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6482 8
2006-10-14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33 size=2>  <FONT size=3>请问,那个寡头垄断的埃奇沃斯模型中,</FONT></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33 size=2><FONT size=3> 为什么在轮番削价中,当一厂商A把价格降到了某种最低的水平时,</FONT></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33 size=2><FONT size=3> 另一厂商B把价格提到最初的垄断价格水平会赚更多的钱呢?</FONT></FONT></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0-14 19:30:00
如果另一厂商提价,没有人会买他的产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15 10:13:00

谢谢答复

可是你好像没明白我再问什么哟:)

我也像你那样认为呀,但为什么书上说一个厂商在另一个厂商以最低价销售时,自己提价还赚更多?他就不怕别人都去买便宜的么

书上原文这样说的:

“ 连续的削价过程会一直持续到价格达到某种最低的水平时为止,在这一水平上,其中一个厂商注意到,如果另一个厂商把价格维持在现有水平上,自己把价格提到最初的垄断价格水平是有利可图的,这是因为在这一点上,通过向那些没有被另一个厂商满足需要的消费者索取垄断价格,比起用削价的方法吸引另一个厂商的顾客来说,能赚更多钱。当然,当这个厂商这样做了,另一个厂商就会把价格定得稍微低于这个厂商,这个厂商又会把价格定得稍微低于另一个厂商,这样的过程重复进行,以至于价格总是在垄断价格和最低价格之间不断变动”

我的理解是,既然已经是最低价格了,这个厂商再降价就会亏损,但他为什么不也在这个价格水平销售,从而和另一个厂商平分市场,反而要不可思议的提价呢??另外原文所谓的没有被另一厂商满足需要的消费者是怎么回事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15 10:43:00

理解寡头模型,可以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产量竞争还是价格竞争

2.产量竞争与价格竞争的条件

3.产量竞争与价格竞争的选择

Cournot模型与Stackelberg模型是产量竞争模型(各寡头以产量为策略),Bertrand模型与Edgeworth模型是价格竞争模型(各寡头以价格为策略)。

某寡头真正能够实现价格竞争的条件是该寡头在某一边际成本处有充分的产能,足以操控市场价格。不是谁想进行价格竞争就可以实现的,如果某厂商的产能仅占市场供给量的很小比例,该厂商想进行价格竞争也是“力不从心”的。

寡头选择产量竞争还是价格竞争,服从于寡头的(多期)利润最大化原则。当某一已在位(垄断)厂商遇到新进入市场的竞争对手时,他可以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选择价格竞争与产量竞争。选择价格竞争的原因是,他具有成本与产能上的优势,可以先利用价格竞争将新进入厂商或潜在厂商挤出市场,然后自己成为市场垄断者获得垄断利润。他这时的决策是一个二期决策,总利润是两期利润的贴现值之和。如果“价格竞争+垄断”两期的利润小于两期产量竞争的利润,则该厂商一开始就会选择产量竞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15 10:50:00

Edgeworth模型(同Bertrand模型相比)的特点是,没有厂商有充分的产能足以将市场价格控制在某一水平之下,从而完全挤出其他厂商。于是“价格波动”轮番上演。也就是说,这个模型里没有厂商能实现完全的价格竞争,或实现完全的价格操纵。

单独理解某一模型,只要理解该模型成立的条件即可。联合理解某几个模型,就要理解各个模型(在多个时期内)的某种组合是否可以(在多个时期内)给厂商带来利润最大化结果。从而分析厂商实际选择的竞争方案。

博弈论或产业组织理论中常常提到各种竞争方案的选择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21 21:49:00

答案应该在埃斯沃奇模型的假设前提中

有一条前提是:寡头的生产能力受限制,每个寡头的最大生产能力为Q/2(双寡头),且这一产量不能满足整个市场的需求。

于是A降价了,但它仍然不能满足所有的需求。自然会有一部分需求Q(1)还需要B来满足,B得以用较高价格P(b)的供给满足这些需求即Q(1),从而获得较高的利润。A发现了这一点,于是对利润的追求使得B也来追逐这块市场,它会用低于P(b)的价格来供给QL。但由于供给能力有限,A这样做必然会放弃一部分市场Q(2),于是B又可以用同一策略去抢占这一块市场。如此往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