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费雪效应,货币需求是与名义利率成反向关系.但是从我感觉在有时候与名义有关 有时候与实际利率有关
比如说 你交易需求时候,你购买商品时候,你交易的机会成本是名义利率,而你如果存起来的机会成本是通涨率.即是比较实际利率的大小 从交易动机来看是与实际利率有关
为什么正统的观点是货币需求与名义利率反向?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费雪效应是指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
因此"根据费雪效应,货币需求是与名义利率成反向关系"是无法推导的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M=f(P,rb,re,ΔP/P,W,Y,u),式中,P代表价格水平,rb、re分别表示债券、股票的预期名义收益率,ΔP/P为通胀率,W为非人力财富对人力财富的比例,Y为恒久收入,u代表影响货币需求偏好的其他因素。可以推出反比关系.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中的机会成本是持币和持券的利差,在没有通货膨胀时,利差就是实际利率,有通货膨胀时,持币的机会成本就是实际利率加上通货膨胀。因此是名义利率,但因为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对实际利率的导数是1,所以货币需求对名义利率的导数等于对实际利率的导数。
弗里德曼往前进一步就是把股票债券什么的资产细分,所以把实际利率,风险贴水,通货膨胀全拿出来考虑,所以就都成反比,实际上把这三个加一起作为整体来看,还是成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