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965 1
2011-06-29
平台之战
两家微博的竞争已成为平台级竞争。虽然没有腾讯旗下丰富的产品群,但新浪平台应用发展很快。新浪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出基于LBS和团购模式的微领地、微团购,新浪乐库也将音乐电台与微博整合,开发了微音乐。
双方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之前SNS的火热已经给出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开心网因为一款偷菜的社交游戏而蹿红,这类社交游戏将来也可以轻易地移植到微博平台上。只是社交游戏目前在微博平台上还没引爆,都只是一些简单的游戏应用。怎么找到这些明星应用,从而通过其也带来用户回馈平台是各家眼下关心的问题。新浪已经设立2亿元人民币的微博应用投资基金,目前尚未有公布获得投资的应用,但新浪最为看好的社交游戏、无线增值服务、电子商务以及数字内容无疑将是应用开发的重点。
第三方客户端应用Weico的思路或许值得广大开发者借鉴。Weico是一个以设计优势见长的微博客户端,其开发团队eico design同时是新浪微博iPhone版手机官方客户端的开发者,Weico上线3天就获得了3万用户,经过5个月用户数达到50万。eico design创始人许士彦对本刊透露,新浪开放平台给Weico带来了挖掘丰富数据的机会,通过获得的数据,其团队在设计和产品上才能提供不同的客户端的体验。Weico在用户体验和设计上走了与官方客户端不同的用户群细分道路,满足那部分最时尚、前卫、个性的用户的需求,在多样性和附加的功能上会有更大的空间。许士彦认为,eico design与新浪是一种合作的关系,接下来会进行更深度的考虑,去实现一些与官方区隔和互补的想法和探索。
腾讯由掌门人马化腾主导的开放战略转型也将在今年拉开大幕。腾讯产品矩阵中成员各自在开放上的探索也都将成为腾讯微博可借鉴的资源,而面对这些开放的产品的组合,开发者或许会有更美好的想象,自己的应用也能随之设计出空间更为广阔的组合。这或许也是一个很大的吸引。
继用户、名人资源的争夺之后,第三方开发者和应用将是新浪和腾讯下一个争夺的焦点。有竞争和选择,开发者的地位会相对提高一点,这对小开发者是好事。开放平台与第三方应用的相互渴望可以从去年新浪微博开发者大会摩肩接踵的热闹程度中窥见一斑。
尽管在微博上尚未超过新浪,但腾讯的平台优势更为明显,这反过来给新浪沉重的压迫感。“只有比老大哥开放,反向操作逆向思维,才有机会。”周鸿祎的建议应该值得新浪微博思考。周认为,微博之所以成长快是因为微博和IM有差异化,如果过早被小众用户起哄做IM,会丧失差异,颠覆IM的永远不是另一个IM,“开放是价值观,开放是战略,不是战术,只有彻底把自己开放,才能存活。现在有几个高端用户热衷使用不说明成功,万里长征第一步,想想当年开心的抢车位多火暴,这是假像,会让人产生幻觉从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但不确定性仍存。“腾讯的压迫让曹国伟不敢掉以轻心,毕竟微博承载了他太多的利益预期,容不得一丝闪失。”IT分析人士洪波评价到。新浪和腾讯的微博竞赛,将推动进化出更激动人心的社交时代,抑或仅仅又是一次用户分流运动,且拭目以待。
殊途同归
微博的商业价值尚未完全挖掘,但在眼球决定一切的互联网行业,这不应该是个问题。
至少目前,新浪微博与腾讯微博都有一个上市公司在背后支撑其探索商业模式,也有盈利业务可供整合发挥协同效应。今年3月份,新浪总体日均浏览量(PV)同比上升45%,日均访问用户(UV)同比上升32%,而2月份的这两个数据分别是32%和17%,这一趋势至少显示了微博与新浪平台存在协同效应。曹国伟也曾表示,在持续发展过程中,新浪微博将与新浪其他产品和业务互为促进,大幅提升新浪的品牌价值和竞争力。如果微博在战略上彻底实现新浪的转型,其价值无法估量。
微博商业模式正在摸索中,曹国伟透露,其可能的盈利模式包括互动精准广告、社交游戏、实时搜索、无线增值服务、电子商务平台以及数字内容等。微博互动营销现在往往与门户广告整合在一起推荐给广告主。新浪微博最近多次挑选有良好合作的伙伴来尝试整合营销方案,其中有必胜客、宝马、欧莱雅等知名品牌,通过登陆页面展示广告、微博活动、官方账号推荐等手段试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新浪也正在低调测试在线支付系统“新付通”。可以推测的方向是,新浪将利用微博推出一些电子商务类应用,如团购及各种应用的微支付。
现阶段新浪微博都并不急于盈利,曹国伟在2010年财报电话会议上称新浪微博今年重点将专注于提高产品质量、改善用户体验和宣传推广,以迅速吸引更多用户,扩大规模,打造平台及与此相关的生态系统,使新浪微博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更加巩固。当下,新浪微博将打造好各种盈利途径,包括广告系统、实时搜索、游戏平台等,这些将来会成为重要的盈利手段。
腾讯微博同样也没有设定专门的盈利收入目标,部分商业广告项目试验也是与腾讯网一起进行。腾讯拥有众多有付费意愿的年轻用户,遍及各线城市,而微博用户中16至30岁的用户占到80%,对网游、时尚、快消类广告主具有极大吸引力。
新浪和腾讯的竞争或将成为今后几年中国互联网最大的看点。“大家切入点可能不一样,开始的社交关系可能不一样。但是我们都是在朝着一个社会化网络的方向去发展。”曹国伟公开表示。这也意味着,双方的拼杀将更加激烈。
更全面的社交网络是新浪和腾讯的共同理想。正如高盛所定义的:既能和大部分熟人保持松散的联系,同时维持和好友家人的亲密关系;既允许用户关注他人获取各种信息,又能维持自己的公众形象来吸引粉丝。
向此方向努力充满挑战。新浪从门户迈向微博,实现了用户关系从零到“弱”的转变,但目前大多数用户的首要目的是获取信息,而非建立朋友圈。其要成为真正的社交平台,还必须在弱关系的基础上补充“强关系”,这只有对微博进行持续产品创新才能实现。而以QQ起家的腾讯恰恰相反,即时通讯是“强关系”产品,微博是其作为“弱关系”的补充,但其目前依然缺乏像新浪微博那样的信息传播能力。
强弱社交关系的平衡是难点。新浪微博正在尝试逐步发布一些新的功能,既保留原有的社交媒体属性,又增加好友之间的互动。比如新浪微博最近推出的“转发微博到私信”以及“共同关注”功能。前者为好友提供了一个私密分享的空间,后者则模仿了开心网等的SNS功能,向用户提供和关注对象共同关注的人,将弱关系强化。最近举办的2011年移动互联网大会上,曹国伟清醒地指出这一点,即:基于强关系的SNS,包括人人网和开心网,将与微博殊途同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6-29 01:18:52
解释得很不错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