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是一种最基本的金融工具模型。理解好它,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普通股。假设债券每年产生的息票利息,以债券本身所能提供的收益率再投资的话,你这笔总投资不产生额外的增量价值;假设利息投资于能够带来更高收益率的项目的话,你这笔投资才会带来增量价值,投资这个项目才会有经济意义,公司内部投资决策在接受或拒绝项目时也是基于此考虑。
公司的普通股,本质上是一个无期限的债券,这点对普通股长期投资者来说更应该清楚。
普通股账面价值就是债券面值,净资产收益率就是债券的票面利率,这个债券的内在价值(内在价值跟账面值相关,但又不相等),由于留存收益再投资不断的增加(若ROE大于普通股持有人的机会成本),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将收益全部留存下来,而不是发放股息给股东;相反,就应该发放给股东。
从本质上讲,若公司考虑要增加股利,说明公司利用股东资金运营业务,给股东带来的回报不及股东的机会成本,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但也不是一个很差的结果。正如从来没有发放过股息的伯克希尔突然要宣布发放股息一样,这说明公司运营到了瓶颈了。
如果削减股利,是由于找到能带来更高回报率的项目(而不是其它原因,比如,今年大幅亏损,根本无留存收益可用于发放股利),从而追加投资的话,那其实对提升公司内在价值是好事,对这个永续债券的投资者也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