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组织管理与领导力
809 7
2022-11-08
以下文章来源于雅各布的灯塔 ,作者雅各布的灯塔


Bon Iver 的主唱 Justin Vernon 在背井离乡和兄弟们打拼事业的时候,因为乐团的理念分歧,与成员分道扬镳、丢了女朋友、得了肝病。最终不得不回到家乡家中的小木屋静养4个月,度过寒冬。
今年是一个充满遭遇的年份,尤其对我来说。不断的在不同地方被或长或短的被隔离。人瘦了,又胖了;头发不掉了,又开始掉了。买了一个录音笔(以及麦克风),在和 podcast 对象会面的路上,掉在车上了。


然后陆续听说身边的朋友说他辞职了,他失业了,他自闭了,他跳楼了,他润了,他迷惘了。又或是他躺平了,他抑郁了,他破产了,他病了,他焦虑了。

Justin Vernon 在小木屋里看了一部关于冬天的电视剧,剧里的人物说希望下一个冬天是美好的冬天。Bon hiver 就是美好冬日,但他又觉得 hiver 这个词太像英语中的 liver,让他想起肝病。所以他索性把h去掉,还是保留这个词原有的读音。就这样,美好冬日乐团诞生了。

我在Pitchfork中一版封面故事中读到了他对如今Bon Iver的解读:On a tour through his Midwestern hometown, Justin Vernon kicks back and talks about how Bon Iver isn’t just a rock band—— it’s a creative sanctuary (一个创造性的避难所), a battle against ego(一场与自我的战斗), a collective catharsis(一种集体性的宣泄)

1.没有什么是新鲜的




呼兰在《某某与我》中说,脱口秀是生活的麻药。大部分的咨询工作其实非常相似。大概率只能揭示或是分析问题,但不手把手代替企业主解决。(并非不解决)比如给企业诊断,与企业主沟通。可若我们一直沉溺于麻药,也没办法,因为企业最重要回到自己。因为麻药会散,人会醒,高管、员工、股东都会有所觉悟。关于把真实的信息直白的分享出来这件事,我相信所有的企业家都有所担心。这也是我在做大部分咨询项目时的核心挑战。

但依旧类比喜剧的话,《中国现代喜剧论稿》这本书里有一些非常有趣的观点:比如早在1927-1939年间中国现代喜剧就囊括了类似政治分野、阶级战火、民族危机等现如今完全看不到的问题。这正是那个特殊的时代所需要的一个微妙而复杂的构想。显而易见的是,一百年后我们也没能对这个问题做出解答。在封建社会中,皇帝是不允许人民随意言笑的,因为一旦“他们会笑,就怕他们也会哭,也会怒,会闹起来”。在大部分企业中也是一样,让人笑的部分往往少不了(可以制造的)对立与夸张。

何况我们遭遇的远远还不是微观的、内部的问题。经济学家 Warren Bennis 和 Burton Nanus 早在1985年就在《领导者》一书中首次用乌卡(VUCA: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Ambiguity模糊性)来描述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呈现的不稳定、不确定、复杂且形式模糊的状态,旨在解释新兴的新世界动态。直到近几年,大家才觉得这种描述是真实。生活貌似是这样、社会貌似是这样,连时代貌似也是这样。

美国人类学家 Jamais Cascio 在2016年创造了巴尼(BANI:Brittle 脆弱,Anxious 焦虑,Non-linear 非线性,Incomprehensible 无法理解)一词。然后在疫情之下,大家觉得,妈的,这可真的是太精准了。
- 过去认为已经不稳定的事物现在已经全然不再可靠
- 除了感到不确定,人们更多感受到了来自元认知的焦虑
- 这导致我们持续不断的丧失同理心,无法理解他者的行为


说来也讽刺,Jamais 在2009年的时候,还做了一个振奋人心的TED演讲叫做《能够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工具》,与人们分享如何通过系统性思维与工具化的手段帮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你很难想象在7年后同一个人说出这个世界是BANI的。所以,没有什么是新鲜的。你看,营销号中的VUCA概念1985年就出现了,而人类学兼未来学家Jamais在不到十年的范围内反复横跳打自己的脸。

2.解构 everything




我在2015年的时候,在朋友的推荐下去学过一段时间的swing dance。几节课后,发现我实在是肢体无法协调,就放(劝)弃(退)了。当时有一位比我年长不少的同学,我叫他黄哥,和我几乎同样不那么协调,偶尔攀谈起来说,工作上很不顺利,就想着找一个年轻人喜欢的东西放松下自己。我在上个月与黄哥意外的南京街头相遇(真的,也太巧了)。在这个身边的他她他她他她他都迷惘奔溃的时代,黄哥状态意外的好。在被劝退了将近30次后,他把swing整整坚持了7年。他的变化真的太大了,倒也不是说工作因此变得一下子有多好。

而是黄哥从一个非常抑郁的状态变成了一个真正可以随时随地自我表达与自我沟通的人。他不但成为了业余舞者,还开始户外攀岩,开始学习英语。黄哥说,他在坚持了3年后,开始觉得自己对这个世界变得更有好奇心,也对自己变得更有好奇心了。7年前他真的是个有点油腻有点丧的大哥,很难想象是他在7年后一字一句给他自己总结到:并不是跳swing这件事改变了他,而是为了摆脱困境的坚持行动改变了他,是选择不限于情绪与自卑改变了他。
“你喜欢什么?”
“世界的景象。”      
  —— 克里斯多夫·夏布特 《灯塔》

解构是逃离迷惘的最有效出路。VUCA与BANI,都是现时代人的精神现状的不同折射,价值丧失沦落的现状。针对这个问题,我最喜欢的一段研究是 Bruno Latour 在《我们从未现代过》中写科特迪瓦泻湖居民那一段,他试图通过巫术去理解整个社会的现象。我没那么大能耐,只能通过咨询去理解企业的现象。之前曾有有过一个阿里(本来想了想要不要匿名,还是算了,直说吧)的组织文化项目。

我个人认为,互联网公司有一个共识,基础建设(程序代码、框架、架构)相较于传统行业、实体产业的重投入等等,都是可变的。最大的投入是在人效上的,所有的变得东西的唯一成本仅仅在电力、资源与人力上。所以如果可以把人力充分使用好,也就是商业上的机会,这直接造就了这个行业本身的投机性(这是一个中性表达)有的公司以产品为导向,有的公司以技术为导向,有的公司是以运营为导向。

运营在做什么事情呢?在这个项目上,我的客户给我这么一个比喻:运营做的事情就是一个火锅局。
- 你和ABC说,我们有什么什么菜,都点好了
- 在ABC来的路上的时候说,要带点什么东西来
- 然后再和DEF说,ABC我都请来了,你要为这个火锅局创造点什么,不然你就不会被邀请
- 然后ABCDEF都来了,再和火锅店123说,我们有这么多人,你要出什么菜单。然后他总结到,这个基本是阿里大部分业务起来的真相,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个套路被太多人熟知了,导致模式崩塌,其本质就是信任的崩塌。但是在像阿里这样的公司,在其文化下,什么事都会有“双重的选项”,比如:
- 这个事我需要你去做,但也不需要你去做(不一定非得是你)
- 在跟你合作的时候,同时也要准备不跟你合作

同时,组织的腐败是深入根源的,这也是导致为什么很多有觉悟的人算则离开的原因(当然更多人选择留下)—— 所以在阿里最常发生的一件事是,当高管触及红线的时候,红线没了。但大于大部分普通而言,工作本身就是无聊的工作,所以“卷”的本质就是需要通过一堆无意义的事情在大组织里被看到。—— 不得不承认,这是有效的、低成本的管理手段。企业文化和数据一样,是一个可以被装扮的洋娃娃。互联网公司中的“黑话”、“废话学”是一个达成共识的过程,必须要经历这么一个仪式感。经历了仪式感之后,该干什么干什么;而如果没有这个仪式感,大家就会觉得你不懂“江湖”。

3.减少占有,增加意义项



飙受到 Bruno Latour 的启发,在研究跨国流动时,不仅仅是研究人如何流动本身,还开始研究人是如何被流动的,例如签证制度、国外的就业休息的获取、中介的操作等等细节。这些细节和我的日常研究的思路非常相像(当然,我可不敢拿自己类比项飙老师)。只不过,在这样的研究细节下,结果并不乐观。并不是研究的结果不乐观,而是结果本身不乐观。带着这个目的去看企业,看一家失望一家,看一百家失望一百家。然后再反思,是不是自己公司也是如此?似乎大家都是“可被装扮的洋娃娃”。人本主义哲学家 Erich Fromm 的最后一部著作《占有还是存在》提出了非常尖锐的判断:人们拒绝承认的是,并非自私自利的人类本性使得工业社会产生;恰恰相反,自私自利与贪婪是工业社会大环境的产物。

所以人们才在VUCA和BANI下越发迷惘:- 是想有钱,还是要有财富?
- 是拥有爱情更重要,还是投入去爱的状态更重要?
- 是达成结果重要,还是用正确的方式去达成重要?
- 是创业成功重要,还是创业的心态更重要?

这些问题又反向构成了更多的烦恼,因为在“占有”的世界观下,每一个个体,将不再具有自身的存在或价值,而是被视为“常备储备”,即只是一种可以被榨取的资源。很可惜的是,这个观点也不新鲜。Martin Heidegger 在1954年就已经想到了。放在这个时代,这就好像在提问:
- 友谊需要像CRM一样管理吗?
- 爱情需要像客户关系一样维护吗?
- 家务需要建立SOP吗?
- 去看线下脱口秀需要做预期管理吗?

我在这些问题的解答来自于最近发现的一个不那么知名的小众博客 Letters to a Young Technologist,其中一篇短文完美回答了如何避免在上述所有选择中“陷入迷惘”。这篇短文的作者叫做 Jasmine Wang,她回顾了自己在为公司筹资时遇到的“人格工具化”与“技术价值观”的心路历程。她说经常投资者会被问的一个问题是:“你这个想法的十亿美元版本是什么样的?你怎么才能让每个人都成为它的用户?”但恰恰在这些时候,Jasmine脑海里的思考是:如果我真的取得了这个规模的成功,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她为了使这个思考的表达更加具像化,写道:
每个人都在使用 Instacart 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一个购物完全工具化的世界,所以再也看不到本地的杂货店和农贸市场,使其在富裕的街区成为往日遗迹。享受日常购买乐趣对普通人来说不再可能。

我相信这段思考可以引起很多人的共鸣。两三年前,我在互联网企业的乡村振兴项目上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淘宝村”成功了,如果“乡村直播”彻底打开了,那么乡村会是什么样子?
- 是一个人人都在线上嚎叫,在家里发货的样子吗?
- 还是通过这些手段,脱贫致富,最终离开乡村的样子呢?
- 还是把乡村变成小城市,与高级民宿的样子呢?

我相信大家最终会得到自己追寻的答案。认知这些不断发生的重复、再解构、再思考占有与存在。—— 这也是我在迷惘中寻找答案的过程。


最后附上Jasmine的探寻法则:(就不翻译了,原汁原味更好一些)

Ask yourself: “What do I like about this world? What pains me about this     world?” This helps you develop a taste for what is beautiful, as well as what is discordant, unjust, ugly, and wrong.Be present. To notice anything requires presence. What does your Uber driver’s voice sound like? Are you more numb today than yesterday to the presence of unhoused people on your walk to work?Pay attention to the metaphors you use. What do they connote about how you view the people around you? Explore what answers different ethical traditions and theories of value might give you, and then construct your own answer as to the way you should be and act.Recognize ethical tensions when they arise; you don’t have to push back right away when your boss asks you to scope out a certain feature, but you can note the tension and shelve your reaction to revisit and examine later.Seek to understand your situatedness in broader systems of power, even when your immediate day-to-day work does not surface ethical tensions to you; reflect on your own locus of control and your sense of agency.

我们本来就在混乱无比的世界中寻求理性,依靠他者的认知来设想一个不同的现实,并建立一条通路来实现这些愿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2-11-8 10:08:34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1-8 10:09:36
谢谢分享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1-8 10:24:43
如果冬日不美好,来听美好冬日乐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1-8 11:27:14
感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1-9 15:53:1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