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类总是冲突不断,国家之间总是战乱不休?为什么各国都要列支巨额国防预算,而不是用于民生?为什么人类不能实现彻底无核化?为什么各国之人不能自由交流往来?为什么各国要对技术进行重复性研发?为什么人类不能同心协力应对生态环保问题?各国币种繁多,是否能够统一?跨国犯罪法外逍遥,能否联合打击?人类未来是否会遇到类似恐龙灭绝的危机?又该如何应对?太阳系终有一天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人类又该何去何从?
一、国家的存在是不可逾越的政治鸿沟
1.国与国之间是纯粹的利益关系
国与国之间本质上是纯粹的利益关系,虽说国与国也会产生各种情谊,但不管什么感情都是基于人的利己性产生的,而人的利益诉求是会发生变化的,国家都是由人构成的,国家的利益诉求同样会发生变化,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自然也会变化。
两国之间如果利益共同点多于利益冲突点,关系自然会好;反之,关系就会变差,产生矛盾。美国与苏联二战是盟友,二战结束立马开始对峙;美国向日本丢了两颗原子弹,二战结束,日本反而成了美国盟友;德国侵略过欧洲大多数国家,二战结束,同样能与这些国家成立欧盟,共同加入北约。
2.国与国之间必然相互防备
人与人之上有政府存在,如果法治完善,人可以寻求政府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国与国之上再无更高的行政机构了,联合国只是政治协商组织,并非凌驾于各国之上,国与国之间的矛盾解决起来就更加困难。一个国家的利益受到侵害,是不可能有更高的机构来维护你的权益,其他国家也只是基于自身利益诉求援助你或者你的敌人。因此,国家的存在是不可逾越的政治鸿沟,国与国之间总是战乱不断,和平是个奢侈的东西;国与国之间也不可能相互信任,不管多么友好的两个国家也会相互防备。
这也可以解释各国不管经济情况怎么样,都会列支大量国防预算,而各国虽然都提倡无核化,但各有核国家都不愿意率先销毁核武器,唯一销毁核武器的乌克兰现在正在遭遇战争。
站在全人类的角度看,各国之间的战争何尝不是人类自相残杀?战争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何尝不是全人类的损失?各国如果能够将更多资金投入民生、科技而非国防,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科技水平必然会更高。
3.国与国的竞争会导致重复性投入
当今世界,各国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各国为了增强国力,都会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当某一国出现新技术时,为了垄断新技术产生的高利润一般会实施技术封锁,而其他国家为了防止产业落后,争夺高技术带来的高利润,也会争相效仿。
站在全人类的角度,同一个技术的重复性研发,何尝不是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呢?但是,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每个人的权利,谁都不想落后于人,都想追求高利润,面对技术封锁,除了自主研发也别无选择。
既然国家的存在是不可逾越的政治鸿沟,是否有可能消除国家的存在呢?实现世界大一统,形成一个统一的世界国。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设想一下也无妨。
二、世界大一统有哪些好处?
如果世界真的实现大一统,能给世界带来哪些好处呢?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好处。
1.消弭战争,降低国防支出
如果世界大一统,比如说各国政府联合起来成立一个中央政府,或者各国之上再设立一个中央政府,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司法部门来调解,那么除非出现地方武装割据势力,世界将不会出现战争。而当今世界的跨国犯罪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不会出现一国犯罪分子逃到另一国法外逍遥的现象。
当今世界各国的巨额国防支出就可以节省下来用于发展民生产业、支持科技创新,大大降低政府的财政负担。
2.彻底实现无核化,解决核危机
当今世界,由于各国之间存在难以逾越的政治鸿沟,相互不信任,所以各有核国都不可能放弃核武器。虽然核武器只是作为核威慑存在,不会轻易使用,但是核武器毕竟是人在管理,只要是人就会犯错误,而核武器的管理系统也有可能出故障。失误的概率虽然极低,但如果核武器一直存在,难保有一天出现管理失误而导致核危机。比如说,恐怖分子买通或者胁迫管理人员发射一枚核弹,那么就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核大战;又比如,管理人员中某个人因为对生活不满而出现报复社会的情绪,利用规则漏洞发射一枚核弹,也有可能引发核大战;又或者,管理系统出现故障,未能及时维修,导致核武器爆炸,也同样会导致巨大的危害。一旦核大战爆发,就算人类文明能够侥幸免于毁灭,也必将遭受重创。
而大一统的世界,是不需要保留核弹的,就可以销毁全部核武器,彻底实现无核化,将核能技术用于民用,真正造福人类;或者只保留极少量的核武器,用以应对类似彗星撞地球的宇宙级灾难。
3.促进世界各地交流合作
当今世界,一个人想去另一国旅行、学习、工作等需要办理护照、申请签证,不仅手续特别麻烦,周期特别长,还不能保证成功。
世界大一统之后,没有政治上的隔阂,也不用再办理签证护照了,世界各地人民的文化交流更加畅通,人们想去各地旅行、学习和工作将再无政治上的阻碍。
世界大一统之后,当今世界各国的关税政策也可以取消了,新的世界货币将替代原有混乱的币种,世界各地的贸易往来更加自由,交易成本更低,不用担心汇率损失,人们可以享受更丰富且更廉价的商品。
4.共同应对生态环保问题,合理利用生态资源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气候变化、各类环境污染问题,世界大一统后,人类可以共同应对生态环保问题,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人类也可以更合理利用生态资源。比如一条河流经过不同国家,上游国家要想开发,下游国家必然反对,世界大一统后就可以整体规划,合理开发。
5.促进科技创新,共同应对宇宙级危机
当今世界,各主流经济体为了维持技术优势,都会大力投入研发。然而,很多研发都是重复性研发,站在全人类的角度看,其实是资源浪费。世界大一统之后,没有了政治鸿沟,国家之间的技术封锁也不复存在,技术交流会更加频繁,重复性技术研发将大幅减少,更多资源用于创新技术研发,对于科技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人类文明发展至今,虽然天灾、战乱、瘟疫一直不断,但尚未遇到过类似恐龙灭绝的亡族灭种危机。这并不代表以后不会遇到,世界大一统之后,人类可以集中力量应对这种潜在的危机。人类生活的太阳系终有一天不再适合居住,虽然这个时间很遥远,但一定会发生,这种宇宙级的危机也必须靠全人类的力量共同应对。
三、世界大一统是否可实现?
1.技术上是否可行?
地球在宇宙中虽然渺如尘埃,但对人类而言依然是颗巨大的星球,如果没有足够的技术手段,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理是无法实现的。在古代中国,朝廷下达指令送到边疆可能就需要一个多月,根本无法实施有效管理,只能给予边疆地区一定的自治权;随着现代通讯技术和交通技术的发展,不管身处世界何地,一个电话或者视频,随时都能连线,中央政府的政策指令随时都可以传达到世界各地,飞机、轮船、铁路、公路的发展让物资流通同样快捷且成本低廉。因此,从技术上讲,世界大一统是可行的。
2.文化上是否可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世界各地的文化习俗、宗教信仰、语言文字各不相同,是否会成为世界大一统的实质性阻碍呢?当今世界有近200个国家,除了一些小国是单一民族和单一文化,大部分国家都具有民族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比如,中国国土广袤,地形复杂,人口众多,文化习俗多种多样,有56个民族,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多个宗教及众多无宗教信仰者,更有汉语、维吾尔语、蒙古语、藏语等多种语言文字;俄罗斯领土更加广袤,民族有194个,有东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佛教等多个宗教;以色列国土虽小,同样有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多个宗教;美国更是一个移民国家,国民来自世界各地,基本上包含地球上所有肤色人种、所有宗教信仰。同一个民族、同一种文字、同一个宗教的人也不一定会集中在一个国家,比如很多华人加入外籍,朝鲜和韩国同样是两个独立国家。
因此,文化习俗、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差异并不会对世界大一统构成实质性阻碍。
3.各国之间的根本矛盾是什么?
当今世界,主流经济体都是股权所有制经济,社会生产单位以股权所有制企业为主,企业所有权归属于各国股东(或称“各国资本”)。为了获取更高利润,所有资本都会追求垄断,追求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在经济全球化以前,各国资本都是各国内部相互竞争;而在经济全球化以后,各国相互开放市场,各国资本开始在全球范围内相互竞争。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资本为了追求全球市场份额,在市场竞争中必然产生激烈的矛盾。虽然国与国之间也会因为历史遗留问题产生矛盾,但人毕竟活在当下,经济利益上的矛盾才是最主要的矛盾。因此,从全球整体来看,各国资本为了争夺全球市场份额产生的竞争矛盾才是各国之间的根本矛盾。
由于各行各业全球市场份额终归是有限的,因此,各国资本的竞争矛盾是难以调和的。各国资本为了维持自己的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就会推动政府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比如征收高额关税或者反倾销税,或者提高准入门槛,而国民往往被裹挟着一起参与对抗,当然也不完全是裹挟,毕竟国民也是在本国企业中工作,维持本国企业的竞争优势,他们也会跟着受益。各国资本之间的竞争矛盾,如果激烈到一定程度,引发战争也是有可能的。
4.股权所有制国家合并难以成功
如果两个股权所有制国家合并,是否可行?这很难成功,因为各国资本本质上是相互排斥的,竞争中处于弱势的资本会推动本国政府搞贸易保护主义,强势资本可能会想着收购弱势资本,但政府为了产业自主性,不会轻易同意跨国收购;更何况还有民族主义、历史遗留等问题阻碍国家合并。现实中也有国与国联合的案例,比如说英联邦和欧盟,但都没有合并为一个国家。
英联邦国家源于大英帝国,由56个独立主权国家组成,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确定各英属自治领都获得完全独立的主权,大英帝国名存实亡,英联邦正式形成。大英帝国曾经覆盖世界1/4的领土,最终却无法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说到底还是因为资本之间是相互排斥的。英国资本是大英帝国最大的受益者,他们从殖民地掠夺财富和资源,向殖民地倾销商品,而殖民地本土资本和国民却是受损的。当英国战后军事实力不足时,各殖民地自然会寻求独立。
欧盟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现有27个会员国,成立多年虽然会员国的数量在增加,但是无法合并为一个国家。欧盟民族、语言众多,文化各不相同,历史上各国也是战争不断,互有仇恨,但笔者理解,最本质的原因还是各国资本之间的互斥问题。欧盟各国资本同样存在相互竞争,各国发展也不均衡,还有些国家深陷债务危机,各国资本没有动力推动国家合并,更何况,还有美英两国资本的挑拨和阻挠。因此,欧盟也很难合并为一个国家,只能在货币上实现统一,取消欧盟内部关税。
5.两个员工所有制国家具有合并倾向
假定有两个国家,华国和夏国,都实行员工所有制。为了获取更多利润,华国生产汽车、生物医药等各行业的企业会到夏国设立分子公司;夏国生产集成电路、显示平板等各行业的企业同样会到华国设立分子公司;同时,两国生产同质化产品的企业为了避免过度竞争,也有可能相互合并,最后两国产业会相互交融。如果是股权所有制国家,政府和国民对外资跨国企业的感情是很复杂的,一方面希望获得外企投资,创造更多产值、税收、就业;另一方面又觉得外企赚走太多钱,挤压本国企业的生存空间,本国产业不能自主可控,对外企的发展会有所限制。
员工所有制国家不会有这些矛盾,因为跨国企业所有权归属于两国员工,收益归属于两国员工,企业由两国员工共同管理。但是两国政府会发行不同货币,各自设立海关并收取关税,制定不同法律政策,往来两国或许还要办签证。最后,两国国民就会发现,两国政府的存在对两国国民的工作、生活和交流造成严重阻碍,不如合并为一个国家,发行同样货币,取消关税,取消签证,减少不同的法律政策。两国产业交融度越高,有这种意愿的人就会越多,最终推动华国和夏国合并为华夏国。虽然有些政策不一定要两国合并才能实现,但两个平行且独立的国家政府存在,一定会增强两国国民之间的隔阂,不利于两国国民的利益,而合为一国则更符合两国国民的共同利益。
政府的公权力毕竟来源于全体国民,必须要获得绝大多数国民的支持才能稳定存续。如果政府的存在反而会损害国民的利益,那么它一定会被国民抛弃。这种自下而上的力量,如果人数太少,确实无足轻重;但一旦成为整体意识,将变得不可匹敌,人民的力量永远是最大的。
两国合并,不一定会直接取消两国政府,可能先成立一个更高级的联合政府,然后逐步弱化原有的两国政府,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这种合并不是一国武力征服另一国,而是两国国民的共同选择,用现在流行的词语叫双向奔赴。
6.大一统是必然趋势,世界人民将实现共同富裕
如果员工所有制能够替代股权所有制,随着世界各国实行员工所有制经济,产业相互交融,最终各国将逐步走向合并,形成大一统的世界国。或许是世界各洲先出现几个合并大国,然后几个合并大国再合并为世界国;又或许是当今世界某个大国率先完成员工所有制改革,然后周边小国逐步加入,最后所有国家都加入后,形成世界大一统的国家。
当大一统的世界国形成后,世界各地的产业可以更加自由的发展和扩散,世界各地人民也可以更加自由的流动,最终世界各地将形成各自的优势产业,世界人民都能够选择自己适合的职业。在财富的第一次分配中,每个人都是靠自己的劳动力获取收益,本身就不会有太大的差异,世界政府还可以通过财富的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来调节贫富差距,最终世界人民将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不是绝对平均的财富分配,而是人与人的差距不会太大。与当今世界金字塔式的财富结构不同,未来世界的财富结构犹如微风下的西湖水面,虽不是平滑如镜,但也只有微波荡漾。
虽然世界各国民族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但人的本性都是利己的,人们对于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是相同的,只要世界人民有共同的追求,就有可能形成大一统的国家。世界大一统,绝不是某一国靠自身武力去征服他国,也不是一个文明吞并另一个文明,而是世界各国人民基于自身的利益做出的共同选择,是世界人民共同管理世界。虽然大一统和共同富裕都不容易实现,或许要数百年,或许更久,但笔者相信,这个趋势是存在的,甚至是必然的、不可逆转的。前提是,员工所有制能够替代股权所有制。
四、总结
当今世界,各国的根本矛盾是各国资本为争夺全球市场产生的竞争性矛盾,但随着员工所有制在全世界推行,世界各国最终将合并为一国,这并非一国武力征服他国,也不是一个文明吞并另一个文明,而是世界人民共同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人民共同管理世界。当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任何企图阻挡者都是螳臂当车、蚍蜉撼树,不自量力。
世界大一统之后,人类将消弭兵灾,彻底实现无核化,大幅降低国防预算用于改善民生;共同应对环保问题,合理开发生态资源;统一货币,避免技术的重复性研发,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共同应对未来潜在的宇宙级灾难和亡族灭种的危机;实现共同富裕,天下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