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赠送精彩研报 
本篇报告是十四五按图索骥系列的第六篇,全面探讨“新型举国体制”。
  一、“新型举国体制”,官方如何表述?
  2012年以来,中央层面(党代会、中央委会会全体会议、政治局会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央财经委会议/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会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五年规划、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新型举国体制”的次数有12次。其中2020年以来是10次。这12次“新型举国体制”描述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谈用意,即“新型举国体制”用来干什么?二是谈抓手,即“新型举国体制”怎么干?
  这两方面,“百年未有之变局下”,“用意”较好理解。但对“抓手”的理解可能相对模糊。本文重点阐述“新型举国体制”的具体抓手。
  二、“新型举国体制”,有哪些抓手?
  (一)抓手一:围绕四个面向,聚焦重点行业
  四个面向: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具体而言,这四个面向所聚焦的重点行业可能包括
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关键元器件和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生物安全、医药和医疗设备、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
  (二)抓手二:改革科研体系
  包括加强基础研究;深化院士制度改革;建设一流大学,培育一流期刊;深化科技评价改革;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改革。一些亮点举措包括: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对其持有的科技成果,可以自主决定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专利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植物新品种权,以及生物医药新品种和技术秘密等科研成果,试点单位可结合本单位实际与成果完成人(团队)成为共同所有权人。
  (三)抓手三:加大政府投入
  包括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更好发挥产业投资基金引导作用;加快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一些值得关注的点包括:开展顶尖领衔科学家支持方式试点。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实行“预算+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首批20个标杆全国重点实验室已获批建设,主要集中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能源电力、生物育种4个方面。
  (四)抓手四:发挥企业力量
  包括两个毫不动摇,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国企,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国企,利用要素优势,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民企,往“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机制。详见正文。
  (五)抓手五:加强对外合作
  包括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启动一批重大科技合作项目。值得关注的点包括:2021年,人才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提出重要战略目标——“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并给出了2025年、2030年、2035年的具体目标。2022年9月,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重点任务揭榜工作正式展开,遴选了20家企业的“急迫需求”,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两大先导产业领域,面向全球发出揭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