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国家清退P2P的政策冲击作为工具变量(instrumental variable, IV)来研究影子银行对房价影响的区域异质性特征是一个有趣且有潜力的方法。然而,要使这一策略成功,必须满足IV方法的基本假设:
1. **相关性**:该政策冲击需要与内生解释变量——影子银行规模——高度相关。从理论上讲,P2P清退政策确实可能对影子银行的规模产生影响,因为P2P平台被视为广义上的影子银行系统的一部分。
2. **外生性**(Exclusion restriction):这是最关键也是最难以验证的假设。工具变量必须仅通过其对解释变量的影响来间接作用于被解释变量(房价),而不能直接或以其他方式影响被解释变量,除了通过这个渠道。这意味着P2P清退政策本身不应该直接影响房价,除非是通过改变影子银行规模这一路径。
3. **独立性**:工具变量应该与模型中的误差项不相关,即在控制了所有可观测的和不可观测的其他因素后,该政策冲击只影响影子银行规模,而不直接作用于房价或通过其他途径间接作用于房价。
验证外生性的方法包括历史分析、政策设计细节、以及可能利用断点回归(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 RDD)等自然实验策略。例如,如果P2P清退政策的实施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或者是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触发,而这些条件与房价本身无关,则可以提供额外证据支持其外生性假设。
然而,实际上判断一个政策冲击是否完全满足IV方法的要求非常复杂,并且可能受到数据限制的影响。因此,在使用这种策略时应该谨慎进行,并在论文中详细讨论所做假设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同时,可以通过敏感性分析或采用多种工具变量来检验结果的稳健性。
综上所述,虽然将P2P清退政策作为工具变量具有理论上的可能性和吸引力,但在具体应用前需要深入探讨其是否满足关键假设,并通过实证证据加以支持。
此文本由CAIE学术大模型生成,添加下方二维码,优先体验功能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