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设计完了以后,子公司的重大决策,重大方向性的问题就高度跟我母公司保持一致了,所谓高度跟我母公司保持一致,就意味着在很多情况下会伤害子公司的决策,会伤害子公司利益最大化,但这还没完,我们只保持子公司董事会跟我们保持一致,那子公司经理班子,能不能跟董事会保持一致,未必,因为董事会做的是宏观决策,而经理班子做的是中微观决策,如果经理班子不乐意按你董事会说的做,但你董事会已经这么决策了,我就三心二意地,不拼命整地来执行你董事会的决议,就是随随便便整,最后就会导致什么,因为我做得很随意,你给我制度,我消极执行,任何一个决议都经不起消极执行,一定会把它搞垮。所以这就叫县官不如现管,无论米宏观决策做得多厉害,在宏观决策执行的过程里面,要做一系列的中观、微观决策,而中观、微观决策,反过来会对宏观决策一个反作用力,其实这个反作用力在现实生活中非常大,你母公司非要让这个新产品上市,可以,我定价的时候,定的非常贵,最后没人买,你看,经理班子会通过屡次否定董事会的权威,最后夺过一些实权,让他以后再这方面不敢多授权,让我便宜行事,那不是多好吗,或者屡次证明董事会是错的,他就不敢乱指手划脚了,这是最基本的冲击。
好了,这样一来,经理班子不会跟董事会保持一致,因为董事会他做的决议,再明确,他其实都是个宏观的说法,我执行的时候,我可以把它扭曲,就真正的权柄把握在谁手上,把握在经理班子手上,所以我们光把鸡蛋的壳打破还不行,还得把蛋白打破,怎么办呢?道理很简单,就是给子公司经理班子输出一套制度,每次我决策了以后,按这个决策,你必须按这套制度走,这样他在中微观决策的时候,他已经严重地受到制度和流程的约束了,因为你必须戴着我的镣铐跳舞,迫使你不得不配合我的决议。再加上我的激励、惩罚上面有些诱导,基本上子公司经理班子就被迫戴着我们的镣铐跳舞了。为什么可以让子公司经理班子戴着镣铐跳舞呢?道理很简单,按照《公司法》,董事会有权利制定公司的基本制度,这是明文指出的,那什么叫基本制度呢?又没有确切的说法,这就导致既然没有确切的说法,那我就可以瞎整,董事会可以关于你怎么决策,怎么投资,怎么审计,怎么财务,怎么管人力资源,乃至于怎么验货,怎么定价都可以制定若干个制度。
这里面有个误区,过去我们老认为经理层制定制度的,我们成立公司以请一个班子,让班子来制定制度,这是错误的,这是中国思维。外国把这个事想得很明白,外国的三权分立的意思就是说,董事会做决策和制度,经理班子执行制度,监事会监督你执行的效果,美国没有监事会,只有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监督你执行的效果。它的好处就在于,如果子公司经理班子本身制定了制度,他就会用制度作弊。请问用制度作弊方便,还是到市场上把真金白银的钱赚回来方便,这是一个道理,你让他投资,你让他挣利润,他很好,他就做出一个决议,把广告停掉,把研发停掉,全力以赴地做利润,利润很好,但是公司没有未来了,折旧也不提,各种损失坏账也不提,很容易把利润做下去。反过来,你说你做销量,利润不要做,他就把授信额度得很高,可以赊销,没有钱的人也可以来拿50万的货,一下子整到几百亿,所以你们看到几百亿的企业不要流口水,要仔细看他赚了多少钱,他的亏空有多少,要知道,整个几百亿的企业难吗也难,简单也简单,敢亏就敢赚,企业最难的是赚钱,纯粹地做持续赚钱,纯粹地做销售额,纯粹地做利润,还是比较简单的,包装嘛,运作嘛。
所以我们不能给子公司经理班子这么一个为非作歹的机会,所以我们让他戴着镣铐跳舞,镣铐最紧可以紧到什么程度,彻底导入一套内控,制度精度最高的就是内控,母公司对子公司所有可以控制的手段里面,最粗糙的,最模糊的是什么呢,文化,我提倡什么什么文化。比如说锦涛同志要求八荣八耻,文化,要求干部以八荣为荣,以八耻为耻,其实干部们现在相反,管不住,文化管控是最弱的。其实是过去我们老说文化是影响力最大的,它是错的,当制度管到位以后,文化才是影响力最大的。没有下层建筑,光有上层建筑是不行的,比文化控制力强一点是什么,是战略。比战略强一点的是什么呢,经营计划。再往下,再强一点是什么呢,制度。比制度更强的是什么呢,流程。比流程更强的是什么呢,就是内控。内控它是个什么概念呢?内控相比于外控,一个企业同时受到内控和外控,外控是什么呢,金融机构,媒体,法律,消费者,社区,环保,政府,对你的外部监督,对你违法了没有,用童工了没有,污染了环境没有,节能减排了没有,进行监督,迫使你吻合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包括你上市以后,资本市场要经常对你监督。而迫使你最基本的伦理道德,或者是给银行还款的过程,这像长寿一样是个结果,不是想给银行还款就得还款,我就能还款,你还要把产品做好,要善待员工,管理上精细化,最后才能把银行的款还掉。就好象周日波要活到120岁,不是说他下决心,每天对着镜子说,我要活到120岁,他就能活到120岁,他得要锻炼,喝牛奶,然后有非常好的作息,不发脾气,不乱谈女朋友,他才能活到120岁,那是很困难的。120岁是个目的,他有很多综合因素才能汇合成活到120岁。同样的,外控的目的就是这样的,如果一个企业资金链断裂,不能还掉银行贷款,银行就会给他很大压力,其实不能还银行贷款,不是说我想还就能还,不能还要求你的组织、流程、产品、内部要做一系列的创新,这些都属于倒逼机制,抓住你的口子,然后逼迫你内部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包括你违法了,外部把你揪出来,你相当长的时间人都招不着,怎么办,像宋山木的公司现在还有人去应聘吗?得重新建立形象,才能把人招到。外控的意义就在于,它的个到逼机制,使得你要合乎社会最低标准,吻合各方面的要求,经得起外控的企业,原则上我们认为最起码是60分,不是差生。(作者:华彩咨询集团总裁白万纲先生)