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统计局公布了12月的采购经理人指数,制造业指数和综合产出指数都创下了年内新低,
显示近期经济运行低迷。但如果看实时数据就会发现一二线城市地铁客流在12月下旬环比普遍出现明显回升,
说明我们已经渡过了疫情影响的高峰期。
       此外,到目前为止公开报告的死亡病例很少,2020年1月10日报告出现41例病例,到2月18日重症猛增到11977例,累计死亡病例2004例,到4月17日公布修正后的累计死亡数据为4512例。今年4月重症高峰只有500例。“新十条”发布的12月7日重症病例为138例,累计死亡病例5235例,12月30日的数据为重症病例2416例,累计死亡病例5248例,重症病例增加很快,但死亡病例只增加了13例。远远低于钟南山院士估计的0.1%死亡率。当前重症病例正在快速增加,但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12 月 27 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在床位资源方面,我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总床位数是 561.6 万张,近期床位使用率在 60% 左右浮动。截止到 12 月 25 日全国重症医学的床位总数是 18.1 万张,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重症床位的使用率平均是在 50% 左右波动,全国重症床位资源总体来看是充足的。后期在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方面虽然还会经历很艰苦的战斗,但笔者相信我国最终的死亡病例和死亡率都会比海外低得多,也比我们原来预想的低得多。民众对疫情的恐惧会限制在极低的水平上,对政治稳定和经济复苏十分有利。
       当前需要密切关注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问题,积极防止房企大面积资金链断裂的不利局面出现,建议央行及时降息,幅度需要大一点,在关键时刻为市场注入信心。等到明年二月元宵节来临时,估计大部分地区都已平安渡过重症高峰,届时积极发放消费券对加快经济复苏十分有利。寒冬正在过去,春天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