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7月4日下午消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专
栏)今日在清华大学出席国际经济学会第十六届全球大会时指出,必须注意中国在20世
纪末开始形成的市场经济远非完美,主要反映在国营部门仍然是资源分配的主导者。
会议上吴敬琏做了一场长达40分钟的全英文的演讲,从中国70年代开始改革讲起,
回忆中国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的历程。他最后总结说,中国经济发展的秘密就是中国的改
革开放。然而在谈到中国经济现状时,他指出最与市场经济不相称的便是国营部门仍然
是资源分配的主导者。
吴敬琏认为,这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第一,尽管国有经济并非国民经济的主体,
但是仍旧控制着经济的“关键性领域”,国有企业依旧在石油、电信、铁路和金融等领
域具有垄断地位。第二,各级ZF仍拥有分配包括土地和资本在内的重要经济资源的巨
大权力。第三,现代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基本法律(a basis for rule of law),还没
有建立。各级ZF官员拥有太多自行决定权并且可以通过直接审批投资、市场准入许可
以及价格管制直接干预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
吴敬琏指出,对于中国快速发展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而不同的观点则关系到未
来经济模式的发展。
“一种观点认为以国有经济主导以及强有力的ZF管控为特征的中国模式,可以科
学构想并成功推行与国家利益一致的战略和政治,应可以集中优势资源完成重大事业。
这不仅创造了中国30年来快速增长的奇迹,而且让经济在经济危机中未受损伤。”
“而另一个戏剧性的截然相反的观点是,上个30年中国高速增长奇迹源于市场为基
础的改革解放了人民的创业精神。然而依靠与行政控制加强与大规模投资的增长不能长
时间持续,迟早要产生严重的经济及社会问题。”
吴敬琏认为,首先这种增长模式依赖于大量消耗资源的投资。尽管短期ZF可以依
赖于此,但是这并无长久支持发展的基础。资源消耗、环境破坏已经在近年来愈发严
重。第二,各级ZF对于资源分配控制力的加强和不断增加的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加速
了腐败及两级分化。
他分析称,始于1990年的商品价格自由化并没有让行政干预从市场中撤离,寻租的
基础仍然存在。而由于系统演变路径依赖的特征,一旦走上ZF干预的指路,从寻租活
动中衍生而来的利益将会将ZF干预的市场经济推向国家资本主义,最终成为裙带资本
主义。(洁琳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