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8411 51
2006-10-11

就资本是否创造价值,言MM等对我的回帖曾经有过质疑;今又见 hhj先生的类似帖子,特回答如下。

愚以为,时至今日,中国的改革已经没有回头路,本论坛对于改革的哀叹、咒骂、空想却不绝于耳。咒骂归咒骂,但大家似乎除了背诵150年前西方人的革命理论以外,没有任何自己的创新。比如对于资本是否创造价值,一部分的回帖是愤怒,认为这个问题在150年前就被写成终极真理了。

国人要想在价值论方面有建树,建议考虑几点问题:

1、资本是一个系统,包括人力资本、物力资本。任何孤立的要素,如单独的工人、单独一张钞票、单独一台机器等等,都无法构成资本。

2、资本性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人类通过智慧,将他们能够触及的要素组成一个系统,并通过这个系统中的各种要素的流动,获取更大的价值。

3、一切经济的发展、改革、变革,无非就是改变资本各要素的组合关系,并以此改变资本要素的流动方式、流动速度、流动质量。苏俄时代的共产主义变革,无非是将资本的要素按照一种极端的、不现实的方式进行组合罢了,而这种革命除了使资本的流动能力变小、流动质量变坏以外,根本没有能力、也不可能消灭资本。

4、资本创造价值,并不是指资本中的某一要素创造价值,如机器、厂房、技术等等,而是整个系统通过某种组合之后创造价值。单个的工人是无法创造价值的,只有他进入这个系统之后才能创造价值。我们说居民“存款创造价值”,并非说“钞票创造价值”,而是指这种存款在进入资本系统后,加速了其它要素的流动速度和流动质量,从而创造了价值。

5、我认为企业家(无论他是否出资)创造价值,根本原因是:企业家独特的人力资本,导致他能够抓住市场契机,对局部的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促进资本流动方式、流动速度、流动质量发生改变,从而创造价值。企业家也有倒闭的时候,比如中国的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5年,这说明企业家有时候创造负价值。其原因是他对资本的组合方式已经没有效率。

6、苏俄时代的革命,其目标是消灭资本。实际上这是不可能做到的。革命时代,苏联人消灭了资本家,将企业、土地等等收归国有,构造国有企业、集体农庄。他们以为这样就算消灭了资本。大谬矣。资本依然存在,无非是资本的要素进行了重新的组合,并且这种组合的方式排斥市场竞争,用纯粹行政计划取代市场配置机制,从而导致革命后的资本的流动方式、流动速度、流动质量变坏。因此,这种计划经济注定是要失败的。

7、尤其重要的是,在计划经济中,苏联中央和地方官僚成为一切资本,包括人力资本、物力资本的实际所有者、管理者、收益者,从而是国有资本演变为官僚贵族的流动性的、世袭的私人资本。

(1)、世袭,指苏联官员可以通过官员之间的权力交换来安插自己的子女、亲属、裙带继续做官,世代把持对国有资本的控制权。

(2)、流动性,是指苏联政府官员与国有企业官员的位置是可以流动的,其流动的原因是所有官员对国有资本红利的瓜分不平均,其目标是政府官僚与国企官僚的瓜分机会的平均化。

(3)、私人资本,是指苏联政府官员、国企官员、工人贵族是国有企业的最终收益获得者,而此外的人民,如而苏联下层市民和广大农庄农民是无法享受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11 19:36:0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0-12 07:15:00

当你说“创造价值”之类的话时,你到底如何定义“价值”这个概念?

另,我关于资本家承受“心力劳动”的意义,似乎是150年前所没有的。心力劳动是与体力劳动、脑力劳动一样的第三种人类劳动形态,并且对于人类经济活动来说,是最高级的劳动形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12 12:19:00

小插一下:1.我理解你(hhj)的“心力劳动”就是资本家为他所拥有的资本以及为这些资本谋取增殖或预防贬值所承担的心里方面的压力。不知我理解的是否准确?如不准确,你可给于一个明确定义?要是我说的没错的话,那请问,假如你担心你的钱会弄丢的话,那么这个“心力劳动”是否也应该给予一定的补偿,然后又是谁来给你补偿呢?2.我定义“价值”为“价者,值也”。对某个物质来说,这个物质符合或满足另外一个物质的需要的程度;对整个社会来说,就是社会的各个方面的运行对这个社会产生的影响。

不知我的定义是否合适?请指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12 23:23:00

在市场系统中,凡是有助于改变资本要素组合的事物,都创造价值。

这些事物不仅包括劳动、固定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还包括以下较为抽象的事物:

1、点子。一个很平庸的人也可能会想出一个好点子;

2、新的概念。一个新的概念可能就是若干伟大创新的开始,哪怕这个概念起初只是科幻、玩笑甚至恶搞。

3、时机,或者运气。这种概率不确定的东西,往往是至为宝贵的。不仅幸运能创造价值,厄运也能创造价值。“人挪活、树挪死”,跳过槽的人都有这种“惊回首”的感受。

4、信息。这个不需要我解释了吧!

5、方向、方位、阳光、气候。其作用跟土地相似。

6、随意的微笑、小小的赞美、善意的谎言。。。。都可以参与改变要素的组合。这个,心理学、管理学都有论述,我就不多言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14 07:00:00
以下是引用fang_tju在2006-10-12 12:19:00的发言:

小插一下:1.我理解你(hhj)的“心力劳动”就是资本家为他所拥有的资本以及为这些资本谋取增殖或预防贬值所承担的心里方面的压力。不知我理解的是否准确?如不准确,你可给于一个明确定义?要是我说的没错的话,那请问,假如你担心你的钱会弄丢的话,那么这个“心力劳动”是否也应该给予一定的补偿,然后又是谁来给你补偿呢?2.我定义“价值”为“价者,值也”。对某个物质来说,这个物质符合或满足另外一个物质的需要的程度;对整个社会来说,就是社会的各个方面的运行对这个社会产生的影响。

不知我的定义是否合适?请指教。

心力劳动就是人们为承担资本价值增殖切身责任所耗费的劳动。它主要通过最佳的资本运营来实现这种价值增殖的耗费补偿。如果没有这种资本运营,就没有社会经济活动可言,就会危及到人类的基本生存。而资本运营的具体方式就是市场,它表现为资本的投入与产出都通过市场的方式进行,并从中实现资本的保值增殖。

价值是“代价所值”,耗费了代价之后所形成的结果,它“值”多少,它这个值,一定要能够补偿这个代价的耗费,否则,这个结果就不能得到供给。而这个补偿是通过物质结果上满足人们的需要而实现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14 07:03:00
以下是引用淡泊在2006-10-12 23:23:00的发言:

在市场系统中,凡是有助于改变资本要素组合的事物,都创造价值。



那么,为什么在市场系统里“有助于改变资本要素组合的事物,都创造价值”呢?显然,这里仍然需要给出这个“价值”的定义,才能使这个论断成立。改变资本要素组合就一定会获得更优的生产方式与生产率吗?而更高的生产率就一定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