是通常的看法说法,至少是通常看法说法之一。上述,应该是符合资本论原文或原意的。

商品价值,是商品的价值,是某商品的,是该商品自身本身的价值。就是说,面包价值不是布匹价值,各有各的价值,各是各。
商品价值,是生产供给该商品的劳动。就是说,面包劳动不是布匹劳动,各有各的劳动,各是各。
上述中的凝结,是转化的意思,而转化意味着对应对等。一千克水蒸气凝结为一千克水,一千克水凝结为一千克冰。就是说,人类劳动创造人类商品,人类劳动转化为人类商品。生产商品的劳动,与其生产的商品,二者是不同的东西,劳动不是商品。但是,在数量上二者有转化关系,劳动量与商品量之间有对应关系,等价关系。
商品价值,是创造该商品的那些有关劳动。这些劳动可能是多个环节的,多种物料的。像面条这种商品,里面用到面粉,而面粉用到小麦,这就分别有磨粉劳动,小麦种植劳动,当然也有面条加工劳动。像小麦种植劳动当中,又有耕地劳动,又用拖拉机,又用燃油润滑油,又用到化肥,又有抽水劳动,浇灌劳动,等等。总之,面条这种商品的所有的有关劳动,其各个环节上的劳动,其消耗的各种物料上的劳动,是许许多多的。

那么,针对着其中的任一劳动来看来说,这任一劳动作为某时某地某某人们的发生进行的劳动,就仅仅是活劳动了,而不是物化劳动,不用考虑物化劳动,而不是另外时间地点人物的其他劳动,不用考虑其他劳动。如果我们仅仅针对某时某地某某人们的某劳动,这个发生进行的某劳动,也就是活劳动,是某时某地某某人们的活劳动。如果以去年元旦张家村张三的抽水劳动作为观察对象,则这个劳动仅仅是张三的抽水劳动,且这个劳动是该时该地该人物发生进行的活劳动,而并不是其他人的其他劳动,并没有其他劳动(包括物化劳动)。虽然,张三会用到其他人的物化劳动(张三会使用抽水机等等),但是,其他人并没有进行张三的劳动。
总之,如果我们考察某人的劳动,那就是考察某人的劳动,并不考察他人的劳动。并且,作为考察对象的这个劳动,是(过去时间或现在时间或未来时间上的)活劳动。

那么,某时某地某某人们的活劳动,是由生产单位进行的,是各个生产单位分别进行的。生产单位里面,可能有一个劳动者,可能有多个劳动者。生产单位,在社会化大生产中,这通常是企业,主要是企业。每一个生产单位的劳动,叫个别劳动,是个别的具体的劳动。
那么,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个别劳动,分别属于各行各业,其中有的是同种同行,生产同一种产品的。
对生产同一种产品的,同种同行的,就作为一个行业来看,作为一个整体去看,去看行业的劳动量,行业的产品量。行业劳动量=同种同行的那些个别劳动量之和,行业产品量=同种同行的那些个别产品量之和。这样就得到了平均必要劳动及其数量,或者说社会必要劳动及其时间,进而,可以得到单位产品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此时,作为社会必要劳动,则个别劳动之间的差异就不存在了,被抹平了,均匀均质量。原来,同种同行的个别劳动之间,同种且差异,是同种劳动且互相差异的劳动,譬如都是生产大饼,同样品种品质的大饼,每个厂家的劳动规模产量规模并不一样。现在,经过社会必要劳动的核算,同种同行的个别劳动之间,同种且同质,均匀均质了,互相无差别了,譬如都是生产大饼,同样品种品质的大饼,各个厂家好比成为了一个行业大车间,汇聚到同一条就一条的生产线上,劳动和产品都是同一条流水线上出来的,是同一个标准的,是同样参数的。

社会必要劳动=一个行业巨人它一个人的劳动,从而也是均匀均质的劳动=生产同一种产品的各个生产企业分别进行的劳动,之和。

社会必要劳动(即社会实际劳动,亦即行业劳动),这是指实际发生进行的全部的劳动(由实际发生进行的个别劳动加总而来),实际什么样,那就什么样,实际是多少,那就是多少。这不是指什么应该的劳动,什么理想化劳动,什么完美化劳动,等等。这也不是理论上的劳动,抽象出来的劳动,假想的劳动,等等,这就是指实际的劳动,社会上生产某一种商品的(针对整体而不是针对个别来看的)那些实际的劳动。

那么某一种商品,譬如面条这种商品,它的各环节各物料,各有各的社会必要劳动。这些有关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加总起来,就得到面条这种商品的价值量。

那么也就是说,商品价值中的所谓无差别人类劳动,抽象的人类劳动,等等,那无非就是社会必要劳动,就是有关的各种的社会必要劳动之混合。而社会必要劳动,又无非是个别劳动之加总。

那么,总价值,总商品价值,又是什么呢?就是总劳动啊,有关的总劳动。总价值,总商品价值,商品价值的总量,是面条价值量+面包价值量+布匹价值量+。。。。是各行各业的加总。如果抛开重复计算的部分,那就是有关的各种的活劳动之加总。当然,这里的劳动,不一定是同期的,不一定都是当期本期的,可能有上期往期的劳动。

综上就是说,所谓的无差别劳动,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当中来说,那无非就是个别劳动加总为行业劳动,仅此而已,如此而已,都是普通平常的东西和事情。你不需要多想,也不要想入非非。

商品价值,是商品中凝结的无差别人类劳动。
凝结,仅仅是说,商品是劳动的创造,劳动的转化,这不是说商品里面,你能化验出劳动。不是有劳动掺杂在面包当中,一咬酥酥的,不是劳动糅合在布匹当中,你一穿就暖暖的。
无差别人类劳动,仅仅是说,这是同种且互相差异的个别劳动,加总为行业劳动,之后,就是同种且均匀均质的行业劳动了。
商品价值,就是生产商品的劳动,就是生产供给某种商品的那些有关的劳动,劳动用行业劳动来核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1-3 10:31:16
1993110 发表于 2023-1-2 12:25
商品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无差别人类劳动则以社会必要劳动来核算。
上述,是通常的看法 ...
商品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无差别人类劳动则以社会必要劳动来核算。
在这里,先说商品价值,暂且省略忽略交换价值。交换价值也必须说,也跟这里的事情有关,但是暂且假装它不存在。

商品价值是那些无差别人类劳动,无差别人类劳动是那些社会必要劳动。
所以说,社会必要劳动,这才是基础,也是核心,是关键根本,这个定义了商品价值,也定义了无差别的抽象的人类的劳动。

所以说,商品价值就是生产供给商品的劳动,劳动用社会必要劳动来核算。不用个别劳动等等来核算,如此而已,仅此而已。

你不能脱离社会必要劳动,不管不顾社会必要劳动,凌驾于社会必要劳动,望文生义,天马行空,玄而又玄,玄空玄幻,大谈特谈无差别劳动,抽象劳动,人类劳动。

说穿了,谁是资本论的基本概念?是社会必要劳动,而不是无差别的抽象的人类劳动。

说白了,所谓无差别的抽象的人类劳动,这是对社会必要劳动的简介而已,勾勒而已,这是社会必要劳动的名片之一,标签之一。

那么社会必要劳动,就是行业劳动,是同种同行的那些个别的具体的劳动之加总混合而已。
混合后,这变为均匀均质的劳动,这就叫无差别劳动。
混合后,这还是具体的劳动,只不过,此时的具体也非具象,需要用抽象思维来看到。这就叫抽象劳动。
在想象中,在抽象思维中,一个行业的一百个企业,互有差异的企业,构成了一个“大车间”,构成了一个“劳动巨人”,此时你不看企业看行业,不看个体看整体,此时你只看“大车间”,“劳动巨人”,那么你能看到这个巨人的具体劳动形态=全行业所有劳动者的具体劳动形态之混合,巨人的劳动量=全行业所有劳动者的劳动量之混合,巨人的产品量=全行业所有劳动者的产品量之混合。这一切,是在抽象思维中看见的,是在想象中看见的,但是,现实当中你看不到这些(就此来说这是非具象的、抽象的)。行业劳动是客观存在,也能在想象中看到,在抽象思维中看到,但是现实当中用眼睛看不到(就此来说这是非具象的、抽象的)。

社会必要劳动这种无差别劳动,是说,社会必要劳动是同种的个别劳动之加总混合,混合后是均匀均质的。
社会必要劳动这种抽象的劳动,是说,社会必要劳动作为同种个别劳动之加总混合,你需要在抽象思维中,在想象中看到。

打比方来说,一个白酒集团公司今年生产了多少白酒?就说,共计生产了一千万吨五十度白酒。这个一千万吨五十度白酒,就是在品种品质上各有不同,各种各样,高中低档都有,在白酒度数上也各有不同,各种各样,高中低度都有,把这些全部混合起来了。所谓全部混合,是指核算方法,统计方法,观察方法,不是在库房里把所有酒瓶都打碎了,真的混合均匀。

社会必要劳动是无差别的抽象的人类劳动,且社会必要劳动就是行业劳动(社会上有各各不同的各行各业,每一行业仅是一些具体人们的特定劳动)而已。那么这里的人类一词,不是全人类的意思,这里的人类劳动,不是劳动共性的意思。这里的人类一词,与非人类相对。非人类的劳动,譬如外星人的劳动,譬如蜘蛛的捕猎劳动,这就不是人类劳动。而任何人们的劳动,张三的,李四的,这工场的,那企业的,其中任何个别的具体的劳动,这就是人类劳动,都是人类劳动。在这里,人类劳动一词近似于人们的劳动。


通过社会必要劳动,我们可以“破译”所谓的无差别劳动,所谓的抽象劳动,所谓的人类劳动。
通过这些“破译”,我们可以概括提炼翻译复述资本论的概念体系,力求实现简单化,通俗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1-3 11:21:38
所谓社会必要劳动,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劳动?特别是,这到底是哪些劳动?

这个问题要搞清,首先要搞清这个问题。完了之后,再来说无差别的抽象的人类劳动。

上述顺序,不能弄反了。

上述顺序,是理解资本论原文原意的顺序,这不等同于资本论原文中的叙述论述的顺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1-3 18:04:06
对无差别的劳动,抽象的劳动,人类的劳动,或许,可能,资本论有多种的论述,多种的用法,多种的含义。
假若如此,则还是要用社会必要劳动来界定这些内容,要用社会必要劳动来“破译”来定义无差别劳动、抽象劳动、人类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所限制所规定出来的含义,是无差别劳动、抽象劳动、人类劳动的含义,或基本含义。

社会必要劳动,也就是行业劳动,这是同种的个别劳动之加总。加总混合后,在另外角度来看,则也是无差别的劳动,且也是抽象的劳动。
但是,资本论当中并没有这样来论述,来定义。
这个,这个,这是对资本论原文原意的概括提炼,翻译复述,是更新换代。

资本论使用了对应关系,等价关系,但是,不是直接明确使用的,而且,是用思辨式语言来表述的,像凝结,转化,价值形式,等等。
像商品凝结劳动,这是说劳动与其产品之间的在数量上的对应关系,对等关系。
像转化,这是说对应关系,等价关系。
像价值形式,这是说劳动的转化。
那么这些思辨式的语言,和这些思辨式语言所表达的对应关系,等价关系等等,如果用统计学语言去表达,那就可以更新换代了,得到新版本的劳动价值论概念体系。
那么这些思辨式的语言,和这些思辨式语言所表达的对应关系,等价关系等等,如果落实到它们所表达的对象身上,再着眼于这些对象(这无非就是劳动、产品、价钱等等),那就可以概括提炼,翻译复述了,对资本论的有关的原文原意,进行翻译复述,概括提炼。

所谓社会必要劳动,到底是什么样的劳动?特别是,这到底是哪些劳动?这个问题,大家要反复琢磨。
在这种反复琢磨中,资本论的有关原文要作为思想材料,思想线索,而不是作为思想标准。
或者说,至少在进行这种琢磨的时候,暂时暂且地,不要作为思想标准。
再换句话来说,打比方来说,马克思关于社会必要劳动之定义,之论述,你要暂时暂且地,来当作谜面,不要当做谜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1-4 11:42:05
什么是无差别的抽象的人类劳动?这个问题取决于下面的问题,不能提前回答。提前回答就容易出错。
哪个是无差别的抽象的人类劳动?商品价值和交换价值。这是无差别抽象劳动的代表,甚至是唯一唯二的无差别抽象劳动。
谁不是无差别的抽象的人类劳动?各个生产单位的个别的具体的劳动。这是人们实际进行的劳动,也是所有的一切的劳动。

一切的生产单位,进行了一切的劳动,构成了总量的劳动。此总量之外,并没有其他劳动、额外劳动、任何劳动了。
换言之,所谓无差别劳动,抽象劳动,仅仅是总量劳动之内部的处理,仅仅是个别劳动之间的处理,譬如统计学处理,等等。
换言之,总的无差别抽象劳动,不能大于个别劳动合计,而要么等于个别劳动合计,要么小于个别劳动合计。其实只能等于。

商品价值,交换价值,这就是无差别抽象劳动的代表,甚至是唯一唯二的无差别抽象劳动。我们不知道无差别抽象劳动的定义,但是我们知道它们的典型代表,我们知道最大最高的无差别抽象劳动是谁们。这就是商品价值,交换价值。从而,考察商品价值,交换价值,就能倒推出无差别抽象劳动的含义了。

神马是猫熊?这是猫和熊之共性的生物吗?这是猫和熊的共同远祖吗?这是像猫也像熊且非猫也非熊的动物吗?这是有猫尾巴的熊?。。。。。。不用猜想,不要越搞越复杂,很简单,去看看熊猫就可以了。

如前所述,商品价值就是行业劳动,是生产供给某种商品的各环节各物料的各种的混合的行业劳动。行业劳动,这也叫平均必要劳动,也叫社会必要劳动。
产品,劳动,是分行业的,一个行业有一个行业的产品和劳动。不同的行业,产品上不同,劳动上不同。在任一行业内部来看,生产同一种产品的这些个别劳动,是同种的劳动,且互相之间有差异。这些同种且差异的个别劳动,在加总混合后,就是行业的劳动了,就是同种且均匀均质的行业劳动。而这个均匀均质的行业劳动,是客观且非具象的。这就是无差别劳动的由来,抽象劳动的由来。

交换价值,是拿着生产出来的商品,或拿着非人类制品(天然地皮,天然森林等等),能够换来的劳动。这个劳动,也就是社会劳动。为什么是社会劳动?这个回头再说。

商品价值和交换价值不同。简单来说,商品价值是生产的劳动,交换价值是换来的劳动。简单来说,商品价值是搞生产的行业劳动,交换价值是被瓜分的社会劳动。

个别劳动,行业劳动,社会劳动,在这里都是统计学意义上的。以一个生产单位(通常是企业,主流是企业)为统计范围,能统计到个别劳动。以一个行业为统计范围,能统计到行业劳动。以一个社会(有各行各业)为统计范围,能统计到社会劳动。
行业劳动=同种同行的那些个别劳动之和。
社会劳动=各行各业的那些个别劳动之和。
总的个别劳动=总量劳动=总的行业劳动(总商品价值)=总的社会劳动(总交换价值)。

商品价值,总商品价值,如前所说,这不限于本期当期的劳动,这可能包含上期往期的劳动。个别劳动,交换价值,都是这样,都包括有关的各期的,不限于一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1-5 10:19:57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指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1]这里提到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被学术界称为第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又指出,“尽管每一物品或每一定量某种商品都只包含生产它所需要的社会劳动,并且从这方面来看,所有这种商品的市场价值也只代表必要劳动,但是,如果某种商品的产量超过了当时社会的需要,社会劳动时间的一部分就浪费掉了,这时,这个商品量在市场上代表的社会劳动量就比它实际包含的社会劳动量小得多。”[2]这里提到的“在市场上代表的社会劳动量”也就是扣除了“浪费掉”的社会劳动时间后的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的社会劳动时间被学术界称为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的确,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指出,“每一种商品(因而也包括构成资本的那些商品)的价值,都不是由这种商品本身包含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它的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种再生产可以在和原有生产条件不同的、更困难或更有利的条件下进行。”[32]

  在这里,我们将“商品的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定义为第三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以上转自:余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几种含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1-5 19:25:42
1993110 发表于 2023-1-5 10:19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指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 ...
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又指出,“尽管每一物品或每一定量某种商品都只包含生产它所需要的社会劳动,并且从这方面来看,所有这种商品的市场价值也只代表必要劳动,但是,如果某种商品的产量超过了当时社会的需要,社会劳动时间的一部分就浪费掉了,这时,这个商品量在市场上代表的社会劳动量就比它实际包含的社会劳动量小得多。”
上述的社会劳动,意思是社会化劳动,与私人劳动相对。

上述的必要劳动,意思是有必要的,不多余的。

上述的社会需要,这个需要,一是指需要,一是指市场需求。在这里的语境当中,可采纳后者。

上述的这个商品量,意思是说,在一定时间地点的市场上,生产供给的某种商品的数量,那总是一定的,总是有实际数量的,为零个或者若干个,从而参与构成了市场供求关系。即便是说,事先对这个商品数量,是有千方百计的调研预测、主动规划,或者是有被动无奈的随波逐流,或者是茫然盲目生产的,等等,总之,商品量是一定的,为这个实际数量(譬如8吨),或那个实际数量(譬如13吨),为其中之一。而不是说啊,既是3吨,也是8吨,也是八万吨等等。

上述代表的社会劳动量,意思是说,能够销售出去的那部分商品量、劳动量,或者,能够换来的社会劳动量(交换价值量)。如果市场上某种商品量(从而其劳动量即价值量)较多或过多,则能够卖掉的商品量(从而其劳动量即价值量)就只是一部分,可能就不是全部了。此时,这某种商品量的交换价值量(能够换来的社会劳动量)也相对较小较少,其交换价格量(能够换来的钱币及其他财物)也相对较小较少。

上述浪费掉了,意思是说,一些商品,一些劳动,是积压过剩了,或者处于积压过剩的态势趋势当中。简单来说,就是没有换来钱,没有卖出去。那么浪费掉了,并不是消失掉了,也不是转移掉了,而是一些商品还在,一些劳动还在,只是没有换来钱,没有卖出去。换言之,这照旧还是一些商品,还是一些劳动(即一些价值),被闲置了而已,积压过剩而已,至少,这些商品及其劳动,在没有报废变质之前依旧如此。

将上述原文,翻译如下,意译如下:尽管每一物品,在这里亦即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都只包含生产它们所发生进行的一定劳动,并且此时来看,这些劳动也是社会必要的劳动。但是,如果这种商品的产量超过了市场的需求,亦即出现了积压过剩,这些劳动的一部分就会积压过剩,这时,这些商品在市场上的可实现价值量,就比这些商品的实际的价值量,就小得多。

按照上述翻译意译,则所谓的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就给解释掉了,解释光了,就不存在了。或许,这样意译,有丢了根,丢了解,丢失了部分细节部分内容,但是,这样意译很合理。

道理上来说,也应该如此。所谓价值,是用社会必要劳动来核算的实际的劳动,用来生产某种商品的实际的劳动。实际生产了多少商品,这些商品实际发生了多少劳动,那么,价值量就是多少。这个道理是确定的,明确无误的。

商品,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产品,是以交换为目的目标之产品,这不是卖光卖净之产品,这是为了出卖之产品。商品价值,就是商品劳动。商品的价值,就是商品的劳动,生产供给的劳动。这个,也不依赖于市场行情,供求关系。你无论是供不应求,还是供过于求等等,都照旧如此。这个定义是确定的,明确无误的。

有了一些商品,自然是有一些生产这些商品的劳动。有了一些劳动,自然是有一些商品。对任一实际生产来说,就任一实际生产来看,当商品数量一定,则劳动数量也一定。当劳动数量一定,则商品数量也一定。你对这任一生产进行事中和事后的考察记录,计量核算,则就是这样。商品的商品数量,商品的劳动数量,二者也有着对应关系,等价关系。在这当中,不排除进行了一些劳动,但产品量为零,存在这种极端情况,这个无所谓,并且可以照旧计量核算为:劳动量大于零,产品量等于零,产值量等于零,成本量大于零,等等。

当商品数量一定,且市场上是供过于求的态势,则商品的价钱相对较低,且商品存在积压过剩趋势。当市场上是供不应求的态势,则商品的价钱相对较高,且商品存在销售一空趋势。在资本主义这个生产关系下,产品产能有随时随地的积压过剩趋势。

但是,无论是任何市场行情,供求关系,无论是供过于求等等,还是供不应求等等,则已经生产出来的商品的数量是一定的,商品的劳动数量(即价值量)是一定的,并不因供求关系的状况及其变化而再生改变。商品数量的大或小,多或少,改变的是什么呢?是价钱(交换价格),是交换价值(能换的劳动),是收入(出售收入),是积压过剩的程度。但是商品的价钱高低,交换价值的大小,商品的积压过剩程度,并不改变既有既定的商品产量,商品价值量。

如果少生产商品,则稍后此后的供不应求趋势大一些,如果多生产商品,则稍后此后的供过于求趋势大一些。但是,无论供不应求还是供过于求,商品数量是可确定的,商品的劳动数量(价值量)是可确定的,并且,也是相对一成不变的。无论将要面对的供求关系怎样,无论身处其中的供求关系怎样,你只要投入了这些劳动,则就是投入了这些劳动,你只要生产出了这些商品,则就是生产出了这些商品。

总之,对马克思的这段话,不要做过多的解读,不要做过多的引申,不要想入非非,就当成平常话理解即可,就当成平常事去解读即可,就是在说积压过剩等等而已。

那么,有一些商品(某种商品当中的一部分商品,或者某种商品的全部商品),它们的卖价较低,销量较少,这能够影响商品价值的定义吗?能影响社会必要劳动的成立吗?能影响商品价值、社会必要劳动之核算方法、适用范围吗?不能。

另外,本来,资本主义的天性,资本主义的本身,就有随时随地的经济危机趋势,产品产能的相对过剩趋势。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本来就是考察资本主义,适用于资本主义的(也涉及社会主义)。马克思说的商品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本来就是根据这些现象事实,本来就是描述分析这些现象事实的。所以说,在这里的事情上,在这里的问题上,不要想入非非,不要一惊一乍,要用平常心看待,作为常识性日常性的东西来看待。

另外,作为理论常识,科学常识,你本来就不能有二种社会必要劳动之定义,不能有多种社会必要劳动之定义。你只能有一种,你必须只保留一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1-6 10:18:20
1993110 发表于 2023-1-5 10:19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指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 ...
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又指出,“尽管每一物品或每一定量某种商品都只包含生产它所需要的社会劳动,并且从这方面来看,所有这种商品的市场价值也只代表必要劳动,但是,如果某种商品的产量超过了当时社会的需要,社会劳动时间的一部分就浪费掉了,这时,这个商品量在市场上代表的社会劳动量就比它实际包含的社会劳动量小得多。”
只包含生产它所需要的社会劳动
只包含生产它所耗费的社会劳动。
只包含生产它所实际发生进行的劳动,劳动用社会必要劳动即行业劳动来核算,不用个别劳动来核算。

上述所需要,这个需要一词,是需要吃饭、需要喝水之需要,意思就是需要进行劳动。你这些实际数量的实际商品,有其实际的生产劳动,对应实际发生进行的劳动,离不开实际发生进行的劳动,就这意思。你不用多想,想成:最优化产量所需要的劳动,最优化效率所需要的劳动,等等。

那么任何时期任何社会,对某种商品,确实有最优化的产量,在这个最优化的产量下,能有最大化的出售量,能有最大化的利润额,等等,等等之类。那么任何时期任何社会,对某种商品,确实有最优化的效率,在这个最优化的效率下,能有最大化的产品量,能有最小化的劳动量,能最节省劳动,劳动效率最高,等等,等等之类。但是,在这里,你不需要多想,不需要考虑这些,引入这些。

在这里,“只包含生产它所需要的社会劳动”,这就是指,实际发生进行的劳动。实际是什么样,那就什么样。那至于说,还能改进成什么样,还应该是什么样,理想化的劳动是什么样,理想化的且现实可行的、经过努力完全能够实现的劳动又是怎么样的,等等,等等,这些都不需要考虑,不需要引入。

上述所需要的社会劳动,这个社会劳动一词,与私人劳动相对,是社会化劳动的意思。而社会必要劳动,与个别劳动相对。

只包含生产它所需要的社会劳动,这句话的意思是,只包含生产它们的社会必要劳动。结合上下文,就实质而言,就这么个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1-6 10:53:23
1993110 发表于 2023-1-5 10:19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指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 ...
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又指出,“尽管每一物品或每一定量某种商品都只包含生产它所需要的社会劳动,并且从这方面来看,所有这种商品的市场价值也只代表必要劳动,但是,如果某种商品的产量超过了当时社会的需要,社会劳动时间的一部分就浪费掉了,这时,这个商品量在市场上代表的社会劳动量就比它实际包含的社会劳动量小得多。
它实际包含的社会劳动量,
它实际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商品价值量。


这个商品量在市场上代表的社会劳动量,
这又是什么劳动量呢?
这要么属于商品价值量(这些商品的自身的劳动量),要么属于交换价值量(这些商品在市场上的身价,在市场上能换的劳动量)。

如果属于交换价值量,即属于这些商品能换的劳动量,则这里的意思是说,这一句话几句话的意思是说,譬如这些商品,数量相对较多过多,有供过于求的态势趋势,则它们的价钱相对较低,积压过剩数量相对较多,它们的交换价值相对较小,能换来的劳动相对较少。比方说吧,这些商品是一万人年的产品(生产这些商品的各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合计是一万人年,商品价值量是一万人年),由于供过于求的态势趋势,则在市场上才能换来四千人年的劳动,才值四千人年的交换价值。那么,“这个商品量在市场上代表的社会劳动量”,这可能是指可以是指交换价值量。这样看,是合情合理的。

如果属于商品价值量,即属于这些商品的自身的劳动量,则要么是自身的全部劳动量(这些商品自身的全部的社会必要劳动量,这包括积压过剩部分的),要么是自身的部分劳动量(这些商品中,能够卖掉的那一部分商品之劳动量)。结合上下文,可以采纳后者,即,这些商品中,能够卖掉的那一部分商品的劳动量,是这里所说的“在市场上代表的社会劳动量”。这样看,也合情合理。

综上,可以分别做二种解读,如下:

1,如果某种商品的产量超过了当时社会的需要,这时,这个商品量在市场上代表的社会劳动量(即这些商品的交换价值量),就比它实际包含的社会劳动量(即这些商品自身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商品价值量),小得多。
备注:商品价值,交换价值,是不同种类的劳动,两相比较之下所谓的大小,说这个大,说那个小,这是就数值来说的,譬如一万人年对比四千人年,则说前者大。

2,如果某种商品的产量超过了当时社会的需要,这时,这个商品量在市场上代表的社会劳动量(即这些商品的实现价值量=商品价值量*成交比例),就比它实际包含的社会劳动量(即这些商品的商品价值量),小得多。

除了上述二种解读之外,还有其他解读吗?就没有了,不应该有了,按说就没有了,可能就没有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1-7 11:14:21
社会化大生产中,企业是主要的生产单位,是代表性的生产单位。像个体劳动,手工小作坊等等就不是。

企业当中,有生产同一种产品的,生产的是同样品种、品质、档次的某种产品,这些企业构成一个行业。

譬如社会上有一百个企业,有成千上万的企业,都生产某种主食面包,同样的主食面包,则这些企业构成该社会的主食面包行业(如果这些企业还分别生产其他多种产品,则这些企业同时也参与构成其他多种行业,也分属于其他多种行业)。

设企业1全年开工生产,劳动规模是一万人年,产品规模是一万件,

设企业2开工生产半年,劳动规模是一千人年,产品规模是八百件,

设企业3规模相对较小,劳动规模是五千人年,产品规模是四千件。
。。。

各个企业,各有各的劳动规模,产品规模,从而也各有劳动效率。互相之间,有诸多差异,各有各的装备水平,装备规模,各有各的劳动形态,等等,分别是同种且差异的个别劳动。

那么,主食面包这种产品,到底是多少产品量、劳动量呢?按哪一个企业的数据呢?以哪一个企业作为标准?

答曰,按所有同行企业的数据,用整体的行业的情况来作为标准。就这么点事,就这点简单通俗,普通平常的事。

就是说,把这些同种同行的个别劳动,进行加总混合。个别劳动量之间相加,个别产品量之间相加,相加之后,就得到了完整的情况,得到了行业劳动量、行业产品量,也得到其中的一单位产品上的整齐划一的行业劳动量。这里的行业产品量上的行业劳动量,及单位产品上的行业劳动量,作为加总混合的结果,也是均匀均质无差别的,也是客观存在的且非具象的、抽象的。

从企业的劳动到行业的劳动,从各个企业的劳动到一个行业的劳动,对同种且差异的各个企业的那些个别劳动,进行加总混合,得到同种且均质的行业劳动,这也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或者叫平均必要劳动。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啊?什么是抽象的劳动,无差别的劳动啊?就这个。
这个,就是普通平常的统计学处理而已,就是普通平常的核算计量而已。这样做,也是为了理论上的方便而已。你不用多想,不用想入非非,不要搞成玄而又玄的东西,不要搞成莫名其妙,妙不可言的事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1-7 14:07:16
1993110 发表于 2023-1-5 10:19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指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 ...
的确,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指出,“每一种商品(因而也包括构成资本的那些商品)的价值,都不是由这种商品本身包含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它的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种再生产可以在和原有生产条件不同的、更困难或更有利的条件下进行。”[32]

  在这里,我们将“商品的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定义为第三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当期生产的每一种商品(因而也包括构成资本的那些商品)的价值,在进入相应下期等等的时候,都不是由这种商品本身包含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它的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种再生产可以在和原有生产条件不同的、更困难或更有利的条件下进行。



上述红字,是人为插入的。插入的这些文字,或者之类内容的文字,是必要的,应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1-7 15:38:48
1993110 发表于 2023-1-5 10:19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指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 ...
的确,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指出,“每一种商品(因而也包括构成资本的那些商品)的价值,都不是由这种商品本身包含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它的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种再生产可以在和原有生产条件不同的、更困难或更有利的条件下进行。”[32]

  在这里,我们将“商品的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定义为第三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将有关原文转帖如下:

不以资本有机组成部分的变化或资本绝对量为转移的利润率波动,可以在下述情况下发生:预付资本——不管是以固定的形式存在还是以流动的形式存在——的价值提高或降低,是由于预付资本的再生产所必需的劳动时间的增加或减少,而这种增加或减少与现有的资本无关。每一种商品(因而也包括构成资本的那些商品)的价值,都不是由这种商品本身包含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它的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已经消费掉了的除外。因此,前面关于商品价值的分析,如第一卷,是以再生产的条件不变为前提的。这种再生产可以在和原有生产条件不同的、更困难或更有利的条件下进行。如果在改变了的条件下再生产同一物质资本一般需要加倍的时间,或者相反,只需要一半的时间,那末在货币价值不变时,以前值100镑的资本,现在则值200镑或50镑。如果这种增值或贬值以同等程度影响资本的一切部分,利润也就会相应地表现为加倍的或减半的货币额。但是,如果它包含着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就是说,使可变资本部分对不变资本部分的比率提高或降低,那末,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率就会随着可变资本的相对提高而提高,随着可变资本的相对降低而降低。如果只是预付资本的货币价值(由于货币的价值变动)提高或降低,那末,剩余价值的货币表现就会按相同的比例提高或降低。利润率则保持不变。


以上转自:第07章 补充说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1-8 10:29:41
1993110 发表于 2023-1-5 10:19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指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 ...
的确,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指出,“每一种商品(因而也包括构成资本的那些商品)的价值,都不是由这种商品本身包含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它的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种再生产可以在和原有生产条件不同的、更困难或更有利的条件下进行。”[32]

  在这里,我们将“商品的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定义为第三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很明显,马克思上述这段话,是讨论商品价值量(生产供给商品的劳动量,用社会必要劳动来核算的劳动量)之变动问题。特别是,讨论往期上期的一些产品(有往期上期的把它们生产供给出来的劳动量),来到了下期当期(此时有下期当期的生产供给同样产品的劳动量),会面临劳动量变动之问题(前后对比,上期和下期对比,往期和当期对比,生产供给同样产品的时候,单位产品上的劳动量会有变动波动)。
譬如去年生产出来的河沙,有去年生产它们的劳动量。去年没有用光,剩下很多,结转到今年来使用(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

今年还继续生产河沙,同样的河沙,有今年的劳动规模、产品规模、劳动效率,这和去年相比会有所不同,有或大或小的变动。

那么马克思就关注了这种变动,讨论了这种变动,并用于有关的分析。

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因为上述这些事情,这些问题,这些内容,就变动了拓展了补充了社会必要劳动之定义,之计量。

并且,这其实和社会必要劳动之定义含义,之计量核算,并没有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1-8 11:46:54
社会必要劳动,就是把一个个企业的个体化的劳动,看成一个行业的整体化的劳动,也就是个别劳动加总混合为行业劳动而已。

核算社会必要劳动,需要确定核算的时间范围(18世纪的,或者19世纪三十年代的,或者22世纪的,等等)。也需要确定核算的地理范围(某乡村,或某省市,或某国家,或某大洲,或全球等等)。也需要确定所核算的产品(是面包还是布匹?是面包中的主食面包还是果酱面包、奶油面包?是主食面包中的黑麦面包还是小麦面包?是主食面包中的高档产品还是低档产品?等等)。

核算社会必要劳动,需要确定核算期的大小。是以一个月为一期,还是以一个星期为一期,还是以一天为一期,还是以半年为一期,还是以一年为一期,还是以三年为一期,还是以八年为一期,十年为一期,等等?都可以。核算期的长短大小,这个根据实际情况,根据研究需要。你可以逐年核算,也可以逐月核算,也可以逐天核算,等等。

核算期如果不同,核算的数值也不同。设某一行业有十个生产单位,你如果逐天核算,会有今天的行业劳动规模、行业产品规模、行业劳动效率,以及今天一单位行业产品上的行业劳动量(即今天一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当然,也会有前天的,会有明天的,会有后天的,等等。每一天的数据之间会有或大或小的波动。你如果逐月核算,会有一月份的,二月份的,三月份的,等等,每一月份的数据之间会有或大或小的波动。你如果逐年核算,会有2000年的,2001年的,2002年的,等等,每年的数据之间会有波动。各天的数据之间有所不同,各月的数据之间有所不同,各年的数据之间有所不同,等等,并且,它们分别都对,各自分别成立。那么逐天核算对比逐月核算,对比逐年核算,等等,数据上的差异更多更大,这也是分别都对,各自分别成立。

核算社会必要劳动,可以一期一期的,也可以跨期。譬如你可以一年一期进行核算,同时,又三年一期,五年一期,等等,这也是分别都对,分别都成立,同时都成立,虽然,不同角度上会得到不同的数据。

社会必要劳动,是生产供给某种产品的实际发生进行的劳动。这是实际发生进行的那些个别劳动,加总混合为行业劳动。实际中什么样,那就是什么样。实际中是多少,那就是多少,都是据实核算。那么产品生产出来之后,生产该产品的各个企业的劳动也是完毕完成,企业劳动加总出来的行业劳动即社会必要劳动,也是一成不变,相对一成不变了。

社会必要劳动,只有上述这种定义,这种含义,并没有其他含义,并没有多种定义。社会必要劳动有定义,且只有一种定义,这也属于常识性的东西了。你没有必要怀疑马克思的有关定义,也没有必要动摇马克思的有关定义,也没有必要担心马克思的有关定义。退一步来说,退一万步来说,那你除非确有必要,你就不需要有动摇,有顾虑。而在思索探索的时候,也确实应该空想狂想乱想,这个完全有必要,完全很对很好,但是,在提供正式观点,正式成果的时候,那就要明确而坚定,尽量明确,尽量坚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1-9 12:17:22
将有关原文转帖如下:

不以资本有机组成部分的变化或资本绝对量为转移的利润率波动,可以在下述情况下发生:预付资本——不管是以固定的形式存在还是以流动的形式存在——的价值提高或降低,是由于预付资本的再生产所必需的劳动时间的增加或减少,而这种增加或减少与现有的资本无关。每一种商品(因而也包括构成资本的那些商品)的价值,都不是由这种商品本身包含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它的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已经消费掉了的除外。因此,前面关于商品价值的分析,如第一卷,是以再生产的条件不变为前提的。这种再生产可以在和原有生产条件不同的、更困难或更有利的条件下进行。


不以资本有机组成部分的变化或资本绝对量为转移的利润率波动,可以在下述情况下发生:预付资本——不管是以固定的形式存在还是以流动的形式存在——的价值提高或降低,是由于预付资本的再生产所必需的劳动时间的增加或减少,而这种增加或减少与现有的资本无关。在预付资本再生产的劳动时间之变动当中,每一种商品(因而也包括构成资本的那些商品)的价值,都不是由这种商品本身包含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它的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已经消费掉了的除外。因此,前面关于商品价值的分析,如第一卷,是以再生产的条件不变为前提的。这种再生产可以在和原有生产条件不同的、更困难或更有利的条件下进行。


上述红字,在预付资本再生产的劳动时间之变动当中,这句话或类似内容的话,不是原文,是根据原文的上下文,人为插入的。那么这种插入,是可以的,应该的,有助于理解原文原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1-9 12:31:57
转帖,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采用重置成本计量时,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重置成本是一种现行成本,它和原始成本在资产取得当时是一致的。之后,由于物价的变动,同一资产或其等价物就可能需要用较多的或较少的交换价格才能获得。

与原始成本属性相比,重置成本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重置成本表示企业现在获得该资产或劳务所须支付的数额。客观上它是现行投入价值的最佳计量。用它与现行收入配比计算利润富有意义。
(2)以现行重置成本与现行收入相配比,可以将资产持有损益与营业损益区分开来,提供有意义的会计信息。
(3)如果要持续取得这种资产,现行重置成本就表示资产对企业的价值。
(4)以各项资产现行重置成本相加的总额,比以不同时期所发生的历史成本相加的总数更富有意义。
重置成本属性的主要缺点是重置成本的确定缺乏客观性。由于计量重置成本之日 在市场上所销售的商品,价格可能并非完全一致,加之销售条件等可能不完全相同,因此,在重置成本数额确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些主观因素。再者,在计量重置成本之日,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企业有些资产也可能在市场上很难找到与之相同甚至相似的资产,对于这些资产的重置成本只能依靠估计,重置成本的确定由此更带有主观的成分。
重置成本法的适用环境和用途:比较适合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物价上涨快。用途:管理人员进行决策的时候使用,因为这样可以很客观的反映出人力资源的真实成本,能有利于做出正确的判断。

转帖完毕。

重置成本,跟这里的问题,跟上述的所谓的第三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有关系的,是同类的思路,同类的手法。

重置成本,是看钱,用价钱来计量核算,是用当前的价钱,计量核算往期上期置办的资本资产之现值市值。

重置“价值”,是看劳动,用劳动时间来计量核算,是用当前的劳动时间,计量核算往期上期置办的资本资产之劳动时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1-9 15:16:37
将有关原文转帖如下:

不以资本有机组成部分的变化或资本绝对量为转移的利润率波动,可以在下述情况下发生:预付资本——不管是以固定的形式存在还是以流动的形式存在——的价值提高或降低,是由于预付资本的再生产所必需的劳动时间的增加或减少,而这种增加或减少与现有的资本无关。每一种商品(因而也包括构成资本的那些商品)的价值,都不是由这种商品本身包含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它的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已经消费掉了的除外。因此,前面关于商品价值的分析,如第一卷,是以再生产的条件不变为前提的。这种再生产可以在和原有生产条件不同的、更困难或更有利的条件下进行。
不以资本有机组成部分的变化或资本绝对量为转移的利润率波动,可以在下述情况下发生:预付资本——不管是以固定的形式存在还是以流动的形式存在——的价值提高或降低,是由于预付资本的再生产所必需的劳动时间的增加或减少,而这种增加或减少与现有的资本无关。每一种商品(因而也包括构成资本的那些商品)的现行价值、现时价值,都不是由这种商品本身包含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它的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已经消费掉了的除外。因此,前面关于商品价值的分析,如第一卷,是以再生产的条件不变为前提的。这种再生产可以在和原有生产条件不同的、更困难或更有利的条件下进行。




上述红字的现行价值、现时,是根据原文原意,根据上下文,人为插入的。这符合原文原意,有助于理解原文原意,使得原文原意更为明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1-10 14:47:38
将有关原文转帖如下:

不以资本有机组成部分的变化或资本绝对量为转移的利润率波动,可以在下述情况下发生:预付资本——不管是以固定的形式存在还是以流动的形式存在——的价值提高或降低,是由于预付资本的再生产所必需的劳动时间的增加或减少,而这种增加或减少与现有的资本无关。每一种商品(因而也包括构成资本的那些商品)的价值,都不是由这种商品本身包含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它的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已经消费掉了的除外。因此,前面关于商品价值的分析,如第一卷,是以再生产的条件不变为前提的。这种再生产可以在和原有生产条件不同的、更困难或更有利的条件下进行。
计量核算社会必要劳动,需要确定核算期,譬如以一月为一期,或以一季度为一期,或一天一期,或一年一期,或三年一期,或八年一期,等等。这都是可以的。根据实际情况,根据研究需要,可以选定一种核算期,或多种核算期,这都是可以的。这里以一年为一期,来作为例子。

2000年,设某地该年有若干个河沙生产单位、河沙生产企业,构成河沙这种产品的一个行业。设某地该年有河沙的行业劳动规模一万人年,河沙的行业产品规模一千万吨。从而一吨河沙上有行业劳动时间若干,从而河沙行业有行业的整体化平均化的劳动生产率为若干。
这些河沙企业,在该年365天出售产品的时候,分别有河沙价格。价格是随时随地变动的,各个企业的出售价格有所不同,同一个企业出售河沙也是价格不固定的。今天上午,可能某企业的单位价格是一吨十块钱,今天下午,可能某企业的单位价格是一吨十二块钱。今天,可能这个企业的单位价格是一吨十一块钱,那个企业的单位价格是一吨十二块钱,那那个企业又是十一块五,等等。明天,各个企业的出售价格,可能又有变动,分别变动,诸如此类。虽然价格是随时随地变动的,但是,总是能计量核算出行业的价格,即行业的产值。
具体的计量核算方法,可以有多种。譬如,其中之一是,按每天每吨的价格,进行加权平均。共有行业产品一千万吨,其中任意一吨的价格是变动的,今天十块钱,明天十一块,后天九块钱,诸如此类,这样变来变去,那么全年365天,进行有关的加权平均,就能得到一吨河沙的全年的平均化的价格。那么,任意一吨河沙,它的价格也变来变去,但是在变来变去当中,经过了120天后,在121天的时候,它被以某个价格卖掉了,则这一吨河沙,就仅仅按121天来加权平均。就是说,任意一吨河沙,它可能365天也没有被卖掉,也可能三天就被卖掉了,也可能三个月才卖掉,等等。总之,针对每一吨的河沙,分别按照其待售时间、出售价格(一千万吨河沙,每一吨的待售时间有所不同,每一吨在每一天的出售价格有所不同),进行加总,进行加权平均,就能得到一千万吨河沙的在该年的行业价格即行业产值。这里假设为一亿元的行业产值,设某地该年有河沙的行业产值规模一亿元。
总之,2000年,该期该地的河沙行业,就有行业劳动量一万人年,行业产品量一千万吨,行业产值量一亿元。当然,这也完全可以是其他数据。具体核算中,就按实际的数据。
那么,该期该种商品一千万吨河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设为一万人年,而该期该种商品的价值也是一万人年(这里省略忽略物化劳动问题,这仅仅是为了表述方便,不影响实质)。
那么,这一千万吨河沙,是该期生产的该期商品。这该期该种商品,其该期的实际的行业劳动量(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合计是一万人年,其商品价值也假设为是一万人年。则说:这一万人年的行业劳动时间,就是该种商品一千万吨河沙的原始的商品价值,简称原始价值。生产某种商品时候的价值(生产某种商品时候的劳动),叫做原始价值,这是原始的当初的商品价值。

2001年,河沙行业有行业劳动量九千人年,行业产品量一千二百万吨,行业产值量一亿元。

2002年,河沙行业有行业劳动量一万一千人年,行业产品量一千一百万吨,行业产值量一亿三千万元。

。。。。总之,各个时期,各有劳动量,产品量,产值量。各期之间,这些量上,分别有或大或小的变动,其中包括零变动。

每一期的产品,可能当期卖光了,也可能没有卖光。卖光了的话,就暂且不管它们了,卖光了就卖光了吧,在之后,咱们就不再管它们了,暂且不管它们了。
没有卖光的话,可能就结转到下期继续出售,或者结转到下下期继续出售,等等。
当往期生产的产品,在之后的某一当期继续出售,此时,可能有同种同样的产品在被生产,继续生产该种商品。这里假设,各期的产品之间,差异足够小,没有足够大的更新换代,在品种品质上没有足够大的差异,仍旧是属于同种同样的产品。
当往期生产的旧批次的产品,在之后的某一当期继续出售,此时,有同种同样的新批次的产品在被生产,继续被生产。这新批次的产品,当然有该当期的劳动量,有自身的原始价值量,有该当期该批次生产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此时,这当期生产的新批次的产品,和往期生产的旧批次的产品,是一模一样的,就好像这些都是当期生产的,则此时,就用当期生产中的单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充作往期生产中的单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称为:往期某种商品的现行价值,这是往期某种商品的现行的当期的商品价值。

请注意,现行价值,是用现行的某一当期商品的单位商品价值,直接充当同种的往期商品在当期的单位商品价值。这并没有经过有关的计量核算,这也不涉及社会必要劳动及其时间的重新核算、另行核算。这也并没有否定排斥往期商品的原始商品价值。
请注意,现行商品价值,原始商品价值,是按照社会必要劳动及其时间的同一个定义,和同一个计量核算方法。并且,现行价值,原始价值,是并行不悖的,不存在谁排斥谁,谁否定谁。
打个不恰当比方来说,一个化学专业的学生,同时再读一个法学专业,就不行吗?当然行,并行不悖,不存在谁排斥谁,谁否定谁。你在化学教室里看,他是化学专业的学生。你在法学教室里看,他是法学专业的学生。

那么,如果某一当期,不再继续生产某种商品了,亦即,此当期之中,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零,某种商品的商品价值量为零,但是,又有往期生产的某种商品,在此当期继续出售,则这些往期生产的某种商品,仅有原始商品价值,并没有现行商品价值(或者说,有现行价值,但现行价值的价值量为零)。

那么,如果某一当期,继续生产某种商品,譬如才生产一百个(当期的产品量相对很小,当期的劳动量价值量也相对很少,且劳动生产率低于或高于往期),而往期生产的同种商品,有一万个在该一当期继续来出售(往期的产品量相对很大,往期的劳动量价值量也相对很多,且结转到该当期继续出售),则往期产品的现行商品价值量,应该如何核算计量呢?这个,所谓现行价值量,这不需要考虑当期与往期的混合核算,跨期计量核算,这个是各账各算。往期的商品,有自身的原始商品价值量。当期的商品,有自身的原始商品价值量。二者各账各算,各自算各自的,自个儿算自个儿的。算完了之后,拿着当期的单位商品价值量,直接充当往期商品在当期的单位商品价值量,并叫做往期商品在当期的现行商品价值量,这就完了。

那么,如果往期的商品,在这个当期继续出售,又在那个当期继续出售,譬如,2000年的河沙没有卖光,剩下的在2001年继续出售,没有卖光,剩下的又在2002年继续出售,等等之类,则往期的商品,就分别有多个现行商品价值了。就是说,2000年生产的河沙,有2000年生产它们时候的原始商品价值,又分别有2001年的现行商品价值,和2002年的现行商品价值,等等。并且,这些2000年生产的河沙之原始商品价值量,与现行商品价值量之间,会有或大或小的变动。并且,这些2000年生产的河沙,之不同时期的现行商品价值之间,也会有或大或小的变动。

综上所述,原始商品价值是某种商品生产时候的商品价值,而现行商品价值,是往期生产的某种商品,套用了当期现行同种商品的单位商品价值。或者说,往期生产的某种商品,在套用再生产之单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时候,会有现行当前标准的商品价值量,这叫做(往期所生产商品的)现行商品价值量。原始商品价值和现行商品价值,是不同的视角,二者并行不悖,并且是按照社会必要劳动及其时间的同一个定义,和同一个计量核算方法。也就是说,并不存在所谓的第三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及其时间,存在的只是同一种含义的有唯一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及其时间。

根据实际情况,根据研究需要,当需要采用原始商品价值的时候,那就采用原始商品价值。当需要采用现行商品价值的时候,那就采用现行商品价值。诸如此类,如此等等。


另外,
如前所述,按照唯一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及其时间,我们可以对任意某种商品,按照不同的核算期,分别核算其社会必要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譬如,以一年为一期进行核算,或者,以三年为一期进行核算,或者以八年为一期进行核算,等等。这分别都成立,同时都成立,当然,核算出来的数据数值是有所不同的。
如前所述,在任一核算期下,譬如都是按一年一期,则不同时期的社会必要劳动及其时间,会有所变动波动,会有所不同。
这些变动波动,都很平常,都很正常,也不影响社会必要劳动及其时间的含义上的唯一性,也不需要改变这个唯一性。除非确有必要,就不要改变这个唯一性,动摇这个唯一性。
当然,我们也需要关注这些变动波动,并分析处理这些变动波动,并用于有关的理论问题、理论建构上。
而马克思,在这些方面,都为我们做了一些开拓,做了一些示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1-10 14:53:59
前面,对所谓的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对所谓的第三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做了一些分析,辨析,结论是:不存在所谓的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不存在所谓的第三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仅有一种含义,仅有一种计量核算方法,并没有多种。

第一,资本论的原文原意里面,并没有多种。

第二,资本论的理论内容,资本论的逻辑体系,资本论的发展拓展,也不需要有多种。

第三,也不能有多种,如果有多种,这也不符合科学科研的常识常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