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固然在竞技体育上获得不少成就,如奥运金牌第一、姚明在NBA的成功、刘翔在110米栏上的突破。但奥运金牌中,“专业胜业余”成分较多,金牌第一远不能代表竞技体育第一;姚明的成功是不折不扣的职业化的成功,但他在NBA的巅峰时期,也不过是众多出色球员中的一个,最好成绩仅是打入季后赛次轮;刘翔的突破虽然可赞,但一来仅是田径单项的成功,二来田径虽是竞技体育的基石,却同样并非职业化程度很高的项目。
与上述人等相比,李娜的胜利,是在职业体育竞技中最热门、最具世界性和代表性的项目中连续获得突破性成功,是与强者对垒的胜利。她赢得众多国际好评,奥妙也正在于此。如此高质量的胜利不仅为她,也为中国体育乃至整个国家带来荣誉,赛后许多国际知名传媒开始重新评价中国体育的含金量,认识到中国并非只有“举国体制”一种竞技体育模式。这比任何宣传文章都更具说服力。仅就这一点,国家就该对李娜说声谢谢。
尽管许多圈内人表示,李娜的胜利并非单纯“单飞”的成功,体制内的“奠基”同样功不可没。但必须承认,得到“奠基”机遇的中国网球手为数不少,但最终赢得巨大成功的,却是李娜(当然不仅一个李娜)这只被“放飞”的自由鸟。承认“单飞”在职业化程度较高项目中的巨大作用,是对事实的一种尊重。在体育领域的很多方面,中国人往往瞻前顾后,惟恐“放飞”过多,鸡飞蛋打,结果是既得不到职业体育的红利,又丢了举国体制的“干粮”,还削弱了对运动员的控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