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2-2-22 11:10:50
与其扭扭捏捏地说,不如理直气壮地讲;
一个学术观点,有必要欲言又止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2 11:21:58
索然 发表于 2012-2-21 22:36
大哥,控制不等于控制就完全实现了,控制的完全实现依赖很多条件.
我没有说我读完全集呀,也没有必要呀.我是 ...
呵呵!刚看到这个贴子。昨天忽略了!

不是你是怎么查遍全集的。反正不是读!

你的反问也是十分有意思。(下面的话,我的解释是用蓝字,当然你懒得看,那也是你的权利)

反问您一句呀,如果马克思的分析是正确的,为什么英国没有出现福特那样的大规模工业企业!


福特的企业经营方式的不断转变,恰好适应了马克思的那些论断。但是一些人在剖析这种方式的时候,根本把一些混乱的思想加进去了。所以,既不理解福特方式的特殊性的局限性,也不了解福特方式的社会的暂时的合理与必然过时,并被新的生产方式所取代的结局。

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欧文曾把他的那一套设想(而且他还在本地实验得相当成功)拿到美国云进行试验,但是他不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他想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的所有制的情况下,做他的试验,必定要失败。这个例子,马克思恩格斯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所以,福特方式也是这样,这是一个企业演进的特殊的例子,但是其一福特是在资本主义所有制下进行生产的,因为改变不了资本和劳动对立的事实,二是福特的方式无论是从小到大,然后再从规模化到分散等等,这完全是一种分工协作,产生新的分工和新的协作的不断的过程,这里面,市场需求、科技发展和应用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且这里有一个最大的前提不是其他竞争个来的消灭,而是更多此类的企业的建立,因建立的企业总是比老的企业能够运用更加先进的技术。象福特这样的企业的这种生产方式的演进过程,恰好不是否定了马克思,而是证明了马克思关于机器大工业的阐述的正确,只不过是现在的人由于受自己的阶级局限和思想局限,不能正确的理解这一现象而已。


为什么英国没有出现一个管理阶层,为什么20世纪70年代以前,英国高等学校没有MBA这样一个专业呢.答案就是我在第一个帖子里提出的是技术工人控制了实际的生产过程.


谓管理层,在资本主义企业达到一定的规模的时候必然会出现,会取代资本家本人的经营和管理。这首先表明了竞争的激烈,需要引进一些高素质的人才,以集体的智慧来弥补个人的不足,因此,这是资本的积累、集中和市场激烈竞争的必然产物。至于管理层的演进,既取决于一个企业的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机器的应用程度(个人的小企业无论如何也不会产生现在的企业管理模式),当然也是随着企业的规模和社会化程度的加深而越来越用社会化的方式管理。

你在这里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倒觉得十分可笑,你倒可以这样问下,为什么资本主义最先在英国发展壮大起来呢?在这里,你把偶然和必然之间的关系应用得十分不恰当。你这样不恰当的问法,对于任何一个偶然出现在一个国家而不是另一个国家的现象都可以这样问,但这样问来问去,你除了得出一些不正确的结论外,对于事情的本质本身倒理解得并不是太多。为什么社会主义会首先在俄国取得胜利,而不是在发达国家呢?这是个问题。


各种后续的多方面材料证明,马克思对机器大工业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是不完全的.


无论是从福特,还是从波音,丰田等等这些大规模的,自动化水平比较高的企业的发展过程如何表面上不同,但是这些个别的特殊的形式,只不过是从这一个和那一个方面证明了马克思对于机器大工业分析所得出的结论的正确。所以,你以为你对,我认为马克思对。那就看谁在具体的事例上说得有理了。呵呵!


对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的这个批评,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企业理论的前提,是贯彻唯物史观的必要条件.


这一句话从哲学观点上看似乎不错,但是前提却是错了。这个前提就是要对自己所批评的对象的真正理解上。看来,这一点我们是会继续分歧下去的。


列宁有很多错误的东西,在这个论坛上,我曾经多次力推布雷弗曼的劳动与垄断资本,您可以找到下载看看作者的前言中对列宁的批评.


我说你对于列宁不太理解,你也说了你读他的书不太多,你也承认你是有偏见的。这一点我们不再多谈,有机会我们就列宁的经济学思想专门谈论。


我要去学校上课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2 11:34:45
yjg30 发表于 2012-2-22 11:21
呵呵!刚看到这个贴子。昨天忽略了!

不是你是怎么查遍全集的。反正不是读!
在现有的信息技术条件下,查阅全集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了,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2 11:36:09
yjg30 发表于 2012-2-22 09:05
呵呵!

我只是曾经就你的分合发举个飞机的例子,你说到汽车外包,这可不是我说的。我是看你主题贴里 ...
您真会开玩笑,这玩笑也忒大了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2 11:37:18
yjg30 发表于 2012-2-22 08:58
这是您最近写的?

我先简单的从第二部分说起。
顺便告诉您一下,这两点概括,完全来自马克思1863-1865手稿.
再说一句,您对我的问题、国际学术界的前沿很不熟悉,而且我也发现您对马克思的几大手稿也很不熟悉,我想我没有太大的兴趣讨论了。
再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2 11:57: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2 15:55:07
索然 发表于 2012-2-22 11:37
顺便告诉您一下,这两点概括,完全来自马克思1863-1865手稿.
再说一句,您对我的问题、国际学术界的前沿很 ...
顺便说一些,你的这两点概括,完全和马克思手稿里意思不一样。

我知道一些人对于马克思全集从46卷开始到最后一卷的那些经济学手稿十分的有兴趣,而且不仅在这个论坛上,而且在许多地方我也碰到用后面的手稿的内容来否定《资本论》的。

你不要说什么手稿与《资本论》不同,这些手稿我全部看了。我从中除了看到手稿中哲学思辨用得更多一些之外,所有的论述和《资本论》的论述是相当统一的。你们看到的是由于手稿更多的反映作者思考过程的那种反复的论述,但是你们从这些反复的论述里只看到差别,根本没有看到思想的一脉相承。
所以,对于你的这种回答,我只能继续用列宁的回答来回答。没有掌握黑格尔的《逻辑学》就不能真正理解《资本论》,尤其是第一章。

关于你所说的国际学术前言问题,呵呵!所谓前沿,只不过不断的用新的语言来回到过去而已!

祝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2 15:56:14
索然 发表于 2012-2-22 11:36
您真会开玩笑,这玩笑也忒大了点
呵呵!

你忘了也算了,虽然你只是说了后来福特也外包等等!

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2 15:57:34
索然 发表于 2012-2-22 11:34
在现有的信息技术条件下,查阅全集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了,呵呵.
哦,原来如此!佩服佩服!

我想我们真的不需要再谈论什么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2 16:16:18
姑且称索然为索先生吧。从《分工、技术与生产组织的变迁——资本主义生产的组织演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阐释》面世开始就开始剑走偏锋,然后就是自我强化、定型化。他并未与马克思一道超越马克思,仅仅在超越自己。马克思研究小技术也研究大技术,但这并未让马克思本人成为一个技术主义者,再加上企业组织形态又当如何?在生产关系的普照之光之下这些琐碎化研究并不能说明本质,只能是局部的而非整体的事实特征。每个人都有思维定势,概莫例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2 17:23:28
好,很有帮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2 20:31:21
yjg30 发表于 2012-2-22 15:55
顺便说一些,你的这两点概括,完全和马克思手稿里意思不一样。

我知道一些人对于马克思全集从46卷开始 ...
那麻烦查一下1863-1864手稿再说.
我不知道你所谓的阅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是什么意思.
马克思1863年夏天至1864年夏天写的手稿,本来是作为《资本论》第一卷的总结和向第二卷的过渡,但是在1866年《资本论》第一卷付排时,马克思又把这一部分撤了下来。在1976年企鹅版英文《资本论》中,这一部分是作为附录出现的。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很成熟的文本,更重要的是,这里的论述哪里否定马克思了.
我特意把引用马克思的话的引号除掉,结果果然不出我所料,哈哈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2 20:35:56
yjg30 发表于 2012-2-22 11:21
呵呵!刚看到这个贴子。昨天忽略了!

不是你是怎么查遍全集的。反正不是读!
对您这段分析,我的评价是海阔天空,东拉西扯,不知所云.
这也是国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的通病:大路货比较多,认真的分析比较少,把不同时空的东西扯到一起
对自己不熟悉的问题,千万要谨慎.
具体原因就不说了.
  还记得2001年,召开的一个国际资本论研讨会,几乎所有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都有个一致的看法,发言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个个都是大道理,人人都是哲学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3 00:55:56
索然 发表于 2012-2-22 20:35
对您这段分析,评价是海阔天空,东拉西扯,不知所云.
这也国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的通病:大路货比较多,认真 ...
支持lz,对于那种东拉西扯,不知所云之人应该像看待蚊子一样,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3 01:04:10
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4 10:11:38
索然 发表于 2012-2-22 20:35
对您这段分析,我的评价是海阔天空,东拉西扯,不知所云.
这也是国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的通病:大路货比较 ...
呵呵!

直到现在,我的分析贴子你都这样没有内容的回答。而且,你缺乏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的思辨精神。所以,你竞争说看不懂我说的什么意思!这不是好的回答!逃避也没有你这样窝囊的!

呵呵!

老大,这不是你就有的对事实的理解。就事论事,你何必又扯上什么国际资本论研讨会呢?我又没有参加,而且我一再的告诫你要听一下列宁的忠告,你怎么就不知道我说的什么意思呢?而且,你别提什么国际资本论研讨会了,就我所看到,我与他们包括现在所有的称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人都不同。当然,也与你不同,你缺乏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哲学修养,比如个别与普遍的关系你弄得就不十分清楚。


你提议的福特的模式我认真看过了,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只不过是社会某一行业在企业内分工和社会分式之间的反复而已,而且现在是失败的,那种是通过福特的模式来设想社会也应该这样做的想法,则完全错误的,我当年欧文在美国搞共产主义试验区一样,由于想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来改造社会,注定要失败。而且,福特现在的经营方式仍然还是和大些普遍的资本主义企业实行的方式一样,不是靠提高工人工资了,而是想靠消减工资来保证自己的利润和生存了。

你这是把马克思的理论想象得形而上学化了。而且,你大概还不理解一个规模比较大的资本,在一定的时间内由于资本的巨大,对于同行业的其他资本来说,是有竞争优势的,尽管他的技术或者方式已经落后,但是这样的企业仍然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占有优势。但是你所引用的福特的那些材料和对于模式的研究,完全忽略了和其他相同企业的比较。而且,你还忽略了福特后来的失败和转型!这些不但不能象你以为的否定马克思对于机器大工业的一般论述,反面证明了这种由个别到普遍的过程的必然性。你的那种自夸第一,估计是几年前的材料吧!

你反对直线式发展,但是你对于马克思理论中机器大工业中的那些具体的个别的具体现实的或生或死的发展做了不正确的思考。

把这些观察的到个别,不加分析的就直接的应用到社会分工的发展规律上去,那是要犯欧文同样的毛病的。

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4 10:20:42
索然 发表于 2012-2-22 20:35
对您这段分析,我的评价是海阔天空,东拉西扯,不知所云.
这也是国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的通病:大路货比较 ...
呵呵!

你是查,我可是读了。我对于手稿的评价,你应该看到了。没有你所说的那些区别。反而,我看到的是一脉相承。作为手稿,我说过了,里面用的哲学的思辨很多,《资本论》的理论叙述方式和手稿是有着很大区别的。

但是看到你的这番辩解,我倒感到索老大和我以前看到不一样了,不仅可笑,而且可怜。
你没有仔细看我对你的这段话的评价吧!反正你如果看了,那么,你应该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那就是我对于你没有加引号的引用的马克思的话说了些什么评价吗?反而,我所说的,恰好是在你停止引用的地方。

呵呵!我又好像看到一个论坛里的韩寒,说他在十多年前就在自己的作品里为方舟子挖了一个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4 11:27:18
自以为是者 发表于 2012-2-23 00:55
支持lz,对于那种东拉西扯,不知所云之人应该像看待蚊子一样,呵呵
呵呵!

你们在个别的小路上走得太远了,眼看就要掉到沟里了还不知道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5 17:54:55
yjg30 发表于 2012-2-24 11:27
呵呵!

你们在个别的小路上走得太远了,眼看就要掉到沟里了还不知道呢?
我们怎么在个别的小路上走得太远了?说说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5 22:07:21
yjg30 发表于 2012-2-24 10:20
呵呵!

你是查,我可是读了。我对于手稿的评价,你应该看到了。没有你所说的那些区别。反而,我看到的 ...
学而无术,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5 22:13:48
自以为是者 发表于 2012-2-25 17:54
我们怎么在个别的小路上走得太远了?说说看?
看到一个,忘掉了一群。你们看到了树木,竟然想用树木来否定森林!

知道索老大是怎么犯这样的毛病的吗?他看到福特这样一个个别情况,竟然忘记了这个世界上还有其他的许多汽车工厂模式,而且,我们的索老大还对一些人关于福特模式的那种社会的应用(而且不可能是福特公司内部的那种生产和管理方式的完全推广,这首先就已经由于社会分工的复杂性和社会历史的暂时性)的那种理论拔高,自己都弄得糊里糊涂!

一个企业的那种生产模式是不可能那样直接的就推而广之的变成社会的分工的模式的。所以,欧文的共产主义试验区失败了,福特模特模式也正在艰苦的和大众,丰田等等众多的汽车生产商的模式进行竞争,一切取决于社会分工,当其他的汽车企业的零部件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这些零部件的生产力的社会分工的发展水平和资本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福特的那种靠战后的政治便利和巨大的资本进入的限制,在现实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金融体制的发展面前就完全不能保持了。

索老大竟然用这一点来反对马克思!真是思想的肤浅!

呵呵!这就是你们的看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5 22:14:49
索然 发表于 2012-2-25 22:07
学而无术,服了.
呵呵!

你的这种太极推手我还真学不会!

熟知不是真知!博学也一样!

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6 10:28: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7 20:31:01
贝克汉姆0 发表于 2012-2-26 10:28
马克思的观点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将会导致社会分工逐步消失;
...
只要人们之间的个别需求横向差别和纵向层次差别存在,不管是什么阶段的社会的生产力发展,都不会导致社会分工逐步消失,只不过各个和同一行业之间的分工合作彼此之间更加细,但却更加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已。马克思构思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只是在把人类社会之中各个人之间的需求同一化或者平均化,并且从中抽象出“价值”(和抽象的社会使用价值),因此,才可能得出那个人人各得所需的理想社会状态在未来能够达到,事实上,按照我的研究,抛开生产资料这个不变资本c是不是私有制还是公有制的争论,就算是按劳分配(即按v+m而不是按v分配),由于不同人的个别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使用价值和创造的剩余价值也是不同的,因此,按照马克思所说的:“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生产者的权利是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平等就在于以同一的尺度——劳动——来计量。”马克思这样说正是说明一个公平合理、效率的社会生产与分配状态,这就是说劳动耗费量等价于劳动所得的社会回报,劳动者的劳动力价值以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或者个别生产力的价值扣除作为不变资本c的生产资料价值之后)体现出来,即劳动力价格v'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的价值=个别生产力(商品)的价值—作为不变资本的生产资料价值c。个别生产力的价值的大小事实上就是以商品的价值的多少作为衡量,两者是等价的,前者是以人的劳动力价值形式表现出来,而后者是商品这种物的实体价值表现出来。
由此可见,各人之间的个别劳动生产率不同,各自创造的价值也不同,自然其各自的价值分配也就不同,因此,超出各自以分配得到的价值体现出来的购买力这个约束条件,其扯谈脱离实际约束条件的各得所需和最大满足都是没有意义的。
我没有楼主这种能够从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史的史实数据上,来论证生产力是否决定生产关系可能性的功底,但我却只能够从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数学分析,来论证生产力是否决定生产关系可能性的逻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9 00:46:14
yjg30 发表于 2012-2-24 10:11
呵呵!

直到现在,我的分析贴子你都这样没有内容的回答。而且,你缺乏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的思辨 ...
你一直在说别人没有区分个别与整体,那么,我请你回答一个关于区分个别价值与整体价值的问题,有人说:生产率提高有利于消费者,因为价格可以下降了,但也有利于生产者,因为此时就算价格下降了也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因为单位成本下降了,单个商品的价值量必然下降。
这里所说的价值是属于个别价值还是整体价值?为什么?请不要说不懂得回答,我的数学题你不会回答,这种问题你没有理由逃避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9 02:03:37
林汉扬 发表于 2012-2-27 20:31
只要人们之间的个别需求横向差别和纵向层次差别存在,不管是什么阶段的社会的生产力发展,都不会导致社会 ...
只要人们之间的个别需求横向差别和纵向层次差别存在,不管是什么阶段的社会的生产力发展,都不会导致社会分工逐步消失,只不过各个和同一行业之间的分工合作彼此之间更加细,但却更加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已。

讲的相当清晰,准确。同时这也是近百年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予以证明的事实。其实,仔细观察市场经济的现实就可以看到这一点:一旦某一商品供应量达到人们社会需求的饱和状态时,就会使得该商品使用价值向其所具有的“效用”方向发展了.....。“效用”就会出现“叠加”现象。例如,家用轿车就会向安全、舒适、节油、多功能、智能化、个性化等等,向该商品使用价值的这些不同“效用”方向发展。而这些“不同效用”集中于某一商品使用价值上,由此形成“叠加”现象。“效用”的“”叠加都,是以社会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同时又是以社会分工以及劳动分工为前提的,以高新科技应用为条件的。所以,向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的GDP增幅并不高,但是他们的制成品的“效用”确是很高,其效用是“叠加”的。例如美国苹果公司的智能手机,各种功能既多且便捷,非常适合于现代城市人的生活节奏和需求,其售价也很高。总之,商品数量不断增长,总有一天会导致社会需求达到饱和状态的,而商品质量的增长即效用的“叠加”却是永远不会饱和的。这一规律性恰恰反映出社会需求的市场导向,也就是说,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在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生产体系的基础上的社会分工以及劳动分工,必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扩展,一些旧分工消失了,但是更多的新分工涌现出来了,新的产业、新的岗位、新的劳动技能、新的财富源泉、新的价值纷纷产生出来。一方面,必要劳动时间越来越短,人们可自主支配的自由发展的时间相对增加;另一方面,劳动的专业化程度在不断深化,相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时间越来越长,资本和劳动力在各部类、各行业和各部门之间的自由流动越来越困难,利润平均化趋势越来越缓慢。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倾向,那就是:一旦某一商品供应量达到人们社会需求的饱和状态时,就会使得该商品使用价值向其所具有的“成本费用”方向发展了.....。该商品的单位“成本费用”就会出现“递减”现象。斯密在《国富论》中明确指出,资本与其利润之间,总是保持着一种默契的比例配置关系,就如同血肉关系一样。他说,资本若以挤压其非常有限的利润空间作为代价,换取得市场竞争的优势,则是万万不可取的“自杀”式手段。那么,在此情况下,唯有在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单位商品的生产费用的基础上,才能采取降价手段以获取市场竞争的优势,同时还要慎重地选择降价的幅度、范围、时机、场合和对象。只要社会需求尚未达到饱和状态,只要可以保持资本与利润的合理比例,那么任何一个生产商都不会主动降价。所以,若随着商品使用价值的数量的不断增长,出现了某一商品内单位价值量的相对减少的现象,就说明:针对该商品的社会需求一定是出现“状况”了,也就是说,由于不同生产者之间的激烈竞争所致,最终致使该商品内单位价值不得不出现那种趋于下行的现象。由此看来,这一“下行趋势”并不是一种客观的规律性的现象,而是某一商品的使用价值的“市场寿命”走到尽头的一种特殊“表现”。同时,也意味着一种新的商品已经占据市场主流地位,并正在取代旧商品,且已经开始取代旧商品的使用价值了。同时值得提及的是,这种新商品为了打开市场,吸引社会需求的“眼球”,也往往会利用自己的新商品具有的“性价比”优势打“价格战”,藉以消弭来自竞争对手的反抗力。

随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今天的市场经济对每一个人的要求越来苛刻了,总之,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每一个参与市场经济的生产主体和资源要素,尽量地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倾其力、各用其长、各尽所能、各获其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9 09:19:13
林汉扬 发表于 2012-2-29 00:46
你一直在说别人没有区分个别与整体,那么,我请你回答一个关于区分个别价值与整体价值的问题,有人说:生 ...
你提的问题本身表明你不懂得什么意思!你这里就已经犯个别与普遍之间的混淆。还要我回答吗?你且听来。

生产率提高有利于生产者,你是从个别看的还是从普遍看的?

从利润的来源看,利润来源于剩余价值,这和这个企业生产率提高不提高一般不直接联系在一起。只要有剩余价值的存在,这个企业在一定的生产率条件下,不管他得到的是全部剩余价值也好,是个别剩余价值也好,只要他能够得到超过他的预付资本的收入,就行了。

但是从平均利润率的形成看,也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来看。从个别看,个别企业的生产率提高,如果他的商品对于现有的社会量的冲击还不算太大,还不影响当时的平均利润率,所以,此类价格依然还会保持不变,那么,这个个别的企业会获得超额利润。如果这个个别的企业由于生产率提高所生产的商品,在此类商品所占的比例已经使得此类商品的价格下降,即是说使得此种商品的平均利润率比原来下降,但是下降的幅度没有达到这个个别生产率提高相同的程度,那么这个个别的企业仍然会获得超额利润,等到所有其他的企业也采取和这个个别的企业相同的有机构成的时候,那么,这个个别的企业的超额利润也就没有了。此时,他不得不满足在这个新的有机构成条件下所形成的平均利润,这个时候就看市场的容易的大小了。不过这个时候一般是竞争最激烈的时候,说不定这个一开始的领先者在这种普遍的竞争的情况下,如果被别的企业在生产率方面领先,那么,这个个别的企业,虽然生产率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相比较而言,却是不断的落后,那么,一段时间之后,这个原先领先的企业不仅成本收不回,而且还要亏本的时候,那么,他就要被普遍所淘汰了。

所谓个别的也是普遍的,指的就是这些不同的个别的相互竞争形成了普遍的平均利润率水平。在这个平均利润水平情况下,相同的预付资本获得相同的利润率,但是个别的企业在这种平均数面前就是一部分获得多一部分获得少的问题。

你提这个问题,表明你不懂得马克思第三卷里平均利润是怎么回事!那里平均利润完全是从个别到一般,而且也在这个的剩余价值到平均利润的转变过程。那里相同的利润率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剩余价值率。

呵呵!对于你这个头脑简单的人来说,你的提问,只看到了一面,而且你的提问问得也是十分糊涂。那里面本身就没有分清个别与一般,所以你自己也不理解。因为价格下降,对于其中的个别的企业来说,单位成本相反是增加了。

不是因为价格下降了也有一定的利润空间,而是你这个个别的生产率的提高有可能赚得超额利润,所以,你这个个别一发展到普遍的生产率相等,你的所有说法就和没有提高前一样了。

你还提什么个别价值与整体价值。告诉你,个别价值的和就是整体价值。而且整体的平均数做为平均利润,也是这些个别价值的各的平均数。不要说你不懂得价值是什么?也不要把另外一些没有实现的商品的可能的价值也计算进去,这里个别价值的和等于整体价值,就是指的结果,是从已经实现的商品的角度来说的。

生产率提高有利于消费者,也是一个普遍的形而上学的抽象,答案和上面的一样。因为生产率提高和价格下降并不是一个直接的关系,而且,生产率提高看在哪个领域,在农业部分和生产生活必需品的部门,这些部门生产率的提高,表明工资的收入减少。这样,这些部分的生产率提高,从而使得全体的靠工资获得收入的人的收入减少,也并不是直接的就有利于消费者。

你这个人,只会简单的有利和不利,其实,在这样的个别无政府状态的生产状况下,生产率的提高,对于消费者,不仅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两者都有,而不是你所想的那种抽象的利于一方。


所以,你的那道数学题你就别提了。你连商品的价值是什么都还没有弄清楚呢!不然你不会提出你的那个既有等式,又有不等式的胡思乱想。

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9 09:21:30
贝克汉姆0 发表于 2012-2-26 10:28
马克思的观点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将会导致社会分工逐步消失;
...
呵呵!

资本主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会产生社会分工消失的条件,但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整体本身不会使分工消失,因为有一个最顽固的资产阶级存在,保持分工和生产者之间的分散是他们生存的基本条件。所以,在资产阶级的统治下,有这个可能,但是没有这个现实。

只有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才能把这个可能变为现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9 14:11:02
yjg30 发表于 2012-2-29 09:19
你提的问题本身表明你不懂得什么意思!你这里就已经犯个别与普遍之间的混淆。还要我回答吗?你且听来。
...
你提的问题本身表明你不懂得什么意思!你这里就已经犯个别与普遍之间的混淆。还要我回答吗?你且听来。
生产率提高有利于生产者,你是从个别看的还是从普遍看的?从利润的来源看,利润来源于剩余价值,这和这个企业生产率提高不提高一般不直接联系在一起。只要有剩余价值的存在,这个企业在一定的生产率条件下,不管他得到的是全部剩余价值也好,是个别剩余价值也好,只要他能够得到超过他的预付资本的收入,就行了。但是从平均利润率的形成看,也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来看。从个别看,个别企业的生产率提高,如果他的商品对于现有的社会量的冲击还不算太大,还不影响当时的平均利润率,所以,此类价格依然还会保持不变,那么,这个个别的企业会获得超额利润。如果这个个别的企业由于生产率提高所生产的商品,在此类商品所占的比例已经使得此类商品的价格下降,即是说使得此种商品的平均利润率比原来下降,但是下降的幅度没有达到这个个别生产率提高相同的程度,那么这个个别的企业仍然会获得超额利润,等到所有其他的企业也采取和这个个别的企业相同的有机构成的时候,那么,这个个别的企业的超额利润也就没有了。此时,他不得不满足在这个新的有机构成条件下所形成的平均利润,这个时候就看市场的容易的大小了。不过这个时候一般是竞争最激烈的时候,说不定这个一开始的领先者在这种普遍的竞争的情况下,如果被别的企业在生产率方面领先,那么,这个个别的企业,虽然生产率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相比较而言,却是不断的落后,那么,一段时间之后,这个原先领先的企业不仅成本收不回,而且还要亏本的时候,那么,他就要被普遍所淘汰了。
所谓个别的也是普遍的,指的就是这些不同的个别的相互竞争形成了普遍的平均利润率水平。在这个平均利润水平情况下,相同的预付资本获得相同的利润率,但是个别的企业在这种平均数面前就是一部分获得多一部分获得少的问题。
你提这个问题,表明你不懂得马克思第三卷里平均利润是怎么回事!那里平均利润完全是从个别到一般,而且也在这个的剩余价值到平均利润的转变过程。那里相同的利润率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剩余价值率。
呵呵!对于你这个头脑简单的人来说,你的提问,只看到了一面,而且你的提问问得也是十分糊涂。那里面本身就没有分清个别与一般,所以你自己也不理解。因为价格下降,对于其中的个别的企业来说,单位成本相反是增加了。
不是因为价格下降了也有一定的利润空间,而是你这个个别的生产率的提高有可能赚得超额利润,所以,你这个个别一发展到普遍的生产率相等,你的所有说法就和没有提高前一样了。
你还提什么个别价值与整体价值。告诉你,个别价值的和就是整体价值。而且整体的平均数做为平均利润,也是这些个别价值的各的平均数。不要说你不懂得价值是什么?也不要把另外一些没有实现的商品的可能的价值也计算进去,这里个别价值的和等于整体价值,就是指的结果,是从已经实现的商品的角度来说的。
生产率提高有利于消费者,也是一个普遍的形而上学的抽象,答案和上面的一样。因为生产率提高和价格下降并不是一个直接的关系,而且,生产率提高看在哪个领域,在农业部分和生产生活必需品的部门,这些部门生产率的提高,表明工资的收入减少。这样,这些部分的生产率提高,从而使得全体的靠工资获得收入的人的收入减少,也并不是直接的就有利于消费者。
你这个人,只会简单的有利和不利,其实,在这样的个别无政府状态的生产状况下,生产率的提高,对于消费者,不仅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两者都有,而不是你所想的那种抽象的利于一方。
所以,你的那道数学题你就别提了。你连商品的价值是什么都还没有弄清楚呢!不然你不会提出你的那个既有等式,又有不等式的胡思乱想。
================================================================================================================================


问你一个简简单单的问题,你只要回答是个别价值还是整体价值就可以了,天马行空废话一大堆。你这个人真是有问题,看蓝色文字,给你列出两个:第一、动不动骂人头脑简单,这是素质问题;请问如果我的头脑真是像你所说的简单,是不是表示你比我更加简单呢?正所谓没有最简单只有更简单,呵呵!我不知道你是怎么做教师的,这样的教师动不动数落学生品德有问题呀
因为你的分析虽然说得上在某些前提成立基础上有一定正确性,但是你忽略了需求因素,同时没有考虑垄断与竞争状态,另外,没有考虑互补商品与替代商品等等的影响,就在那里自说自唱分析生产率的个别与整体;我甚至怀疑你在第二段的蓝色部分的文字是不是意抄我的最近刚刚发布的《生产对于需求的确定性系数的提出与社会选择和价值原理》、《个人竞争系数与社会选择和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生产对于需求的确定性系数的提出与社会选择和价值原理》那几个帖子的思想呢?但你这里有些描述非常不专业,甚至没有模仿到位,只是学了一点皮毛!并且还经常用类似于但达不到我的矛锋利的劣矛(我的理论认识)来碰我那相对坚实的盾(我的理论认识)!真是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第二,数学水平有问题,叫你出一道题目也不会,我很喜欢挑战如果你能够出一道难倒我的题目真正有社会价值的题目来,我感激都来不及呢;另外,简单的数学论证也不懂,动不动搞出马克思哲学的辩证法来混模过关,好通过模糊的文字忽悠浑水摸鱼,显示出自己的水平,不懂装懂,不肯认错,死缠烂的,就像街道中与人对骂的泼妇,这种人除了误人子弟恐怕还要误人自己的子弟,我本来想跟你讨论交流一下对于大家来说都是有益的问题,促进双赢,可你狂妄自大以为自己是谁呀,你连别人的理论都看不懂就在那里乱扣帽子。
好了,如果你真的像个男人而不是女人(虽然你的头像的个女人),那么,拿出真正的本事了,给我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9 14:13:06
yjg30 发表于 2012-2-29 09:19
你提的问题本身表明你不懂得什么意思!你这里就已经犯个别与普遍之间的混淆。还要我回答吗?你且听来。
...
重复发帖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