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供给决定需求,还是需求决定给。也就是说物质怎样满足人,这其中的变量显然不是资本主义的变量。社会经济不是供求关系,而是交换关系,而商品是卖出了的才能称为商品,而异质的商品存在着一定的的交换比例,而“有用性”是异质的,这根本不可能是交换价值(价值),只有同质的才能成为交换价值。 我以前就写过“用劳动价值论对劳动相对价格理论(相对价格理论)的批判” 这在这马,根本就否定社会经济是供求关系,而认为是交换关系。在瓦氏的理论中,根本找不到价值(交换价值)的原子。 在瓦尔拉斯理论体系中,根本找不到“交换价值”量的原子,他们那种与“有用性”相关的相同价格,根本不是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的变量,而只适合一一逻辑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 如:同质的苹果,增长10%,这个你可以建立与同质“有用性”相关的概念,但苹果生产领域的总价值量增加10%,在这里是货币价格,现实资本主义中,只有在利润(剩余价值)率衡定的基础上,苹果价值量增加,才等于“有用性”产量增加百分之十。如果利润增加了,总价值量,苹果的产量是不一定增加的。在这里这个“价值”是交换价值,而不是“有用性” 而且交换价值是相同之前可以加总的,如苹果和梨的总价值量是1万元,但是“有用性”或者“人对物有效性的评价”(西方经济学中的“效用”)在异质物之间是不可以加总的。这就是瓦尔拉斯理论,实际上不是市场经济的变量,而是一一逻列的物质产品表体系(计划经济)的实际变量。 使用价值不是价值(交换价值),劳动与使用价值的关系,根本不是资本主义的实际变量。而劳动与使用价值的关系,显然是不能沿申到异质产品之间的,但交换价值是异质物之间有相同的东西,即“交换价值”是同质的,而“有用性”是异质的怎么会是“交换价值”呢。劳动与使用价值的关系,可以称为劳动相对价格理论,它与劳动价值论是两回事,这种相同价格理论,只有在单一产品模型中才能成立,而且必须要利润率不变的情况下,使用价值量的增加(如1斤苹果变成2斤苹果)才与劳动量有关。 这种相同价格理论、包括劳动相对价格理论,错得之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