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5175 1
2011-07-05
要说精英思维,先说精英主义。
    所谓“精英主义”是一种政治观点。精英主义的主要观点包括:精英主义理论认为民主实质上是一种少数精英统治,并不是多数人的统治;社会分为有权的少数和无权的多数,国家政策不是由民众决定的;统治人的少数不代表被统治者的多数;非精英只有接受精英的基本观点,才能缓慢上升为精英;精英们在社会制度的基本准则等方面意见一致,只在很少问题上有分歧;国家政策反映精英的价值观;精英对民众的影响多于民众对精英的影响。所谓精英思维,就是形成精英主义的基本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本来是一种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思维方式。人的能力有强弱,通过社会体制,让能力强的人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能够更有效率的产生社会财富。能者多劳,“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群体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大多数人共同做出来的决策常常是“愚昧”的决策。所以,精英思维本是一种有益社会的思维方式。
    当今的中国社会,是精英思维被滥用的典范。我们的社会中,一个个体一旦被认为是属于“精英”,立刻会获得大量的社会资源。不但这个个体获得大量的社会资源,连与这个个体相关的个体也会获得大量的社会资源,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精英个体,确实能力比其他个体强,但其能力也不是无限的。超过其掌控能力的社会资源,不会通过精英个体的劳动变成社会财富,只会白白消耗。而与精英个体相关个体,大部分也是普通个体,没有出众的个人能力,他们获得远超出其掌控能力的大量社会资源更是一种浪费。精英思维本可以提高把社会资源转化为社会财富的效率,但当它被演变成“赢者通吃”的时候,就变成浪费社会财富的罪魁祸首。不但如此,社会资源是有限的,正常人群中的资源被大量缩减,而同时又有大量社会资源集在“伪精英”手中被浪费,必然引起平民大众的不满,危害社会稳定。
    精英思维被滥用的活生生的例子,就发生在我们的周围。精英群体,以及附属于精英群体的伪精英群体,大肆挥霍着社会资源,他们受到社会的保护,理所当然地过着“人上人”的生活。精英思维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默认精英个体(包括伪精英)的生命价值高于普通人。李启铭、药加薪,两场车祸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多的关注?不是因为性质恶劣,比他们恶劣的事故多如沙粒;不是因为人命关天,每个城市每天都有人丧生车轮;仅仅是因为他们是“X二代”。他们的父辈是同代人中的精英个体,他们成为了“伪精英”。普通大众惊讶的发现,这些“伪精英”的行为怎么不符合他们心目中的精英个体的行为;精英群体更加愤怒,他们不解为什么死一个平民竟然还要精英的亲人来偿命。前段时间又传出某医院救治领导人成功,给于奖励40万。这种事情其实每天都在发生,只是大家都觉得理所当然了。大部分人都认为,精英们就应该享有最好的社会资源,最大限度的社会保障。曾看过一部网络小说苍天白鹤的《武神》,不知是作者有意还是无意,通篇散发着浓浓的精英思维的气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作者反复讲述的一句话“神道之下,皆为蝼蚁。”在精英人群眼中,我等小民便是蝼蚁一般的存在。网上一个又一个的炫富事件,中国奢侈品消费攀上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峰,在同一片土地上,精英和伪精英人群大肆挥霍者超出他们掌控能力的社会资源,同时大量普通民众却在为生活而挣扎。如果在百十年前,这没有任何问题。但如今,就会引起很多人的不满。
    这种精英群体与普通大众间的矛盾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为制造的。罪魁祸首就是西方文明。西方国家的贵族体制是典型的精英思维的产物,而欧洲社会中由于贵族制度的存在,在滥用精英思维几千年之后,他们对精英思维的利弊有着深刻的体会。为了更有效的利用社会资源,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他们提出了“平民思维”来与“精英思维”相抗衡。近百年来的事实证明这种方式似乎是有效的,如今的欧美国家似乎进入了一中平衡状态,在这两种思维的协同作用下,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美好。我们国家的有识人士,向西方文明学习的时候,把这种“平民思维”也带了回来。如今中国,虽然精英思维已然近乎本能行为,但平等思想也为更多人所熟知。一部分既得利益者坚持精英思维、一部分自誉文明者坚持平民思维,而大部分人则在二者之间摇摆。于是,社会出现了一些矛盾。最可悲的是,虽然我们的社会中精英思维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我们的掌权者至今仍然否认我们社会中精英思维的存在,声称这是一个“平等、自由”的民主社会。这样,就给平民思维的繁衍和扩散创造了合适的土壤。社会思想与社会行为的不匹配,就会产生矛盾。解决矛盾方法就是让二者相互匹配。要么通过社会宣传确定精英思维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像过去的大部分政体和当今的一部分政体一样,确认精英与平民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各安天命,各守己规;要么改变社会行为,改变现有的社会财富分配模式,向欧美国家那样用强制力保证财富分配向平民倾斜。但无论哪条路都充满了血腥。我们的执政者,似乎选择了后者。于是可以预见,我们社会中会涌现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为什么我们还没有向欧美国家那样让两种思维达到平衡状态?要知道,两种思维之间目前的平衡点,欧洲人可是用了数百年时间,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才完成。尤其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残酷行径,才激起了战后西方社会对精英思维的强烈反思。前人耗费数百年时间数十万生命完成的探索,我们想在短时间内轻易重复也是没有可能的。
    最后,我的结论很悲哀。或许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国人就会为思维和行为的不匹配付出大量鲜血。我们国家人口众多,知识水平差距极大,所以一次打击恐怕不够,在未来的一百年内,在两次或三次用鲜血换来的经验教训下,我们或许就能够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
    牺牲总是免不了的,只希望这血淋淋的祭坛上没有我的名字。    我已能嗅到风中那淡淡的血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7-5 12:56:04
如果当代中国靠关系和权利谋取了精英的身份,这样的精英也能得到全民的支持,那么中国真的可悲,看看这个时代的风云人物,不是政坛呼风唤雨,而是商谈利用一切资源的伪精英罢了!
西方社会的安定资本还是来自过剩的产能,希腊的债务危机不是体现了西方体制的有一种缺陷。自私的人终究会爆发生存危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