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145 6
2008-09-05

“举国体制”的资源错置与社会不公

2008-09-02
  北京奥运盛宴结束,中国终于用金山银海堆出了“金牌第一大国”,这很让中国政府受到鼓舞,于是官方人士放话,今后还要坚持体育的“举国体制”。因此,我想讨论一下举国体制的两大弊端:资源严重错置与社会不公。

  资源错置:教育、公共福利与奥运金牌孰轻孰重?

  先列举一组数据说明中国财政收入的支出流向。即使按中国政府对外公布且大大缩水的430亿美元(另一个北京奥组委顾问黄为透露的数据是5200亿人民币,计700多亿美元),这一投入也远远超出事关中国“百年大计”的教育支出,更是超过全国卫生支出――2007年,中国教育支出为157亿美元,卫生医疗支出为97亿美元。而教育与医疗费用过高,早就被中国人谑称为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新三座大山中的两座(另一座为购买住房支出)。

  这两座山有多重?以教育为例,2006年青海省人大代表程苏在“两会”上提交的调查表明,西部贫困农民家庭供养一个孩子上大学,要透支35年的家庭收入。另一项调查中,接受调查的110户陕西合阳农户中,11人因高额学费而累死、自杀或病逝,所有家庭都负债累累,从数万元至十几万元不等。此类情况不独发生在青海与陕西,是全中国中下阶层的共同恶梦。

  政府的卫生公共投入减少,使中国医疗体制的公益性严重缺失。欧洲国家在医疗方面的公共投入,约占整个国家医疗卫生投入的75%左右;东欧等转型国家约占70%左右;印度近年来在53%-57%之间。中国的卫生公共投入远远低于上述国家,近年来徘徊于45%左右(政府投入只占18%左右,其余为社会投入),公众个人投入占国家卫生总投入55%左右,负担很重。因此有病不敢就医者,在城市约有五六成;在农村则有七成以上。而因病返贫的家庭,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有不少。

  到底是支撑面子的奥运金牌工程重要?还是教育与公共卫生这些有关民生的公共投入重要?不同政治体制的国家会有不同的选择,中国政府放弃了民生,选择了面子工程,这种资源严重错置,只会发生于缺乏纳税人博奕机制的政治制度之下。

  社会不公:举国体制养育了体育利益集团

  中国人对体育举国体制的反思始于2004年雅典奥运会举办前夕。当时中国网络上流传一篇文章“警惕奥运金牌的陷阱”,作者在文中展示了惊人的数字:雅典奥运会“备战”4年,中国花费了200亿元。如果中国队在雅典获得30枚金牌(事实上得了32枚),那么每枚金牌的成本就差不多是7亿元,“可谓世界上最昂贵的金牌”。在雅典奥运会中国鸣金收兵之后,另一篇“一枚奥运金牌7亿元?体育举国体制的冷思考”问世,引发了国内对体育举国体制的热烈讨论,参与者认为,教育与民生比金牌体育重要,国家的财政开支应该用在刀刃上。

  《南方周末》当时发表了一篇对北京2008年奥组委执委和亚奥理事会体育委员会主席魏纪中的采访,魏认为雅典奥运组办之所以获得成功,“最根本的一条是,希腊政府把体育场馆建设放在了后边,而把老百姓放在了第一位。”

  2004年的讨论还触及举国体制的另一个问题,即重奖举国体制培养的金牌运动员究竟合不合适。我今天想讨论如何解决举国体制产生的这种社会不公。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既然是全国税收支撑的举国体制培养出这些金牌运动员,金牌投资者“全国人民”应当分享金牌带来的经济效益。但“全国人民”此时却成了一个名义上分享金牌荣誉的集体名词,而非实体,甚至没有代理人。倒是“全国人民”投资养活的体育界,不仅享受公务员待遇,还围绕着金牌运动员形成了一个个利益集团,包括运动员、国家体委、运动员所在的队及"培养"其出道的家乡体委在内,均可分享“奥运金牌工厂”产出的一切利润,而真正的投资者“全国人民”在利润分成时却处于缺位状态。

  我认为,“全国人民”至少应当参与利润分成,用来建立一个基金会,为体育的举国体制转型预作准备。无论如何,这种资源错置、漠视民生的制度安排不应当再延续下去。(作者 何清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9-5 15:33:00
以中国目前的收入状况,对于想拿牌的目标来说,不得不实行举国体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5 17:03:00

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形象工程。原因在于它的支出远远大于教育、医疗、就业等的民生支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2 17:42:00
以下是引用金戈一杰在2008-9-5 15:33:00的发言:
以中国目前的收入状况,对于想拿牌的目标来说,不得不实行举国体制.

问题是,究竟是为什么要拿那么多牌?

浪费的资源和换回来的奖牌的价值到底哪个比较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5 07:15:00
以下是引用agnes19在2008-9-12 17:42:00的发言:

问题是,究竟是为什么要拿那么多牌?

浪费的资源和换回来的奖牌的价值到底哪个比较重?

问题可以转换成:民生与金牌,哪个更重要?如果在保民生第一位的前提下,金牌当然越多越好。但如果金牌建立在对民生漠视的前提下,则这种金牌就值得质疑了。就中国的“举国体制”来说,在资源不足情况下,民生当然需要给抢金牌让路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5 17:22: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