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4883 87
2011-06-16

往事如烟,似乎只是一种神话



原洛阳拖拉机厂退休老工人的回忆:国企1990年代改制转轨前工人阶级的幸福生活



我仍然记得 那个时候国有企业工人阶级享受的待遇:
  没结婚的企业提供免费宿舍。结婚的提供免费住房,一般三级技工以上就能分到两居一厅。工程师和厂领导住房稍好点,也不超过三室一厅,绝对没有现在那种资本家住的豪宅。
     我全家双职工上班的薪水能够养活老少三代(5男2女9口之家),我们的子女从小学到大学是全义务免费教育。小学学费2元,中学学费4元,书本费每学期1——2元。在厂里食堂吃饭有补贴,一个人每月10——15元吃得很好。
少数家庭的负担重困难户可以申请免除学费,ZF和企业工会还提供困难补助。学生每年有免费体检、防疫卫生,看病校医免费。学校组织免费放映电影、免费借阅图书、免费提供文艺社团学习、免费参观历史博物馆、军事博物馆、少年宫、青年宫学绘画、音乐、舞蹈、写作也是免费的。寒暑假回家探亲学生票价是半价。
子女生大病所发生的医疗费,父母单位各报销50%。工人有权免费参加工人文化宫业余文学创作、绘画、文艺团体。所有的市政公园都是公益性的,公园门票一般5分钱,故宫门票只需要1毛钱。每年国庆大典无论工农兵还是老人和孩子都可以自愿来到中心广场欢庆国庆,人们欢聚一起没有阶层、阶级、等级贵贱的区分。那时当官的、有点钱的都低调做人,也教育子女要朴素、低调,绝不敢随便摆谱,欺压百姓。
那时候的街道上的警察真得称得上人民警察,老弱病残过马路交通警会主动过来搀扶你。居民有困难首先愿意找警察帮助。
  
那时的社会治安好:
那时候拾金不昧是平常事,社会上人与人很亲和,没有现今的冷酷和你争我夺。扶老携幼、助人为乐蔚然成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邻里家盖房子会有很多亲朋好友邻居帮助,可谓是人民帮助人民,人民管理自己,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哪里有困难哪里有人民子弟兵出现,总之,那个时候活的很安全、很轻松快乐,那个时候是穷点,但大家过的都是一样的生活,那个时候新中国还处在少年时期,需要医治百年贫弱、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的创伤,需要摆脱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封锁,需要偿还苏联债务,能够做到教育、医疗、住房免费实在不容易,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前占据人口大多数的文盲给教育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然而那个时代在短时期内扫除了文盲 ,同时毛泽东发起了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全民健身运动,摘掉了洋人强加给中国人民头上的“东亚病夫”的帽子!建立了一整套城乡防疫体系,所有的瘟疫被一扫干净。
  
  那个时代的工人阶级地位高:
  厂里每个班小组订阅免费报纸,工厂有图书馆,工人有自己的文艺宣传队,乐器、道具由工厂提供,带薪排练节目;工厂有几乎免费的幼儿园,女工可以按时离岗喂奶,女工不方便的日子可带薪休假,所以才有了延续至今徒有虚名的“例假”。那个时候工人洗澡免费,理发免费,(无条件洗澡的工厂给工人发放洗理费)工人家属可以到工厂免费洗澡,到了冬天划长江为界根据温度差异给工人发放煤火费,看病只要带着医务室开具的三联单不用带钱就可以到指定医院看病,小病更方便,到工厂医务室看病,大企业还拥有工人自己的卫生院,工作服每年发一套,手套每月发一副,肥皂、洗衣粉用不完,到了夏季工厂免费发放白糖,山楂、茶叶;免费看电影(那个时候几乎每个月都能看两场免费电影,如今昂贵的票价已经有许多人看不起电影),免费观看运动会, 工人及其家属病重工会派人来慰问,根据情况还可以派职工来家中照料;如果你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工厂会派人敲锣打鼓来家中报喜,给你戴上大红花。你退休了工会主席亲自带队来家中慰问,并贴上大红的《光荣退休》的喜报,退休工人安享晚年!每年5.1节、春节工会带着慰问品来家中慰问退休工人。单身工人如果工厂有条件能安排的还给居住困难的职工提供免费单身宿舍,宿舍里的生活设施全由工厂提供(包括各种文体活动,报纸,篮球,哑铃)。
  
那时的干群关系好,不是现在这种老板和奴工的关系:
全部职工按国家规定享受带薪丧葬假三天,婚假三天、产假40天等。体弱职工享受轻工作照顾,慢性病享受劳保待遇(长期带薪休假)。先进工作者还可以免费保送上大学,毕业之后回到工厂继续为人民服务,即当时流行的说法:“社来社去”。大学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不是培养特权阶层的跳板,人们享有普遍的平等和劳动教育文化的自由。只要你有正当的文化爱好工厂都会支持你,那个时候的厂长(现在叫总经理、董事长)与工人血汗相连,与工人一起劳动,那个时候高中毕业或者初中毕业就可以分配到工作单位,随着工龄的增长自动提高薪水,人们不会为就业和失业而担忧。
总之1990年改制转轨大搞私有化以前,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在国企中,那个时代给工人阶级带来的好处多得数不胜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6-16 16:39:54
说实话,我并不认同政治运 动的年代,对于中国我比较认同恢复苏式计划的80年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6 16:55:50
我是认为那个年代大部分的利益都被国企员工占了,而占绝大部分比例的农民呢,很显然,生活得很苦。当然,那个年代的风气还是值得我们怀念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6 17:02:08
DreadLord8809 发表于 2011-6-16 16:55
我是认为那个年代大部分的利益都被国企员工占了,而占绝大部分比例的农民呢,很显然,生活得很苦。当然,那个年代的风气还是值得我们怀念的~
现在多数农民又好过么?以前的中国农民还有赤脚医生的医疗保障(虽然经常出医疗事故),但总比现在看不起病好么。
而且还要说一点城市工人的来源正是农民,你随便去问问祖上一代是不是农民。那是49年后国营企业时招工招进城的
工业化的发展过程,至早都会改善农民的生活。以剪刀差来说苏联也只不过实行了十几年,二战结束就停止,还反哺农业。至于东欧各国,像东德、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根本就没有经过什么对农业的剪刀差,一开始相反还在反哺农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6 19:18:58
中国最好的时期是80年代
终结了动乱,不搞政治运动,搞经济建设了
真正的思想解放,言论很自由了
农民通过承包获得了收入和自由了
工人可以拿奖金了
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不再是臭老九了
没工作干的可以搞个体了,有钱的可以当老板了
人们收入快速增加,却没有高房价、高药价、高教育收费等让人绝望的事情
腐败还是初期,程度远没有现在严重

总之,那是一个普遍受益的时代,绝大多数人赞成改革。用西方经济学的概念是帕累托改进时期。
收入差别开始扩大,但在可接受的范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18 15:44:44
4# 精忠岳飞




要知道那个时代农民连饭都吃不饱,起码现在能吃上饭不是嘛,这可是最最起码的要求。就像你说的很多农民进城当了工人,但你知道中国的农民有多少吗?积了八辈子德才有可能当上工人,那种制度是极其不合理的,缺少流动性,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照那样发展下去,工人养的好好的,农民迟早得饿死。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现有的制度也有诸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农民问题上还有许多难题需要解决,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赞同80年代的国企,我们要看到国企改革的成果,绝不是诸如赤脚医生之类的可以代替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