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3116 9
2011-06-16
你是否想过,几年后我们将不得不回顾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这是一个粮食价格上涨,能源价格飙升,世界人口激增,各种自然灾害不断刷新历史纪录的时代,ZF则面临着来自这些方面的各种威胁。到那时我们再问自己:当初究竟在想什么呢?在发展、气候、资源 、人口等压力如此明显之时,我们为什么没有恐慌呢?

“唯一的答案是否定的。” 澳大利亚的资深环保企业家保罗.基尔丁(Paul Gilding)在他的新书《大震荡:为什么气候危机将导致购物时代的终结和新世界的诞生》一书中表示,“当你被一些大到足以改变你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事物所影响之时,否定它是自然的反应。但是,一旦等得越久,我们的反应也将越激烈。”
  基尔丁引用一个科学家联盟组织,环球足迹网络(Global Footprint Network,简称G.F.N.)的研究成果,该组织主要负责计算多少个“地球”,才能满足当前的增长需要。根据G.F.N.的数据,目前,全球相当于在消耗使用1.5个地球。我们消耗地球资源的速度远远大于它可持续性增长的速度,也就是说,我们正在透支未来。 “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基尔丁说。
  这可不是科幻小说。此刻正发生的,是我们体制与自然体制的一次碰撞。去年在也门,我看到在首都萨那,油罐卡车都用来运送水了。为什么呢?因为萨那很可能是未来十年内全球第一个耗尽水资源的城市,当这个国家的这一代人正在以150%的可持续容量生活之时,一切皆有可能发生。
  “如果你砍伐的树木比你种植的更多,你最终会把树都用完,”基尔丁在书里写道, “如果你把多余的氮加入水系统中,改变的是那个水体所能维持生命的种类和数量。如果你使地球的二氧化碳层增厚,地球将会变暖。如果你同时做这些或者更多,改变的,将会是整个地球的运转系统,并对人类社会、经济和生存发展产生影响。这可不是投机预言,这是高中科学常识。”
  这也是时事。“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中,人类与自然界的冲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激烈,”中国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最近表示,“资源枯竭和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瓶颈,严重阻碍了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基尔丁认为,中国的环保部长正告诉我们,“"世界是满的。" 在当前技术下,我们使用这么多的资源,排放这么多的废物,早已使地球达到了某种极限。按照自然的影响力,经济将变得更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6-16 21:47:53
谢谢楼主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11 09:36:20
世界是满的,资源是有限的。
我想,当你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很多人是赞同的。但是在赞同的背后采取的是什么措施呢?是相反的措施。大家虽然都知道要来节约资源,要为我们自己,为世界上的所有同胞,为后代做点什么,及时不能将环境变得更好,但是至少不要将它弄糟。
可是,大家仅仅是知道,甚至来充分的意识到都没有,更谈不上大家都采取措施来改善了。
不从大方面讲,就从我们身边的小小的事情:买卖东西时的一次性塑料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拿出塑料袋,没有人不知道它的危害,但是它的频繁使用又是你我不能阻止的,甚至在买卖中,如果我们也手拎着这种塑料袋,那么我们也是谋害环境的帮凶。
世界是满的。我们怎么做?可能有待大家集体一同自觉采取措施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1 23:24:34
说的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2 13:42:49
谢谢楼主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2 14:38:30
矛盾无处不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